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标签刻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0054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标签刻画方法,首先接收该主机中光雕应用程序的指令开始刻画标签,读取位于光盘的标签刻画区的标示区,以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将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传输至主机,由主机规划光盘刻画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块,假如无法规划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块,则停止刻画标签,否则进行刻画标签于光盘刻画区,然后相对已刻画标签的区块,于光盘标示区注记已刻画标签的记号,再停止刻画标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尤其是关于光盘标签刻画时,记录 每次标签图形刻画的位置,以供多次刻画标签的刻画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光盘有两面, 一面为数据记录面,另一面为标签面,公知制作光 盘标签的方式, 一般使用者以马克笔直接书写于标签面,作为识别标签,而 制造厂商则将标示光盘的商标及数据记录内容,以喷涂印刷或自粘贴纸的方 式附着在光盘标签面上。由于上述的方式,简陋、无个人化的标示及容易脱落影响光盘的转动播放,因此另有一种公知的光雕(Lig,ht Scribe)标签的方式,如图1所示,利 用光盘机的读取头(图未示)所发射的激光,将使用者所需的图形文字1直接 刻画在光盘2的标签面3,作为识别标签。刻画标签时,将光盘2倒放,将 标签面3对准读取头,再由使用者选择所需的图形文字,利用计算机等主机 中的光雕应用程序,控制读取头,将图形文字刻画在标签面3,达到识别光 盘的作用。然而,公知光雕的标示方式,对刻画的图形文字并未作记录,为了避免 标签的图形文字重迭,影响标示,仅能作一次刻画标签,即使光盘的标签面 仍有空白位置存在,亦无法配合多次记录数据的光盘,重复刻画更新的图形 或文字,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公知的在多次刻画上, 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利用光盘标签面既有可刻 画的位置,形成相对刻画区的标示区,以记录刻画图形文字的4立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通过记录光盘标签面每次 刻画图形文字的位置,使标签面于空白位置可多次刻画更新的图形文字。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首先接收该主 机中光雕应用程序的指令开始刻画标签,读取位于光盘的标签刻画区的标示 区,以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将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传输至主机,由主机规 划光盘刻画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块,假如无法规划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 块,则停止刻画标签,否则进行刻画标签于光盘刻画区,然后相对已刻画标 签的区块,于光盘标示区注记记号,最后停止刻画标签。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光盘刻画的标签。图2为标签刻画型光盘标签面的标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盘标签刻画标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中心孔11外周 12商标区 13信息区 14刻画区 15标示区Sl开始刻画标签步骤S2读取标签标示区步骤S3传输至主机步骤S4规划可标签刻画区块步骤S5刻画标签步骤S6注i己标签标示区S7停止标签刻画步骤Rl、 R2半径D 光盘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i兌明如下。请参考图2,为标签刻画型光盘D标签面的标示结构。依据标签刻画型 (Label Flash)光盘D的賴L格,由光盘D的中心孔10至外周11,依序定i义为 商标区(L0G0 Area) 12、信息区(Information Area) 13及刻画区(Drawing Area)14。商标区(L0G0 Area) 12标示厂商的商标数据,信息区(Information Area) 13则标示光盘D标签面材料、地址等数据。而刻画区(Drawing Area) 14, 则由信息区13的外周到达光盘半径Rl处,其中Rl=58. 5mm,亦即标签面可 刻画的材料涂敷的最外圈至58. 5mm。然而,光雕的应用程序限制刻画区14, 仅可刻画标签至半径R2=58mm处,尚有0. 5隱未使用。本专利技术,即利用刻画区14半径R2-58鹏至Rl-58. 5mm, 0, 5mm的环形宽度规划为标示区15。将标示区15划分成多个区块,与刻画区 14的每.一区块一一相对位置,只要刻画区14的某一区块刻画标签图形文字, 即在整个标签刻画完成后,以读取头的激光,在标示区15每一相对区块,形 成例如凹洞或相变化的记号,以标示刻画区14已刻画标签的位置,供下次刻 画标签的依据。