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80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净化池,其顶部固定设有湿地进水管;两个第一结构侧墙,其将湿地净化池分隔为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过滤区、除磷区和脱氮区;其中,过滤区包括多个碎石坝,其将过滤区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且远离除磷区的区域与湿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除磷区内间隔设有多个填料,相邻填料之间通过第二结构侧墙分隔且连通,第二结构侧墙的两侧铺设有除磷填料;所述脱氮区包括多个弹性填料,其沿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级设计,可实现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深度处理,保证湿地出水达到排放要求,且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的优点。色生态环保的优点。色生态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疏浚余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环保疏浚是治理污染水体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清除水体中的内源污染物。疏浚过程中产生大量疏浚余水,由于底泥中的污染物大量扩散到水体中,导致疏浚余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氮、磷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若处理不当排入受纳水体,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疏浚工程工期短、产生的余水量大,由于悬浮颗粒比重小,短时间内难以沉淀去除,余水处理已经成为环保疏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0003]目前,常见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沉淀法和化学加药法:物理沉淀法工艺简单、投资费用低,但存在自然沉淀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影响周围环境等问题;化学加药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但存在环境风险、处理费用较高,且出水水质不稳定。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386697A)公布了一种疏浚余水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通过投加镁盐进行泥水分离和氮磷资源化利用,工艺复杂、回收的氮磷远超投资费用,难以推广应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016546B)公布了一种环保疏浚余水/尾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由于缺少分级拦截和防堵塞设计,极易造成湿地堵塞,难以应对高浓度悬浮物和大规模疏浚余水处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698062A)公布了一种基于膜集成技术的环保疏浚尾水处理装置,以膜组件为核心,由于疏浚余水量大,且工期短,一次投入和运行成本极高,膜组件以物理过滤为主,脱氮除磷作用较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777278A)公布了一种疏浚尾水深度净化塘链处理工艺,以沉淀塘+生态塘为核心,占地面积过大,且低温季节处理效果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分级设计,实现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深度处理,保证湿地出水达到排放要求,且采用生态处理技术,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具有绿色生态环保优点的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包括:
[0007]湿地净化池,其顶部固定设有湿地进水管,用于进疏浚余水;
[0008]两个第一结构侧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湿地净化池分隔为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过滤区、除磷区和脱氮区;
[0009]其中,所述过滤区包括多个碎石坝,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将所述过滤区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且远离所述除磷区的区域与所述湿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多个碎石坝的粒径沿着水流方向从大到小设置;
[0010]所述除磷区包括多个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填料之间通过第二结构侧墙分隔且连通,任一填料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且在所述第二结构侧墙的两侧紧挨第二结构侧墙还铺设有除磷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多个填料的粒径沿着水流方向从大到小设置;
[0011]所述脱氮区包括多个弹性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任一弹性填料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
[0012]优选的是,还包括余水回用区,其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后端,所述余水回用区通过回用区墙体与所述脱氮区分隔,所述余水回用区与所述脱氮区连通,所述余水回用区包括:
[0013]回用泵,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余水回用区的底部;
[0014]回用管,其进水口与所述回用泵连通,出水口延伸至所述回用区的外部。
[0015]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外部,并与所述回用泵电连接。
[0016]优选的是,任一碎石坝与所述湿地净化池相邻的两侧面形成矩形结构,且多个碎石坝构成回字形结构。
[0017]优选的是,所述碎石坝的高度高于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高度。
[0018]优选的是,所述除磷区还包括:
[0019]排空管,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底部,所述排空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区靠近所述除磷区的区域连通,出水口与所述脱氮区连通,且沿着所述排空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排空孔;
[0020]多个通气管,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所述排空孔一一对应,任一通气管的出气口与对应的排空孔连通,进气口延伸至所述除磷区的外部。
[0021]优选的是,所述脱氮区还包括:
[0022]溶氧探头,其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0023]曝气设备,其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0024]优选的是,所述余水回用区还包括水位探头,其设置在所述余水回用区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0025]优选的是,还包括格栅网,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脱氮区与所述余水回用区的连通处。
[0026]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所述的湿地系统通过分级设计,可实现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深度处理,保证湿地出水达到排放要求,且湿地系统采用生态处理技术,无需额外投加化学药剂,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的优点;
[0028]2、本技术所述的湿地系统通过重力进水,运行费用低,且处理后的疏浚余水可回用于道路清洗、药剂配置、绿化浇灌和冲厕等,实现了对疏浚余水的资源化利用;
[0029]3、本技术所述的湿地系统通过分级处理,可有效延长湿地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减少湿地占地面积,大大减少了总投资费用,且疏浚余水处理后,湿地系统中的部分材料还可进行回用,总投资费用低;
[0030]4、本技术采用多级碎石坝对疏浚余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级拦截,可有效应对大规模高浓度悬浮物疏浚余水的冲刷,有效减少湿地堵塞;
[003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所述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所述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0036]1、过滤区,11、一级碎石坝,12、二级碎石坝,13、湿地进水管,14、第一结构侧墙,15、第二结构侧墙2、除磷区,21、一级除磷区,22、二级除磷区,23、湿地净化池,24、湿地植物,25、一级填料,26、二级填料,27、通气管,28、排空管,29、除磷填料,3、脱氮区,31、曝气设备,32、溶氧探头,33、弹性填料,4、余水回用区,41、回用泵,42、水位探头,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净化池,其顶部固定设有湿地进水管,用于进疏浚余水;两个第一结构侧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将所述湿地净化池分隔为相互独立且依次连通的过滤区、除磷区和脱氮区;其中,所述过滤区包括多个碎石坝,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将所述过滤区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且远离所述除磷区的区域与所述湿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多个碎石坝的粒径沿着水流方向从大到小设置;所述除磷区包括多个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填料之间通过第二结构侧墙分隔且连通,任一填料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且在所述第二结构侧墙的两侧紧挨第二结构侧墙还铺设有除磷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多个填料的粒径沿着水流方向从大到小设置;所述脱氮区包括多个弹性填料,其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任一弹性填料沿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宽度方向铺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水回用区,其设置在所述脱氮区的后端,所述余水回用区通过回用区墙体与所述脱氮区分隔,所述余水回用区与所述脱氮区连通,所述余水回用区包括:回用泵,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余水回用区的底部;回用管,其进水口与所述回用泵连通,出水口延伸至所述回用区的外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负荷抗冲刷的疏浚余水处理复合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湿地净化池的外部,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培宏乐绍林熊伟路洋李帅王清潭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