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45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自加热电池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第一壳体为金属第一壳体,且第一壳体上设有正极连接柱、负极连接柱、第一加热连接点及第二加热连接点,第一电芯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与正极连接柱及负极连接柱电连接。第一加热连接点和第二加热连接点间隔设置,且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以使第一壳体上位于第一加热连接点和第二加热连接点之间的部分发热。该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具有加热效率较高,热能损耗较低,且体积较小的特点。且体积较小的特点。且体积较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季,由于电池温度较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将大打折扣。目前,行业大多通过电热丝给冷却液加热,再使得冷却液通过遍布在电池组内部的管路,从而实现对电池组的加热。但是,这类方案在给电池加热过程中,热能的损耗较大,且占用体积较大。
[0003]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热电池及电池包,其均具有加热效率较高,热能损耗较低,且体积较小的特点。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加热电池,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
[0007]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正极连接柱、负极连接柱、第一加热连接点及第二加热连接点,所述第一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正极连接柱及所述负极连接柱电连接;
[0008]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间隔设置,且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之间的部分发热。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各自在水平面上的两个投影之间。
[0010]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正极连接柱、所述负极连接柱、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及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
[0011]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上;
[0012]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连接部和第二加热连接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部与所述电源连接。
[0013]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加热电池还包括保护开关,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通过所述保护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4]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加热电池还包括加热开关,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通过所述加热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15]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加热
电池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壳体的温度,并能够发出温度信号;
[0016]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开关通讯连接,且所述加热开关能够依据所述温度信号闭合或断开。
[0017]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加热电池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壳体和多个所述第一电芯,多个所述第一电芯一一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壳体内,多个所述第一壳体依次排列设置;
[0018]相邻的所述第一壳体上各自的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及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串联或并联电连接。
[0019]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加热电池还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所述的自加热电池。该自加热电池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正极连接柱、负极连接柱、第一加热连接点及第二加热连接点,所述第一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正极连接柱及所述负极连接柱电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间隔设置,且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之间的部分发热。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加热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该自加热电池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其中,第一壳体为金属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上设有正极连接柱、负极连接柱、第一加热连接点及第二加热连接点,第一电芯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与第一壳体上的正极连接柱及负极连接柱电连接。而第一加热连接点和第二加热连接点间隔设置,且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上位于第一加热连接点和第二加热连接点之间的部分发热,以使第一壳体散发热量。这样一来,由于自加热电池采用自身壳体进行加热工作,其体积较小,并且,第一壳体上发热的部分距离电芯较近,其加热效率高,并且热能损耗较低。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自加热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加热电池应用于电池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加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标:100

电池包;20

包络;10

自加热电池;11

第一壳体;111

正极连接柱;112

负极连接柱;113

第一加热连接点;114

第二加热连接点;115

第一加热连接部;116

第二加热连接部;12

第一电芯;13

保护开关;15

加热开关;16

温度传感器;17

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一电芯(12);所述第一壳体(11)为金属第一壳体(11),且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正极连接柱(111)、负极连接柱(112)、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及第二加热连接点(114),所述第一电芯(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且与所述正极连接柱(111)及所述负极连接柱(112)电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间隔设置,且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1)上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之间的部分发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柱(111)和所述负极连接柱(1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各自在水平面上的两个投影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柱(111)、所述负极连接柱(112)、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及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加热连接点(113)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点(114)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连接部(115)和第二加热连接部(116),从而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连接部(115)和所述第二加热连接部(116)与所述电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五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