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06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包括:本体以及设在该本体外缘用于储存识别数据的识别标签;该光盘是将储存有该光盘相关识别数据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在该光盘的外缘,使该光盘在堆栈包装时,通过光盘外缘所设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即可轻易读取到所储存的识别数据;并可将光盘中的储存内容与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搭配应用,同时可对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进行加密,以达到防伪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特别是关于一种将识别标签设在外缘的光盘。
技术介绍
被称为“电子标签”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且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处理,比其它识别技术,例如条形码(barcode)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的数据可进行加密、数据储存量大以及可对储存信息进行更改等优点,此外,它还具有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同时识别多个标签以及操作快捷方便等优势。典型的RFID系统是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Write Device)以及数据交换、管理系统等组成。电子标签也称射频卡,它具有智能读写及加密通信的能力。读写器是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近年来随着其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例如应用在物流、安全防护、防伪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更为普及,另一方面,因光盘具有信息储存量大,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是计算机软件以及多媒体信息最主要的储存媒体。但是,由于光盘压制技术比较简单,容易出现盗版问题。针对上述盗版光盘的问题,德国专利第10112899号案即揭示一种将RFID标签设在光盘(Compact Disc)或数字化视频光盘(DigitalVersatile Disc;DVD)等光盘中间孔洞的技术;美国专利第5862117号也揭示了一种在光盘中心区域设置数据存储媒介的技术。这样,通过设在光盘上表面的RFID标签或数据存储媒介,即可标注光盘制造来源、注明光盘内容、标明光盘版权等信息,同时将该种RFID标签或数据存储媒介设在光盘上表面即可防止盗版光盘。但是,光盘制造厂商在光盘制造过程中,一般均会将光盘的成品或半成品以堆栈方式放置,上述两项专利案是将RFID标签设置在光盘上表面,这样就无法读取到堆栈在中间部位的光盘的标签信息。因此如何克服该问题是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它将识别标签设置在光盘的外缘,使光盘在堆栈放置时,其识别数据也可被轻易读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将光盘中的储存内容与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搭配应用,且对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进行加密,达到光盘防伪的目的。为达上述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该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包括本体以及设在该本体外缘,用于储存识别数据的识别标签。其中,该本体是由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组成,两个基板分别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且两个基板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又该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及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相互接合,在该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用于设置该识别标签的沟槽。该识别标签是非接触式智能标签。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是在光盘的外缘开设沟槽,用于嵌设无线识别标签,使光盘在堆栈放置时,也可方便地读取其识别数据;并可将光盘中的储存内容(例如计算机程序、影音多媒体资料)与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例如光盘识别码、光盘密码、光盘版本信息)搭配应用,以及对该识别标签的储存数据进行加密,达到防伪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结构图;图2A至图2D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切面实施例1的制造步骤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切面实施例2的制造步骤示意图;以及图4A及图4B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切面实施例3的制造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是将无线射频标签(REID)技术应用在光盘中,例如VCD/CD/DVD等光盘,且该光盘可以是现有的圆形光盘,也可以是外周为矩形的卡片式光盘。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盘是由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相互接合的本体6以及设在该本体的外缘用于储存识别数据的识别标签制成,该第一基板1′及第二基板2′是指铝金属反射层,该铝金属反射层用以让激光打在该反射层设置的平面与凹洞结构上,以产生不同的反射结果,使光驱(未标出)读取到所需的信息。其中,该铝金属反射层是一般光盘的必要组成结构之一,也是熟悉光盘制造技术人员熟知的结构,因此不对其制程进行说明。该第一基板1′以及该第二基板2′接合后形成的外缘部位分别具有一切边,使该第一基板1′以及该第二基板2′接合后的本体6的外缘形成沟槽3,该沟槽3的形状可以是U形、V形、凹形或者凵形等,也就是,根据该第一基板1′以及该第二基板2′侧表面的切边形状而定。该沟槽3用于容纳识别标签,该识别标签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芯片(RFIDIC)以及与该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等构件(未标出),该芯片用于储存该光盘的相关识别数据,例如光盘的识别码、光盘读写密码、光盘制造商信息、光盘储存内容提供商以及光盘版权信息等,同时,还可对该无线射频标签的储存内容进行加密处理,以达到防伪的功效。由于该天线是条状结构,所以可将该条状结构的天线收容在该光盘外缘的沟槽3之中。此外,在该光盘外缘的沟槽3的外层部位进行封胶处理,利用该封胶物4保护该无线射频标签,并使该无线射频标签稳固地嵌设在该沟槽3内(如图2D所示)。其中,该具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芯片及与该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都是现有RFID技术,因此以下不对其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2A至图2D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切面实施例1的制造步骤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光盘是由两块基板接合制成。首先,如图2A所示,制备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接着,如图2B所示,对该第一基板1以及该第二基板2的外缘部位分别进行切边处理,形成第一基板1′以及第二基板2′,使该第一基板1′以及该第二基板2′的外缘形成斜面;其中,位于上方第一基板1′具有第一表面10及与该第一表面10相对的第二表面11,该第一基板1′外缘部位经切边处理后,使其第一表面10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11的面积;位于下方第二基板2′具有第一表面20及与该第一表面20相对的第二表面21,该第二基板2′外缘部位经切边处理后,使其第一表面20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21的面积。随后,如图2C所示,将经过切边处理的第一基板1′的第二表面11及第二基板2′的第二表面21相互接合,由于该第一基板1′的第一表面10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11的面积,且该第二基板2′的第表面20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21的面积,所以当第一基板1′的第二表面11及第二基板2′的第二表面21接合后,将使该第一基板1′及第二基板2′接合后的外缘表面形成沟槽3;其中,该沟槽3的形状可以是U形、V形、凹形或者凵形等,以可容纳识别标签芯片为准。最后,如图2D所示,制备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芯片及与该芯片电性连接的天线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其中,该芯片可用于储存该光盘的相关识别数据,并将该芯片装设在该沟槽3内,且对该沟槽3进行封胶处理,利用封胶物4使收容在该沟槽3内的无线射频标签,稳固地嵌设在该沟槽3内。实施例2图3A至图3C是本专利技术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切面实施例2的制造步骤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光盘是由基板5制成。首先,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光盘包括:本体;识别标签,设在该本体的外缘,用于储存识别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光盘包括本体;识别标签,设在该本体的外缘,用于储存识别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外缘设有用于设置该识别标签的沟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以及第二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其中,该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及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相互接合,在该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形成该沟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通过切割处理方式或模具成型处理方式,使其第一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二表面的面积。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附有识别标签的光盘,其特征在于,该沟槽形状是U形、V形、凹形以及ㄩ形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有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儒吴国英钟亦恒
申请(专利权)人:玖鑫工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