用于回放记录信息的记录盘片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22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记录盘片上形成的凹槽轨迹的摆动或摆动特性(方式、形状、结构)代表了一种类型的记录盘片。因此,可以以一种容易的方式准备用于制造这样的记录盘片的母盘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记录盘片中回放(检索)记录信息的记录盘片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光盘,这些光盘用作光记录媒体来记录语音、声音、图像、图片、计算机数据等等。这样的光盘的例子是DVD-ROM、DVD-R(可记录)、DVD-RW(可重写)。DVD-ROM是一种只读类型的例子。DVD-R是一种一次写入类型的例子。DVD-RW是一种可擦除类型的例子。一种用于从光盘中检索记录信息的希望设备是能够从任何类型光盘中执行信息检索的兼容盘片播放机(后面简称为盘片播放机)。当光盘被放入盘片播放机中时,为了找到最适合该盘片类型的读(扫描)方案,盘片播放机首先从光盘读入区中读出有关光盘类型的信息。为防止用户删除或改写有关盘片类型的信息,该信息是在扫描延伸方向上,以压纹模式记录在盘片上的。压纹模式包括一系列类似岛状的突出物。压纹模式的高度是λ/(4n),这是在读盘过程中使盘片播放机获得具有最大幅值读取信号的高度。λ代表扫描光束(读取光束)的波长,n代表光盘基片的折射率。当光盘是允许数据写入的DVD-R或DVD-RW时,光盘具有突出的轨迹以使一些标记(标志记号)作为记录信息标记在上面。轨迹的高度为λ/(8n)。于是,当DVD-R和DVD-RW的母盘片准备好后,必须切割母盘片,以使其具有用于轨迹的深度为λ/(8n)的凹槽和用于压纹模式的深度为λ/(4n)的凹槽。因此,在母盘片制造过程中,应该调整记录激光的功率以使两种类型的凹槽具有不同的深度。但是,实际上很难通过调整记录激光的功率来制造(切割)出最优的凹槽(特别是轨迹)。如果采用电子束曝光方法制造凹槽以增加光盘的记录密度,那么在母盘上使凹槽对于轨迹和压纹模式具有不同深度将是非常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盘片,即使在记录盘片必须包含关于盘片类型的信息时其母盘片是很容易制造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这样的记录盘片上回放(检索)记录信息的设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摆动记录迹道组成的记录盘片,在摆动轨迹上形成作为记录信息的标记,其中摆动记录迹道在记录盘片的预定区域中具有与记录盘片的类型相对应的预定摆动方式(特性)。由于凹槽轨迹的摆动方式(特性)代表记录盘片的类型,这样的记录盘片的母盘片可以以单一深度切割,即只以凹槽轨迹的深度切割。因此,在制作母盘片时就不需要改变记录激光的功率。这样,利用激光切割机(方法)很容易准备母盘片。另外,可以利用电子束曝光方法来制造母盘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从记录盘片中检索记录信息的设备,该记录盘片具有记录迹道,在记录迹道上形成作为记录信息的标记,该设备包括读取器,用于从记录迹道上读取记录信息以获得读取信号;摆动检测器,用于根据读取信号,检测具有与记录迹道摆动形状相对应或与由一串摆动凹坑定义的摆动凹坑串的摆动方式(特性)相一致的波形的摆动信号;以及盘片类型信息检测器,用于根据摆动信号波形,获得代表记录盘片类型的盘片类型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示意出在诸如DVD-ROM、DVD-R和DVD-RW记录盘片上定义的区;图2表示表图1所示记录盘片的记录面的局部透视图;图3代表在图1所示记录盘片的数据区中每个码块的格式;图4代表一个同步摆动模式的例子;图5A表示代表逻辑电平“1”的摆动模式的例子;图5B表示代表逻辑电平“0”的摆动模式的例子;图6代表在图1所示记录盘片的控制数据区中每个码块的格式;图7表示当记录盘片是DVD-ROM时,记录在该记录盘片上作为盘片类型信息的摆动凹坑串;图8示意出盘片录制机的结构,盘片录制机用于在记录盘片上记录信息和从记录盘片中检索信息;以及图9表示位于图8所示盘片录制机的记录/检索头上的四个光检测器的排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示意出在诸如DVD-ROM、DVD-R和DVD-RW记录盘片上的多个区。DVD-ROM、DVD-R和DVD-RW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记录盘片的例子。