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43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净化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其可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均匀性以及处理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废气排放时带出的吸收液,减少吸收液浪费;包括塔体、两组旋转座、进气管、排气管、排液管、循环管、循环泵、送液管、两组分流管、多组喷头、洗涤塔和排放管,塔体上设置有固定架,两组旋转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组隔网,两组旋转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齿环,排液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多组喷头分别与两组分流管固定连通,送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洗涤塔内设置有洗涤腔,排气管输出端与洗涤塔底部连通,并在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排放管设置有洗涤塔顶部,并在排放管与洗涤塔之间设置有旋风分离器。并在排放管与洗涤塔之间设置有旋风分离器。并在排放管与洗涤塔之间设置有旋风分离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碱洗塔是对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做环保净化处理的一种设备,广泛用于化工、化学制剂、制药、实验室、冶金、轻工、食品、新能源、电镀、酸洗、石油、机械、电力等行业的废气净化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处理液进行处理后,将其中的氨等溶解至处理液中,使排放的气体达标,现有的在对废气进行处理时,将废气导入至处理塔中,通过废气与处理液的逆向运动接触,通过处理液吸收废气中的成分,达到洗涤废气的目的,最后将净化后的废气排放,但是现有的对废气进行处理时,其处理均匀性较差,从而导致对废气的处理效果较差,同时在废气排出过程中还容易带出大量的吸收液,造成吸收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均匀性以及处理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废气排放时带出的吸收液,减少吸收液浪费的节能的脱氢碱洗塔。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包括塔体、两组旋转座、进气管、排气管、排液管、循环管、循环泵、送液管、两组分流管、多组喷头、洗涤塔和排放管,所述塔体分为三段,并且塔体通过两组旋转座依次连接,所述两组旋转座与塔体之间机械密封并且可以相对转动,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将塔体的三段固定连接,所述两组旋转座均为圆环形,并在两组旋转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组隔网,所述两组旋转座中均填充填料,所述两组旋转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齿环,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塔体底部和顶部连通,所述排液管与塔体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循环管安装在排液管上,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循环管上,所述两组分流管均与循环管连通,并且两组分流管均穿过塔体并伸入固定至塔体中,所述多组喷头分别与两组分流管固定连通,所述送液管与循环管连通,并在送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洗涤塔内设置有洗涤腔,所述排气管输出端与洗涤塔底部连通,并在排气管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排放管设置有洗涤塔顶部,并在排放管与洗涤塔之间设置有旋风分离器。
[0007]具体的,还包括带动轴、两组带动齿轮和两组固定座,所述两组固定座均设置与塔体上,所述带动轴穿过两组固定座并与两组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两组带动齿轮分别安装在带动轴两端。
[0008]具体的,还包括电机、减速机、传动轴、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电机安装在减速机输入端处,所述减速机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和减速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套装固定至带动轴上,并且第一锥形
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
[0009]具体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塔体底部,所述固定架与底座连接。
[0010]具体的,还包括两组支撑架,所述两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洗涤塔连接。
