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832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用于设置编织袋定位装置,另一端用于设置灌袋装置,机架上安装有拾取装置和转移装置;拾取装置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设有针式吸盘,针式吸盘用于扎取编织袋定位装置上的编织袋;转移装置包括移动框架和用于带动移动框架在拾取装置和灌袋装置之间滑移的横移机构,所述移动框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板并固定有用于驱动两块撑板靠近或远离的执行机构,撑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移动框架的滑移方向;优势在于:通过针式吸盘进行编织袋的单层拾取,可实现编织袋的卧式开口,与现有技术的真空吸盘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可实现未覆膜编织袋的拾取。的拾取。的拾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袋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编织袋分为覆膜的编织袋和未覆膜编织袋,现市面上包装行业主要应用的为覆膜编织袋,例如颗粒灌装行业。覆膜编织袋的拾取和转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操作员手工将编织袋套入装料桶;二是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设备进行编织袋的拾取与转移。
[0003]覆膜编织袋由于其表面有塑料薄膜,具有不透气性,故现有覆膜编织袋的自动拾取主要的解决方案为利用真空吸盘与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与编织袋表面形成真空,实现编织袋的吸取。吸盘吸取位置为编织袋两侧缝线端或者底部缝线端(编织袋包括两侧缝线端、底部缝线端和开口端),拾取过程中由于拾取部位存在缝线,不会出现拾取单层或者开口的现象。该方式因吸取位置及拾取方法限制,需要外加额外机构对编织袋进行张口等后续工作,工序复杂,稳定性不高。
[0004]编织袋的自动转移现常用方法依靠皮带线输送,编织袋下方为皮带线,上方靠压轮压紧编织袋,提供一定的正压力,增加编织袋输送时的摩擦力,皮带线运动带动编织袋,完成输送。
[0005]编织袋的张口现有方法为通过装有吸盘的旋转机构,吸取部位为编织袋未封口处,编织袋上部及下部均装有吸盘,上下编制袋吸取完成后上部旋转机构旋转一定的角度,带动编织袋袋口旋转,完成张口动作。
[0006]但以上自动化的拾取、转移及开口方法均仅限于覆膜编织袋,无覆膜编制袋无法实现。因部分包装行业使用的为未覆膜编制袋,无法使用现有技术,导致仅采用人工方式,对于大规模的包装行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人工体力消耗大,效率低。由于覆膜编织袋的价格为未覆膜编织袋价格的1.5倍以上,若使用未覆膜编制袋的行业需使用自动化设备替换人工,需要将未覆膜编织袋更换为覆膜编织袋,成本会大大增加,不利于企业发展。此外,现有技术对于覆膜编织袋拾取和转移流程需要经过拾取、转移、张口等过程,过程繁琐且执行机构构造较为复杂。
[0007]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可实现覆膜编织袋和无覆膜编织袋的拾取和转移功能。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用于设置编织袋定位装置,另一端用于设置灌袋装置,机架上安装有拾取装置和转移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设有针式吸盘,针式吸盘用于扎取编织袋定位装置上
的编织袋;
[0011]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移动框架和用于带动移动框架在拾取装置和灌袋装置之间滑移的横移机构,所述移动框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板并固定有用于驱动两块撑板靠近或远离的执行机构,撑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移动框架的滑移方向。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拾取装置上设有升降导向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与机架固接的直线轴承和设置在直线轴承上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两根导杆的远离针式吸盘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两根导杆靠近针式吸盘的一端固定有与针式吸盘固定的压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拾取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编织袋是否拾取成功的光电传感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双旋丝杠和丝杠驱动机构,双旋丝杠通过轴承连接在移动框架上且每个旋转部上均设有与撑板固接的丝杠螺母。
[0017]进一步的,所述撑板为弧形板且靠拾取装置的一端为上下倒口构造。
[0018]进一步的,所述撑板的外侧设有编织袋夹紧机构。
[0019]进一步的,所述编织袋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撑板上的夹板移动机构,夹板移动机构的移动端固定有夹板,所述夹板移动机构带动夹板压紧或远离撑板。
[0020]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的拾取、转移方法,在机架的一端安装编织袋定位装置,另一端安装灌袋装置,编织袋定位装置进行定位时,将编织袋的开口端朝向撑板方向,所述拾取、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编织袋放置于编织袋定位装置上,编织袋定位装置限制其位置;
[0022]S2.升降机构带动压板和针式吸盘下压至编织袋面,针式吸盘出针扎取编织袋开口端第一层;升降机构带动压板、针式吸盘及扎取的编织袋上升,此时编织袋处于开口状态;上升的同时,光电传感器感应判断编织袋是否拾取成功;
[0023]S3.横移机构带动移动框架向拾取装置侧横移,同时执行机构驱动两块撑板靠拢,此时夹板远离撑板;待两块撑板横移进入编织袋开口端,执行机构驱动两块撑板张开,当编织袋开口边缘位于撑板和夹板之间时,夹板移动机构驱动夹板压紧编织袋;
[0024]S4.针式吸盘缩回出针,横移机构带动编织袋向灌袋机构横移。
[002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1. 通过针式吸盘进行编织袋的单层拾取,可实现编织袋的卧式开口,与现有技术的真空吸盘相比,本技术技术可实现未覆膜编织袋的拾取;
[0027]2. 由于拾取即可实现编织袋的开口,使得转移装置可在编织袋张口的情况下进行编织袋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可省去开口步骤和开口机构,节省了编织袋转移的时间和设备成本;
[0028]3. 转移装置可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左右撑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现不同规格编织袋的转移,且支撑板上安装有夹板,可将编织袋压紧在支撑板上,提高编织袋转移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0030]图2为实施例中拾取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4为实施例中转移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0033]图5为图4的主视示意图;
[0034]图6为实施例中夹板与支撑板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5]标号说明
[0036]编织袋定位装置100;
[0037]拾取装置200,升降机构201,连接板202,导杆203,安装座204,直线轴承205,针式吸盘206,压板207,光电传感器208;
[0038]转移装置300,减速机301,伺服电机302,移动框架303,左臂框架304,右臂框架305,夹板306,撑板307,双旋丝杠308,丝杠螺母309,夹板移动机构310,上下倒口311,横移机构312;
[0039]机架400;灌袋装置500,储料桶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文中的X、Y、Z向均以图1中的坐标系为准。
[004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400,机架400的一端用于设置编织袋定位装置100(现有的编织袋定位装置通过其两侧的气缸,带动档杆调整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编织袋,起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的一端用于设置编织袋定位装置,另一端用于设置灌袋装置,机架上安装有拾取装置和转移装置;所述拾取装置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设有针式吸盘,针式吸盘用于扎取编织袋定位装置上的编织袋;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移动框架和用于带动移动框架在拾取装置和灌袋装置之间滑移的横移机构,所述移动框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板并固定有用于驱动两块撑板靠近或远离的执行机构,撑板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移动框架的滑移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装置上设有升降导向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与机架固接的直线轴承和设置在直线轴承上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袋的拾取、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昌毅殷彬富盛荣波朱河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