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配器及雨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92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3
一种适配器具有一支撑承载部件,该支撑承载部件用于内嵌至驱动臂连接部内,所述支撑承载部件的两侧面还向外形成一凸部,在凸部上或者在两侧面位于凸部下方且相对于驱动臂连接部限位勾槽处形成枢轴连接部,所述的支撑承载部件的两侧面后端分别向外延伸一挡沿,其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抵挡部相互抵靠限位,在支撑承载部件的前端还具有一供驱动臂连接部前端向下翻转的让位部,在让位部的前端还增设一弹性限位部,该弹性限位部上具有一顶部支撑平面。平面。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器及雨刷


[0001]本技术涉及雨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雨刷组件与驱动臂进行连接的适配器及装配有该适配器的雨刷。

技术介绍

[0002]不同的车型适配有不同的雨刷驱动臂,现有一种驱动臂,该驱动臂前端设有驱动臂连接部9h,该驱动臂连接部9h呈U型槽构件,在驱动臂连接部9h的两侧壁由前至后分别具有限位勾槽92h及限位抵挡部93h,且所述限位勾槽92h至少具有一弧形勾部,如专利US20110056041A1中所述,现具有一种用于实现雨刷组件与驱动臂连接部9h进行连接的适配器80f,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侧面89f,其两侧面89f上具有凸出的凸台87f,其两侧面89f底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凸沿88f,所述的凸台87f与凸沿88f之间具有凹槽82f,所述的适配器前端还具有一挡沿86f,其后端还具有一弹性卡座83f;在适配器80f与驱动臂连接部9h进行配合时,驱动臂连接部9h由上至下套置于适配器80f上,使得驱动臂连接部9h的限位勾槽92h插入凹槽82f中,所述的凸台87f与驱动臂连接部9h限位勾槽92h 相抵靠,限制驱动臂连接部9h相对于适配器80f向上位移;所述的挡沿86f与驱动臂连接部9h前端抵靠,限制驱动臂连接部9h相对于适配器80f向前位移;所述的弹性卡座83f 与驱动臂连接部9h的限位抵挡部93h抵靠,限制驱动臂连接部9h相对于适配器80f向后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目的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揭示适配器存在的第一技术问题:习用适配器与驱动臂连接部在进行装配时,适配器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抵挡部相卡接的装置为后端的弹性卡座,当驱动臂连接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其施加给弹性卡座向后的作用力,弹性卡座处于拉伸状态,其更容易折弯变形,而且弹性卡座在受力状态下会产生向内的分力,该分力以弹性卡座的固定端为摆动支点,使得弹性卡座向内翻转,使得弹性卡座很容易从驱动臂的限位抵挡部脱离,影响驱动臂连接部与适配器安装的稳定性,降低了雨刷的刮刷质量。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第一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驱动臂连接部安装方便且稳定的适配器。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适配器,其作为雨刷组件与驱动臂之间的连接装置,该驱动臂的前端设有驱动臂连接部,该驱动臂连接部由两侧壁和顶壁合围形成的U型槽构成,所述的两侧壁由前至后分别具有限位勾槽及限位抵挡部,且所述的限位勾槽至少具有一弧形勾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可以如申请号为CN03813102.1专利中图4或者图9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也可以如本技术的背景中专利US20110056041A1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所述的限位勾槽不强调其是否具有水平设置的上边缘;
[0006]所述的适配器具有一支撑承载部件,该支撑承载部件内嵌至驱动臂连接部内,用
于实现驱动臂连接部相对于适配器的宽度和竖直方向的限位,所述支撑承载部件的两侧面还向外形成一凸部,在凸部上或者在两侧面位于凸部下方且相对于驱动臂连接部限位勾槽处形成枢轴连接部,藉由该枢轴连接部使适配器可以其为铰接支点上下摆动,且所述的凸部与驱动臂限位勾槽的弧形勾部相抵靠,使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勾槽可以该凸部为铰接支点,带动驱动臂连接部的前端上、下摆动,当驱动臂连接部处于水平状态时,该凸部用于限制驱动臂连接部相对于适配器的向前及向上位移;所述的支撑承载部件的两侧面后端分别向外延伸一挡沿,其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抵挡部相互抵靠限位,且该挡沿在受力状态下不具有朝向支撑承载部件两侧面内端弹性形变,从而限制驱动臂连接部相对于适配器的向后位移,在支撑承载部件的前端还具有一供驱动臂连接部前端向下翻转的让位部,在让位部的前端还增设一弹性限位部,该弹性限位部上具有一顶部支撑平面;
[0007]该弹性限位部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及第二工作状态,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弹性限位部受力朝远离支撑承载部件的方向向外弹性变形,使驱动臂连接部的前端可向下翻转至让位部,而不与弹性限位部的顶部支撑平面产生相互干涉;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弹性限位部处于复位稳定状态,驱动臂连接部的前端向上移出让位部,其顶壁内端可顶抵于弹性限位部的顶部支撑平面上,限制驱动臂连接部的前端向下翻转,从而进一步限制驱动臂连接部限位勾槽和限位抵挡部分别从支撑承载部件的凸部与挡沿处脱离。
[0008]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该适配器在后端向外延伸一挡沿,该挡沿不具有向侧面内端的弹性形变,其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抵挡部抵靠限位,从而限制驱动臂连接部相对于适配器的向后位移;适配器前端还具有一让位部及弹性限位部,所述的弹性限位部用于限制驱动臂连接部前端的下摆,从而避免限位勾槽的弧形勾部从适配器的凸部中脱离;同时侧面上的凸部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弧形勾部配合,限制驱动臂连接部相对于适配器的向前及向上位移;由于挡沿不具有向内的弹性形变,使得当驱动臂连接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挡沿对驱动臂连接部具有较强的支撑,使得驱动臂连接部与适配器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由于弹性限位部及让位部,使得安装时只需将驱动臂连接部的前端向下插入让位部,然后将驱动臂连接部前端向上移动,即可与弹性限位部配合,安装方式简单;在该技术方案中,其适配的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勾槽不强调其上边缘的形状,所述的适配器上的凸部不限制其形状,只需用于与限位勾槽配合。