例如刻画区14由内圈的刻画轨道n=l至外圈的刻画轨道n-n, 一般约规 划为n=675条刻画轨道,而在径向上,则由k=l至k-k, ^见划每一轨道包含k 个区块, 一般k-500区块,假设在n-i-2至n-i+2及k-j-2至k-j+2的区间, 已刻画标签的区块有(n-i-2, k=j-2)、 (n=i-l, k=j-1) 、 (n=i-1, k=j+l)、 (n=i, k=j-2)、 (n=i, k=j+l) 、 (ri=i+l, k:J-l)及(n=i+l, k-J)等。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相对已刻画区块的标示区。由于目前读取头的激 光点(Laser beam spot)的直径,约可小于0. 74 p m, 0. 5mm/0. 74 jli m = 675圈, 亦即0. 5mm环形宽度的标示区15,约可划分成L=0至L=675圏的标示轨道, 与刻画区14的675条刻画4九道——相对,标示区15并沿用刻画区14径向 k=500个区块的规划,则相对前述刻画区14刻画标签的区块,f(L=c-2, k=j—2)、 (L=c-1, k-j-l)、 (L-c-l, k=j+l)、 (L=c, k=j-2) 、 (L=c, k=j+l)、 (L=c+1, k=J-l)及(L =c+l, k-J)形成已刻画标示记号。因此,光盘机再接收主机进行新的标签刻画指令时,就会先读取标示区 15,对所有的标示区块扫描一次,将已标示记号的位置,也就是已刻画标签 图形文字的位置信息,传输给主机,由主机的光雕应用程序,配合使用者需 要再加入的标签,规划出可继续刻画的空白位置,使刻画区14经多次刻画后,仍可避免新旧标签重迭,以维持光盘标签可办识性。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光盘刻画方法的流程。本专利技术光盘刻画方法,利 用光盘标签面最外圈的标示区,所形成记录标签刻画位置的详细步骤,说明 如下步骤S1:在光盘反向置入光盘机,使标签面对着读取头后,光盘机将接 收主机光雕应用程序的指令,开始进行新标签图形文字的刻画。步骤S2:光盘机在读取信息区,取得标签面的记录的材质、特性及地址 等信息后,于刻画标签前,先读取标签面标示区,获得标示区的记号状态。步骤S3:由光盘机将所读取的标示区的记号状态,传输给主机。步骤S4:主机的光雕应用程序配合使用者所需的标签,由标示区的记号 状态,规划出可继续刻画的刻画区空白区块,如刻画区的空白区块足供新标 签刻画,则进入下一步骤,如刻画区的空白区块不足供新标签刻画,则至步 骤7,停止刻画标签。步骤S5:依据主机应用程序所规划的刻画区的空白区块,将使用者所需 的标签图形文字,刻画在标签面的刻画区内。步骤S6:于完成刻画标签后,光盘机将移动读取头至标签面的标示区, 于此次刻画标签的刻画区区块相对的标示区区块,注记已刻画的记号,例如 以激光形成凹洞或相变化,作为下 一次刻画标签的参考。步骤S7:于完成刻画标签后,再停止本次标签刻画的操作程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经由前述的步骤,即可利用光盘标 签面既有可刻画区未使用的部份,形成相对刻画区的标示区,于每次刻画标 签时记录刻画图形文字的位置,使标签面于空白位置可多次刻画更新的图形 文字,亦可让多次记录的数据,可将其内容目录再添加于标签面上,以方便 使用者辨识。同时,前述的标签刻画,其刻画及标示的区块虽以点对点作为说明,然 由前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步骤包含:(1)开始刻画标签;(2)读取光盘标示区以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3)规划光盘刻画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块;(4)刻画标签于光盘刻画区;(5)相对刻画区已刻画标签的区块, 于光盘标示区区块注记记号;以及(6)停止刻画标签。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步骤包含(1)开始刻画标签;(2)读取光盘标示区以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3)规划光盘刻画区可继续刻画标签的区块;(4)刻画标签于光盘刻画区;(5)相对刻画区已刻画标签的区块,于光盘标示区区块注记记号;以及(6)停止刻画标签。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步骤(l)中光盘由一 光盘机播放,光盘机接收刻画标签指令后,开始进行标签的刻画。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光盘机相连一主机, 接收该主机中光雕应用程序的指令开始刻画标签。4. 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步骤(2)后进一步 包含一步骤(2-1)于读取光盘标示区后,将获得标签刻画的信息传输至主机。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光盘标示区位于光 盘的4示签刻画区。6.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光盘标示区位于光 盘的标签刻画区的最外圈环形区。7.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环形区位于光盘半 径58mm至58. 5mm。8.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环形区具有与刻画 区相同的轨道数。9. 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标签刻画方法,其中该轨道数为675圈。10. 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亦隆
申请(专利权)人: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