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73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包括第一分离室、第一加热室、第一蒸汽压缩机、第一循环泵、第一蒸馏水泵、第二分离室、第二加热室、第二蒸汽压缩机、第二循环泵和第二蒸馏水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出口与第二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出口与第一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蒸馏水泵出口与第二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蒸馏水泵出口与第一分离室底部连通。该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能大大缩短了MVR蒸发系统开机时间,亦可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亦可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亦可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长。据统计,每年的生产垃圾达到了1.5亿吨,平均以9%/年的速度增长,其中未经过处理的垃圾已有70亿吨,占我国土地总数的8.3%。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将占据85%的陆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我国多数的城市固体垃圾采用堆肥、填埋或焚烧三种,其中填埋是我国的主要处理方式。在垃圾填埋堆放过程中,由于挤压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高浓度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废水称为垃圾渗滤液。其水质变化范围极大,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且含有多种致癌物、促癌物、辅致癌物、突致癌物和金属离子。当垃圾渗滤液渗入到地下水、地表水中,即对地表水水质造成污染,地下水失去使用价值,对人体健康及工农业水源造成直接影响。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毒性同时又具有高COD 值、高氨氮含量,使得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极大。
[0003]目前MVR蒸发系统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效果很好,其后端配套的洗气系统,在COD、氨氮处理效果较好。但是MVR蒸发系统开始运行前,MVR 蒸发系统加热达到正常连续运行温度的时间较长,加热过程中需要的热量较多,而且MVR蒸发系统停机时会有大量的高温循环液排出。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MVR蒸发系统停机时,需要排空设备内大量的高温循环液,从而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MVR蒸发系统开机升温加热时,需要大量的生蒸汽对设备以及设备内的循环液进行加热,并且开机升温加热时间较长 (一般在24小时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多套MVR蒸发系统停机时排空大量高温循环液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失、MVR蒸发系统开机需要消耗的大量能量升温加热且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该系统能大大缩短了MVR蒸发系统开机时间,亦可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包括第一分离室、第一加热室、第一蒸汽压缩机、第一循环泵、第一蒸馏水泵、第二分离室、第二加热室、第二蒸汽压缩机、第二循环泵和第二蒸馏水泵,
[0006]所述第一分离室底部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循环泵与第一加热室冷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冷侧出口与第一分离室循环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室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压缩机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出口与第一加热室热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不凝气出口与排空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一蒸馏水泵与后续工段连通;
[0007]所述第二分离室底部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二循环泵与第二加热室冷侧入口连通,所
述第二加热室冷侧出口与第二分离室循环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蒸汽出口与第二蒸汽压缩机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压缩机出口与第二加热室热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室不凝气出口与排空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室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二蒸馏水泵与后续工段连通;
[0008]所述第一循环泵出口与第二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出口与第一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蒸馏水泵出口与第二分离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蒸馏水泵出口与第一分离室底部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均为列管式换热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同种规格。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的不凝气出口汇集成一根管路。当其中一套MVR蒸发系统开机升温加热时,可以使用不凝气总管中的高温不凝气对设备以及其循环液进行加热。这种工艺设计既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又可大大缩减MVR蒸发系统开机时间。
[0012]本技术蒸发系统不凝气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一分离室1产生的浓缩液经过第一循环泵4输送至第一加热室2,经第一加热室2壳程内高温蒸汽加热至过热状态后回到第一分离室1(对应管路Ⅰ)。由于第一分离室1 中压力较小,过热状态的物料发生闪蒸,闪蒸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由第二蒸汽压缩机3回到第一加热室2壳程中,继续与低温物料换热(对应管路Ⅱ)。第一加热室2壳程中不凝气汇总后排空(对应管路Ⅲ),第一加热室2壳程中高温蒸汽换热后冷凝水,通过第一蒸馏水泵5输送至后续工段(对应管路Ⅳ)。
[0013]第二分离室6产生的浓缩液经过第二循环泵9输送至第二加热室7,经第二加热室7壳程内高温蒸汽加热至过热状态后回到第二分离室6(对应管路Ⅰ)。由于第二分离室6中压力较小,过热状态的物料发生闪蒸,闪蒸产生的二次蒸汽经由第二蒸汽压缩机8回到第二加热室7壳程中,继续与低温物料换热(对应管路Ⅱ)。第二加热室7壳程中不凝气汇总后排空(对应管路Ⅲ),第二加热室7壳程中高温蒸汽换热后冷凝水,通过第二蒸馏水泵10 输送至后续工段(对应管路Ⅳ);
[0014]通过第一循环泵4可以使管路Ⅰ内液体(循环液/浓缩液)进入第二分离室 6。通过第二循环泵9可以使管路Ⅰ内液体(循环液/浓缩液)进入第一分离室1。通过第一蒸馏水泵5可以使管路Ⅳ内液体(蒸馏水)进入第二分离室6。通过第二蒸馏水泵10可以使管路Ⅳ内液体(蒸馏水)进入第一分离室1。
[0015]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在大大缩短了MVR蒸发系统开机时间,还能大为降低运营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设计一组循环液排空的管道、多套MVR蒸发系统之间设计一组不凝气对设备加热的管道。
[0017]2)本技术多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加速开机减少能量损失的循环液管道设计,高温循环液可以相互回收利用。
[0018]3)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加速开机的浓缩液管道设计,高温浓缩液可以相互利用。
[0019]4)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加速开机的蒸馏水管道设计,高温蒸馏水可以相互利用。
[0020]5)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加速开机减少能量损失的不凝气管道设
计,高温不凝气可以相互利用。
[0021]综上,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之间的高温循环液、高温浓缩液、高温蒸馏水以及高温不凝气可以分别进入各套MVR蒸发系统内,即可使能量回收又可加速MVR蒸发系统开机的工艺设计。本技术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开机的工艺设计,充分地发挥了多套MVR蒸发系统的协同作用,即可以大大缩短了MVR蒸发系统开机时间,亦可使运营成本大为降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包括第一分离室1、第一加热室2、第一蒸汽压缩机3、第一循环泵4、第一蒸馏水泵5、第二分离室 6、第二加热室7、第二蒸汽压缩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套MVR蒸发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离室(1)、第一加热室(2)、第一蒸汽压缩机(3)、第一循环泵(4)、第一蒸馏水泵(5)、第二分离室(6)、第二加热室(7)、第二蒸汽压缩机(8)、第二循环泵(9)和第二蒸馏水泵(10);所述第一分离室(1)底部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一循环泵(4)与第一加热室(2)冷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2)冷侧出口与第一分离室(1)循环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室(1)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压缩机(3)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压缩机(3)出口与第一加热室(2)热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2)不凝气出口与排空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室(2)冷凝水出口通过第一蒸馏水泵(5)与后续工段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6)底部循环液出口通过第二循环泵(9)与第二加热室(7)冷侧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室(7)冷侧出口与第二分离室(6)循环液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久王迎春邵岷刘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广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