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92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印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固定底板、卡合牵引部件和传送部件,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呈竖直状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并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依次间隔安装有印花机、第一烘干机、蒸化机和第二烘干机,所述卡合牵引部件设置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卡合牵引部件的输出端贯穿一个支撑板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传送部件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传送部件与卡合牵引部件相配合,减去布料印花转固色过程中人工往复搬运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印染设备
,特别是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数码喷墨印花已在数码纺织印花行业广泛应用。数码喷墨印花需要用到数码印花机,数码印花机在印花过程中,通过墨水喷射的方式进行打印和染色,期间无须直接接触物品,以此确保打印物品的完整,以此使物品不会因热量和压力而发生变形等现象。数码印花机利用电脑的直接输出打印方式,不用在前期做任何准备打印工作,既方便又快捷,当布料印花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固色处理,防止布料后期清洗时掉色,现有技术中印花和固色一般需要两种设备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布料往复搬运,影响工作效率,现亟需设计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布料印花和固色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提供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固定底板、卡合牵引部件和传送部件,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呈竖直状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间隔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并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依次间隔安装有印花机、第一烘干机、蒸化机和第二烘干机,所述印花机和第一烘干机与第一传送带相配合,所述蒸化机和第二烘干机与第二传送带相配合,所述卡合牵引部件设置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卡合牵引部件的输出端贯穿一个支撑板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传送部件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卡合牵引部件包括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气缸、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卡合柱、弹簧、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旋转滚筒,所述第一固定块呈凹型且其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气缸安装在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块并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卡合柱插接在另一个支撑板的一侧,并且卡合柱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安装在卡合柱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卡合柱上,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滚筒转动设置在卡合柱和第一电机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旋转滚筒,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与第二旋转滚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滚筒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传送部件包括下料组件和上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料组件对称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上料组件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
上料组件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之间,每个所述下料组件均包括导向块、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交错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并且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相邻的一端形成用于下料的下料口,所述导向块安装在第一传送杆的顶端。
[0007]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一旋转杆、第三固定块、两个第一伞齿、两个上升件和若干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与第一旋转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呈水平状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若干所述第四固定块沿第三固定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安装在第三固定块的底部,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若干第四固定块并与一个第一伞齿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伞齿套设在第一旋转杆上,并且另一个第一伞齿与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上升件对称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两个上升件分别与两个第一伞齿转动配合。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上升件均包括支撑杆、第五固定块、第二伞齿、第二旋转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上升杆、套管和弧形承托块,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部贯穿第三固定块并与第二伞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所述第一螺杆安装在第二旋转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杆安装在一个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固定块安装在支撑杆顶端的一侧,所述上升杆设置在第五固定块的底部,并且上升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和第五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和套管间隔套设在上升杆上,并且第二螺杆和套管均与上升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弧形承托块设置在支撑杆的一侧,并且弧形承托块与套管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杆与支撑杆之间形成用于承托第一旋转滚筒的凹槽,并且凹槽与弧形承托块相配合。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当第一旋转滚筒上的布料印花完成时,驱动气缸工作带动第一电机位移,同时拉动卡合柱,使得第一旋转滚筒沿第一传送杆的长度方向向下料口滑动,既而滑落至第二传送杆上,最后滑落至凹槽内,此时驱动第三电机工作,通过第一旋转杆带动第一伞齿转动,既而通过第一伞齿与第二伞齿相啮合带动第一螺杆转动,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带动第二螺杆和套管向上位移,既而通过弧形承托块带动第一旋转滚筒向上位移至第二传送带的输入端,使得第一旋转滚筒上的布料继续进行固色,减去了人工往复搬运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沿图2A

A线的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卡合牵引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传送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上升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固定底板,2

卡合牵引部件,21

第一牵引组件,211

第一电机,212

气缸,213

第一固定块,214

第二固定块,215

卡合柱,216

弹簧,217

第一限位块,218

第一旋转
滚筒,22

第二牵引组件,221

第二电机,222

第二旋转滚筒,3

传送部件,31

下料组件,311

导向块,312

第一传送杆,313

第二传送杆,314

下料口,32

上料组件,321

第三电机,322

第一旋转杆,323

第三固定块,324

第一伞齿,325

上升件,3251

支撑杆,3252

第五固定块,325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板(1)、卡合牵引部件(2)和传送部件(3),所述固定底板(1)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呈竖直状设置的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间隔安装有第一传送带(5)和第二传送带(6),并且两个支撑板(4)的顶部依次间隔安装有印花机(7)、第一烘干机(8)、蒸化机(9)和第二烘干机(10),所述印花机(7)和第一烘干机(8)与第一传送带(5)相配合,所述蒸化机(9)和第二烘干机(10)与第二传送带(6)相配合,所述卡合牵引部件(2)设置在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卡合牵引部件(2)的输出端贯穿一个支撑板(4)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4)之间,所述传送部件(3)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牵引部件(2)包括第一牵引组件(21)和第二牵引组件(22),所述第一牵引组件(21)包括第一电机(211)、气缸(212)、第一固定块(213)、第二固定块(214)、卡合柱(215)、弹簧(216)、第一限位块(217)和第一旋转滚筒(218),所述第一固定块(213)呈凹型且其安装在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气缸(212)安装在第一固定块(213)的一侧,所述气缸(21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块(213)并与第二固定块(2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1)安装在第二固定块(214)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1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4)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4)之间,所述卡合柱(215)插接在另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并且卡合柱(215)的一端贯穿支撑板(4)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217)安装在卡合柱(215)的另一端,所述弹簧(216)套设在卡合柱(215)上,并且弹簧(21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和第一限位块(2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滚筒(218)转动设置在卡合柱(215)和第一电机(211)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组件(22)包括第二电机(221)和第二旋转滚筒(222),所述第二电机(221)安装在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22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4)并与第二旋转滚筒(22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滚筒(22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板(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数码印花和烘干分区加工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3)包括下料组件(31)和上料组件(32),所述下料组件(3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料组件(31)对称设置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所述上料组件(32)安装在一个支撑板(4)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32)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4)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4)之间,每个所述下料组件(31)均包括导向块(311)、第一传送杆(312)和第二传送杆(313),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峰傅国柱周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润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