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以及最大似然解码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73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包括:    信号输入部分,用于接收再现信号;    模拟/数字转换部分,用于基于时钟信号将再现信号转换成多位数字信号;    最大似然解码部分,用于将多位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    模式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二进制信号的模式;    确定部分,用于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是否同步;以及    时钟发生部分,用于基于检测结果调节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其中至少之一,并输出经过调节的时钟信号,    其中,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一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不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二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以及一种最大似然解码器,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钟信号,对数据再现实现稳定的PLL(锁相环)相位同步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以及最大似然解码器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线速度均匀化的系统使介质上的记录密度均匀化,从而将数字数据记录到光盘介质上,如对于CD(致密盘)、DVD(数字通用盘)等所执行的。数据被记录到光盘介质上,即以标记的宽度被数字调制,从而使线记录密度均匀。从而,当从光盘介质再现数据时,可能会发生下面的不便。如果再现信号的时钟分量的频率与相位同步环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明显不同,则存在人们所不希望的不能实现相位同步的可能,或者用与再现信号的时钟分量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将时钟信号伪同步。为了避免发生这些麻烦,基于再现信号中所包含的特定脉冲长度或脉冲间隔,检测再现信号的再现线速度周期,并且控制光盘的转速和相位同步环的自由振荡频率。因此,实现正常的相位同步。图22表示日本未审公开No.2000-836602中所描述的常规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180。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180包括波形均衡部分181,模拟/数字转换器182,低频带噪声抑制部分183,零交叉长度检测器184,帧计数器185,最大模式长度检测器186,最小模式长度检测器187,循环周期信息确定器188,频率误差检测器189,相位误差检测器190,频率控制环路滤波器191,相位控制环路滤波器192,数字/模拟转换器193和194,以及振荡器195。波形均衡部分181加强再现信号的指定频带。模拟/数字转换器182基于再现时钟信号将再现信号转换成多位数字数据。低频带噪声抑制部分183抑制多位数字数据中所包含的低频带噪声。零交叉长度检测器184检测低频带噪声分量受到抑制的信号与零电平交叉的位置(零交点),基于再现时钟信号计数两相邻零交点之间的采样数量(零交叉长度),并将计数出的数量保存到寄存器中(未示出)。帧计数器185计数和设定一帧或更大的指定周期。最大模式长度检测器186和最小模式长度检测器187分别检测指定周期(或者与被计数的相邻零交叉长度之和对应的周期)中由零交叉长度检测器184计数的零交叉长度(模式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循环周期信息确定器188比较被计数的零交叉长度(模式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利用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选择最佳数值作为循环周期信息。频率误差检测器189将循环周期信息与最大值之间的差值,或循环周期信息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转换成频率误差量,并输出频率误差量。在相位同步时检测最大值和最小值。频率误差检测器189从最大模式中寻找同步模式,将两相邻同步模式之间的间隔转换成频率误差量,并输出频率误差量。频率控制环路滤波器191基于频率误差检测器189的输出,控制再现时钟信号,直至获得认为再现时钟信号可被视作与再现数字信号同步的状态为止。相位误差检测器190从低频带噪声分量得到抑制的信号中检测相位信息。相位控制环路滤波器192基于相位误差检测器190的输出,控制再现时钟信号,使再现时钟信号与再现数字信号同步。振荡器195基于频率控制环路滤波器191的输出与相位控制环路滤波器192的输出经由数字/模拟转换器193与194后的和的大小,产生并振荡出再现时钟信号。如上所述,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180检测再现信号与参考电平(零电平)交叉的位置,从而检测再现信号中所包含的特定脉冲长度(同步模式长度)。为了防止由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增大(由于码元间干扰增大)而降低再现信号的质量,并且还为了提高格式化效率,已经出现了一种新格式标准,由此例如缩短同步模式与最大数据模式之间的距离。这种新格式标准不能精确地检测同步模式,难于稳定地实现频率同步。例如,图16A表示出一种用于DVD的14T4T同步模式。这种同步模式具有最大数据模式11T的长码元间距离,因此而著名。此处,“T”代表时钟信号的周期。附图标记161表示采样信号。在为获得更高记录密度而开发的下一代光盘中,必须使用例如(1,7)RLL(游程长度限制)调制码元或者特定同步模式,以提高格式化效率。(1,7)RLL调制码元常用于HDD(硬盘驱动器)。图16B表示根据下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的同步模式P。此处,(1,7)RLL调制码元用作为记录码元。同步模式P为9T9T模式。附图标记162代表采样信号。同步模式P具有最大数据模式8T8T的更短码元间距离,从而并不著名。在9T9T同步模式P之前,必须存在2T的最小模式。例如,如图17A中所示,当由于码元间干扰等的影响,2T的最小模式不超过限幅电平163(零电平)时,将9T的模式检测成9T或更大的模式。因此,没有从二进制信号164中检测出同步模式。当2T的最小模式部分地超出限幅电平163时,如图17B中所示,则将9T的模式检测成10T的模式。因此,没有从二进制信号165中检测出同步模式。因而,此处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精确地检测同步模式、从而即使在再现信号的质量降低时,也能可靠地实现同步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及其最大似然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阅读和理解下面的详细描述,显然可以得出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输入部分,用于接收再现信号;模拟/数字转换部分,用于基于时钟信号将再现信号转换成多位数字信号;最大似然解码部分,用于将多位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模式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二进制信号的模式;确定部分,其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是否同步;以及时钟发生部分,其基于检测结果调节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其中至少一个,并输出经过调节的时钟信号。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一次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并且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不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二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由指定码元规则所定义的第一最小反转间隔,限制第一状态转移规则的状态数和状态转移路径数。基于由比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短的第二最小反转间隔,限制第二状态转移规则的状态数和状态转移路径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2,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6个状态和10个状态转移路径,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8个状态和16个状态转移路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3,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6个状态和8个状态转移路径,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8个状态和16个状态转移路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2,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4个状态和6个状态转移路径,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和PR(a,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4个状态和8个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包括信号输入部分,用于接收再现信号;模拟/数字转换部分,用于基于时钟信号将再现信号转换成多位数字信号;最大似然解码部分,用于将多位数字信号转换成二进制信号;模式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二进制信号的模式;确定部分,用于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是否同步;以及时钟发生部分,用于基于检测结果调节时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其中至少之一,并输出经过调节的时钟信号,其中,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一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当确定部分的确定结果指示多位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彼此不同步时,最大似然解码部分基于第二状态转移规则产生二进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其中基于由指定的码元规则定义的第一最小反转间隔,限制第一状态转移规则的状态数和状态转移路径数,并且基于比第一最小反转间隔更短的第二最小反转间隔,限制第二状态转移规则的状态数和状态转移路径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2,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6个状态和10个状态转移路径,并且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8个状态和16个状态转移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3,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6个状态和8个状态转移路径,并且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8个状态和16个状态转移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2,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4个状态和6个状态转移路径,并且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a)系统的组合,第二状态转移规则包括4个状态和8个状态转移路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频率和相位控制装置,其中第一最小反转间隔为3,第二最小反转间隔为1,基于具有第一最小反转间隔的记录码元与PR(a,b,a)系统的组合,第一状态转移规则包括4个状态和6个状态转移路径,并且基于具有第二最小反转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晴旬中岛健木村直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