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47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板、现浇梁以及现浇部,所述叠合板与现浇梁垂直连接,所述现浇部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部并与所述现浇梁以及叠合板一体成型。所述现浇梁设置有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现浇部设置有第二钢筋组件,通过第一钢筋组件以及第二钢筋组件的设置,能有效控制叠合板出现挠度与裂缝的概率,进而能降低叠合板的生产厚度,轻量化的叠合板具有方便运输和安装优点,还能加快安装效率,且第一钢筋组件以及第二钢筋组件作为受力钢筋承担负荷,在无需额外增加模板搭设的前提下,以叠合板作为底模,保证叠合板、现浇梁以及现浇部之间施工质量,还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由叠合板底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底板在工厂预制,由汽车运至现场后使用塔吊吊装就位,在叠合板底板上敷设设备预埋管线,然后布设叠合楼板上层钢筋网,最后浇筑叠合板底板上的现场浇筑混凝土。叠合板底板既是结构楼板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叠合板作为大型单间和搭建建筑底部的时候所需要的建筑板材,但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板受力钢筋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或墙的后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这种板端出筋的叠合板在预制的过程中侧模制作时需开槽,导致侧模的刚度不足,需额外加固,增加了台模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板端出筋也限制了叠合板与现浇梁之间的连接的便捷度,且容易因为连接不紧密导致在现浇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的问题,影响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质量;现有现浇梁与叠合板的钢筋组件连接,需要在梁箍筋处设置出筋边模,且钢筋组件一般全部为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使得制备的预制叠合板厚度过大,且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组件的受力,导致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为了现有技术中叠合板作为底模与现浇梁连接时,因其四周出筋容易出现漏浆的问题,而且钢筋组件受力整体性差,导致预制的底模厚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板、现浇梁以及现浇部,所述叠合板与现浇梁垂直连接,所述现浇部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并与所述现浇梁以及所述叠合板一体成型;所述现浇梁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现浇部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梁箍筋、梁底筋、梁面筋以及加强筋,所述梁底筋、所述梁面筋以及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梁箍筋内,且所述加强筋设置为U型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梁面筋上;所述第二钢筋组件包括受力筋、第一分布筋以及第二分布筋,所述受力筋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表面,一端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所述第一分布筋以及所述第二分布筋分别设置在所述受力筋的上部,且所述第二分布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所述第二分布筋位于所述梁箍筋内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
[0005]上述方案中第一钢筋组件以及第二钢筋组件之间的设置,能有效控制叠合板出现挠度与裂缝的概率,降低叠合板的厚度,方便叠合板的运输和安装,加快安装效率,且第一钢筋组件以及第二钢筋组件作为受力钢筋承担负荷,在无需额外增加模板搭设的前提下,以叠合板作为永久性底模,保证叠合板、现浇梁以及现浇部之间施工质量,还提高施工效
率,节约成本。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上表面为粗糙面,下表面为光滑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四周不出筋。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套设在所述现浇梁室外侧的梁面筋上,且开口朝向室内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为向下弯折。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布筋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的长度大于所述受力筋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受力筋与所述第二分布筋平行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布筋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布筋的上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包括混凝土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内的第三钢筋组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钢筋组件包括叠合板底筋、叠合板面筋以及若干个钢筋桁架,若干个所述钢筋桁架底部与所述叠合板底筋连接,若干个所述钢筋桁架上部与所述叠合板面筋连接。
附图说明
[0015]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现浇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0

叠合板;11

叠合板底筋;12

叠合板面筋;13

钢筋桁架;20

现浇梁;21

梁箍筋;22

梁底筋;23

梁面筋;24

加强筋;25

凸台;30

现浇部;31

受力筋;32

第一分布筋;33

第二分布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板10、现浇梁20以及现浇部30,所述叠合板10与现浇梁20垂直连接,所述现浇部30设置在所述叠合板10上并与所述现浇梁20以及叠合板10一体成型;所述现浇梁20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现浇部30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梁箍筋21、梁底筋22、梁面筋23以及加强筋24,所述梁底筋22、所述梁面筋23以及所述加强筋24设置在所述梁箍筋21内,且所述加强筋24设置为U型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梁面筋23上;所述第二钢筋组件包括受力筋31、第一分布筋32以及第二分布筋33,所述受力筋31设置在所述叠合板10上表面,一端延伸至所述梁箍筋21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现浇梁以及现浇部,所述叠合板与现浇梁垂直连接,所述现浇部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并与所述现浇梁以及所述叠合板一体成型;所述现浇梁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现浇部包括现浇混凝土以及设于现浇混凝土内的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梁箍筋、梁底筋、梁面筋以及加强筋,所述梁底筋、所述梁面筋以及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梁箍筋内,且所述加强筋设置为U型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梁面筋上;所述第二钢筋组件包括受力筋、第一分布筋以及第二分布筋,所述受力筋设置在所述叠合板上表面,一端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所述第一分布筋以及所述第二分布筋分别设置在所述受力筋的上部,且所述第二分布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梁箍筋内,所述第二分布筋位于所述梁箍筋内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上表面为粗糙面,下表面为光滑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叠合板与现浇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四周不出筋。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权浩何刚黄赟黄莉萍谷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