[0009]进一步,当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的弧形勾部内设有一凸点时,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可以如申请号为CN03813102.1中图9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或背景中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与之相对的,所述的适配器的支撑承载部件在侧面与该凸点相对的位置形成让位槽,该让位槽提供凸点滑入的空间。
[0010]其中所述弹性限位部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的弹性限位部为竖直挡板,其直接固设于支撑承载部件的前端,在该竖直挡板朝向支撑承载部件的一侧端面横向延伸一顶部支撑平面,所述的顶部支撑平面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的顶壁前端内侧相抵靠。
[0011]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勾槽具有一水平设置的上缘,所述适配器的凸部的顶部端面为水平支撑部,该水平支撑部具有用于与限位勾槽的上缘相互抵靠限位的水平支撑面,其下方具有一开口朝下的枢接槽,所述的凸部后端具有一弧形铰接部,该弧形铰接部具有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上的弧形勾部配合的勾部配合面,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水平支撑面与限位勾槽的上缘相互抵靠,使得当驱动臂连接部稳定安装在支撑承载部件上
时,驱动臂连接部的弧形勾部更不易于以适配器的勾部配合面为铰接支点进行上下摆动。
[0012]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臂连接部的限位勾槽在位于弧形勾部的前端还包括一倒勾部,所述的适配器的凸部前端具有一斜向让位部,该斜向让位部用于驱动臂连接部的弧形勾部以凸部的铰接连接部为铰接支点,其驱动臂连接部前端向下摆动时,避免驱动臂连接部的倒勾部与凸部相互干涉。
[0013]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承载部件的底端沿其宽度方向由前至后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底沿和第二底沿,所述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器(2),其作为雨刷组件与驱动臂之间的连接件,该驱动臂的前端设有驱动臂连接部(1),该驱动臂连接部(1)由两侧壁(11)和顶壁(17)合围形成的U型槽构件,所述的两侧壁(11)由前至后分别具有限位勾槽(12)及限位抵挡部(13),且所述限位勾槽(12)至少具有一弧形勾部(121);所述的适配器(2)具有一支撑承载部件(200),该支撑承载部件(200)内嵌至驱动臂连接部(1)内,用于实现驱动臂连接部(1)相对于适配器(2)宽度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限位;所述支撑承载部件(200)的两侧面(21)还向外形成一凸部(22),在凸部(22)上或者在两侧面(21)位于凸部(22)下方且相对于驱动臂连接部(1)限位勾槽(12)处形成枢轴连接部(23),藉由该枢轴连接部(23)使适配器(2)可以其为铰接支点上下摆动,且所述的凸部(22)与驱动臂限位勾槽(12)的弧形勾部(121)相抵靠,使驱动臂连接部(1)的限位勾槽(12)可以该凸部(22)为铰接支点,带动驱动臂连接部(1)的前端上、下摆动;当驱动臂连接部(1)处于水平状态时,该凸部(22)用于限制驱动臂连接部(1)相对于适配器(2)的向前及向上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承载部件(200)的两侧面(21)后端分别向外延伸一挡沿(24),其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1)限位抵挡部(13)相互抵靠限位,且该挡沿(24)在受力状态下不具有朝向支撑承载部件(200)两侧面(21)内端弹性形变,从而限制驱动臂连接部(1)相对于适配器(2)的向后位移;在支撑承载部件(200)的前端还具有一供驱动臂连接部(1)前端向下翻转的让位部(25),在让位部(25)的前端还增设一弹性限位部(26),该弹性限位部(26)上具有一顶部支撑平面(261);该弹性限位部(26)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及第二工作状态,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弹性限位部(26)受力朝远离支撑承载部件(200)的方向向外弹性变形,使驱动臂连接部(1)的前端可向下翻转至让位部(25),而不与弹性限位部(26)的顶部支撑平面(261)产生相互干涉;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弹性限位部(26)处于复位稳定状态,驱动臂连接部(1)的前端向上移出让位部(25),其顶壁(17)内端可顶抵于弹性限位部(26)的顶部支撑平面(261)上,限制驱动臂连接部(1)前端的向下翻转,从而进一步限制驱动臂连接部(1)限位勾槽(12)和限位抵挡部(13)分别从支撑承载部件(200)的凸部(22)和挡沿(24)处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臂连接部(1)的弧形勾部(121)内设有一凸点(122)时,所述支撑承载部件(200)与该凸点(122)相对的侧面(21)形成让位槽(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限位部(26)为竖直挡板(263),其直接固设于支撑承载部件(200)的前端或者间隔固设于增设在支撑承载部件(200)底部前端的一个承载板(283),在该竖直挡板(263)朝向支撑承载部件(200)的一侧端面横向延伸一顶部支撑平面(2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2),其特征在于,当驱动臂连接部(1)的限位勾槽(12)具有一水平设置的上缘(15);所述凸部(22)的顶部端面为水平支撑部(222),该水平支撑部(222)具有用于与限位勾槽(12)的上缘(15)相互抵靠限位的水平支撑面(2221),其下方具有一开口朝下的枢接槽(231);所述的凸部(22)后端具有一弧形铰接部(223),该弧形铰接部(223)具有用于与驱动臂连接部(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