如图1所示,记录盘片区包括PCA(功率校准区)、RMA(记录管理区)、读入区、数据区和读出区,按这个顺序从记录盘片中央向记录盘片外围排列。PCA是在其上执行试验写操作以确定激光束记录功率的区。RMA是在其上写入有关记录管理信息的区。应该注意到,当记录盘片是DVD-ROM时,记录盘片没有PCA和RMA。读入区包括一个控制数据区CDA,在其上记录有记录盘片的各种控制数据。参考图2,局部地表示出图1所示记录盘片的记录面。凹槽轨迹(凸形轨迹)103和凸脊轨迹(凹形轨迹)102在盘片基片101上成螺旋状或同心构成。信息标记Pt被制作在凹槽轨迹103上,代表被记录的信息。多个LPP(凸脊预置坑)104在凸脊轨迹102上形成。LPP 104被预先提供在凸脊轨迹102上作为标记(indicia),盘片录制机利用此标记(indicia)就知道其记录信息/数据时的记录顺序和地址。凹槽轨迹103延伸到PCA、RMA、读入区、数据区和读出区(图1)。凹槽轨迹103是摆动轨迹。但是应该注意到,为了易于理解这种摆动,在图2中描述的摆动是被夸张的。在实际结构中,轨迹摆动的幅值大约是轨迹间距的1%到3%。在记录盘片上记录了多个码块。凹槽轨迹103的摆动具有不同的形状,代表每个码块的前部、一种类型的码块以及一种类型的记录盘片,这将在后面说明。这个实施例中的记录盘片是所谓的高密度记录盘片,例如从由电子束曝光方法准备的母盘片中制作。凹槽轨迹103的轨迹间距小于0.35微米,或信息标记Pt的最小变换间隔小于0.2微米。参考图3,表示了数据区中(图1)的码块。每个码块具有一种格式。两个连续的码块定义了一种ECC(纠错码)块,如图3所示。在每个码块的前部写入一个同步模式SYC,来代表(指示)该码块的前部。在同步模式SYC之后,码块顺序地包括了块信息IFO、地址AD以及数据DT。当盘片播放机在凹槽轨迹103上跟踪一个特定部分时,就检测同步模式SYC,其中该部分上具有一个如图4所示的摆动模式。同步摆动模式括四个连续的第一摆动序列WB1和四个连续的第二摆动序列WB2。每个摆动序列WB1和WB2均包括八个周期的摆动。第一摆动序列WB1具有不同于第二摆动序列WB2的相位。从上述可以知道,凹槽轨迹103在每个码块的前部摆动,如图4所示。应该注意到,为了易于理解,图4中描述的摆动是夸张的。实际上,摆动的幅值大约是轨迹间距的1%到3%。如3所示的块信息IFO代表有关码块的各种信息。例如,块信息IFO包括块识别信息,用于指示所涉及的码块属于哪个区(即数据区、读入区和控制数据区之一)。二进制数据逻辑电平“0”和“1”,相应于有关码块的信息,是由凹槽轨迹103的摆动形状所代表的。例如,当代表逻辑电平“1”时,凹槽轨迹103具有图5A所示的摆动模式。明确地说,由第一摆动序列WB1和第二摆动序列WB2所定义的摆动模式指示逻辑电平“1”。另一方面,当代表逻辑电平“0”时,凹槽轨迹103具有图5B所示的摆动模式。明确地说,由第一摆动序列WB1和第二摆动序列WB2所定义的摆动模式指示逻辑电平“0”。因此,在图4所示的同步摆动模式之后,依据写在块信息IFO中的信息,轨迹103具有由逻辑“1”模式(图5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盘片,包括:摆动记录迹道,在其上将形成作为记录信息的标记,其中摆动记录迹道具有对应于表示记录盘片的类型的二进制数据的摆动形状,且该记录迹道的迹道间距小于0.35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24 223488/20011.一种记录盘片,包括摆动记录迹道,在其上将形成作为记录信息的标记,其中摆动记录迹道具有对应于表示记录盘片的类型的二进制数据的摆动形状,且该记录迹道的迹道间距小于0.35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盘片,其中,记录盘片的类型是一次写入类型或可擦除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盘片,其中该摆动记录迹道的摆动形状在该记录盘片的引入区中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盘片,其中标记的最小变换间隔小于0.2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盘片,其中记录盘片是通过电子束曝光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盘片,其中摆动记录迹道具有恒定的高度。7.一种记录盘片,包括记录迹道,在其上形成作为记录信息的凹坑,其中,该记录迹道具有一摆动凹坑串,所述摆动凹坑串的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冨田吉美
申请(专利权)人:先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