[0011]具体的,还包括排水阀和加水管,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洗涤塔底部,所述加水管与洗涤塔上半区域连通。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接驱动设备带动两组齿环转动,从而带动两组旋转座进行转动,通过固定座限定塔体的位置,打开控制阀,通过送液管将处理液导入至循环管中,并通过两组分流管分流后通过多组喷头喷入至塔体中,随着旋转座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吸收液均匀的分布在填料上,通过进气管将所需要进行处理的废气导入至塔体中,随着废气的进入,废气均匀的进入至旋转座中的填料中,并随着填料的转动使其均匀的与处理液接触,从而可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均匀性以及处理效果,废气在塔体内经过二次处理后通过排气管进入至洗涤塔中,并在洗涤塔中加入洗涤液(例如水),通过水吸附废气中携带的吸收液,溢出液面的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通过排放管导出,从而可以减少废气排放时带出的吸收液,减少吸收液浪费,当塔体内部的吸收液量足够大时,关闭控制阀,并将循环泵通电启动,在循环泵的作用下使塔体内部的处理液循环使用,当需要更换处理液时,打开开关阀,将处理液排出,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旋转座、隔网、分流管和喷头的配合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塔体;2、旋转座;3、进气管;4、排气管;5、排液管;6、循环管;7、循环泵;8、送液管;9、分流管;10、喷头;11、洗涤塔;12、排放管;13、固定架;14、隔网;15、齿环;16、开关阀;17、控制阀;18、止回阀;19、旋风分离器;20、带动轴;21、带动齿轮;22、固定座;23、电机;24、减速机;25、传动轴;26、第一锥形齿轮;27、第二锥形齿轮;28、底座;29、支撑架;30、排水阀;31、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包括塔体1、两组旋转座2、进气管3、排气管4、排液管5、循环管6、循环泵7、送液管8、两组分流管9、多组喷头10、洗涤塔11和排放管12,塔体1分为三段,并且塔体1通过两组旋转座2依次连接,两组旋转座2与塔体1之间机械密封并且可以相对转动,塔体1上设置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将塔体1的三段固定连接,两组旋转座2均为圆环形,并在两组旋转座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组隔网14,两组旋转座2中均填
充填料,两组旋转座2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齿环15,进气管3和排气管4分别与塔体1底部和顶部连通,排液管5与塔体1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16,循环管6安装在排液管5上,循环泵7安装在循环管6上,两组分流管9均与循环管6连通,并且两组分流管9均穿过塔体1并伸入固定至塔体1中,多组喷头10分别与两组分流管9固定连通,送液管8与循环管6连通,并在送液管8上设置有控制阀17,洗涤塔11内设置有洗涤腔,排气管4输出端与洗涤塔11底部连通,并在排气管4上设置有止回阀18,排放管12设置有洗涤塔11顶部,并在排放管12与洗涤塔11之间设置有旋风分离器19,还包括带动轴20、两组带动齿轮21和两组固定座22,两组固定座22均设置与塔体1上,带动轴20穿过两组固定座22并与两组固定座22可转动连接,两组带动齿轮21分别安装在带动轴20两端,还包括电机23、减速机24、传动轴25、第一锥形齿轮26和第二锥形齿轮27,电机23安装在减速机24输入端处,减速机24通过连接架安装在固定架1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的脱氢碱洗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两组旋转座(2)、进气管(3)、排气管(4)、排液管(5)、循环管(6)、循环泵(7)、送液管(8)、两组分流管(9)、多组喷头(10)、洗涤塔(11)和排放管(12),所述塔体(1)分为三段,并且塔体(1)通过两组旋转座(2)依次连接,所述两组旋转座(2)与塔体(1)之间机械密封并且可以相对转动,所述塔体(1)上设置有固定架(13),固定架(13)将塔体(1)的三段固定连接,所述两组旋转座(2)均为圆环形,并在两组旋转座(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多组隔网(14),所述两组旋转座(2)中均填充填料,所述两组旋转座(2)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齿环(15),所述进气管(3)和排气管(4)分别与塔体(1)底部和顶部连通,所述排液管(5)与塔体(1)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16),所述循环管(6)安装在排液管(5)上,所述循环泵(7)安装在循环管(6)上,所述两组分流管(9)均与循环管(6)连通,并且两组分流管(9)均穿过塔体(1)并伸入固定至塔体(1)中,所述多组喷头(10)分别与两组分流管(9)固定连通,所述送液管(8)与循环管(6)连通,并在送液管(8)上设置有控制阀(17),所述洗涤塔(11)内设置有洗涤腔,所述排气管(4)输出端与洗涤塔(11)底部连通,并在排气管(4)上设置有止回阀(18),所述排放管(12)设置有洗涤塔(11)顶部,并在排放管(12)与洗涤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卫王政李冬峰王星健刘培亮刘佳孟繁胜曹善斌张海亮刘玉桥阚兆声朱建福周玄亮沈玉博胡景瑞张怡王明刚高志文王磊王林田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欣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