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72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熔断器技术领域的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包括上节绝缘管和下节绝缘管,上节绝缘管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的上端内外套接,上节绝缘管的上端和下节绝缘管的下端分别内嵌安装有上节双孔馈电端子和下节馈电端子,上节双孔馈电端子位于上节绝缘管内一端连接有保险丝,下节馈电端子的内部固定贯穿设有铜软线,铜软线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端子,保险丝的下端通过连接端子与铜软线的上端相连,下节馈电端子位于下节绝缘管内一端连接有弹出压簧,弹出压簧与上节绝缘管的下端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顾装置弹出安全性与减少人工安装复杂度设计,让安装人员免去单手作业双手分离操作的危险,负荷最终使用的实际应用需要。要。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熔断器
,具体为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10kV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均是采用拉簧或者是异型弹簧、弓型等弹簧作为弹出发力。虽然能解决熔断器熔断后能够立马弹出保证了上端和下端馈电的安全距离及熔断特性要求,但是在安装上却费很大的人工成本。特别是拉簧式的设计以及弓型弹簧类的设计,工作人员在安装时,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将设计了弹簧的端子固定在下端的馈电瓷瓶端子上,而上节需要较大的力气将弹簧压紧,然后再拧紧上节的馈电端子,若不小心,将会直接滑走击伤人的隐患。而另一方面,在弹出的下节内部,设计了软线,其在熔断器熔断后,直接由弹簧甩出,由于高速弹出,软线飞离套筒有存在软线甩伤瓷瓶和错搭其它端子的可能造成短路,造成隐患。
[0003]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包括上节绝缘管和下节绝缘管,所述上节绝缘管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的上端内外套接,所述上节绝缘管的上端和下节绝缘管的下端分别内嵌安装有上节双孔馈电端子和下节馈电端子,所述上节双孔馈电端子位于所述上节绝缘管内一端连接有保险丝,所述下节馈电端子的内部固定贯穿设有铜软线,所述铜软线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端子,所述保险丝的下端通过连接端子与所述铜软线的上端相连,所述下节馈电端子位于所述下节绝缘管内一端连接有弹出压簧,所述弹出压簧与所述上节绝缘管的下端相抵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上节绝缘管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的上端重合套接处沿径向贯穿设置有保险销。
[0007]优选的,所述上节双孔馈电端子位于所述上节绝缘管内一端连接有灭弧耐高温套管,所述灭弧耐高温套管罩设于所述保险丝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上节双孔馈电端子连接端嵌入所述上节绝缘管的上端后通过若干个周向阵列分布的上节螺钉锁紧固定,所述下节馈电端子连接端嵌入所述下节绝缘管的下端后通过若干个周向阵列分布的下节螺钉锁紧固定。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本技术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的上节绝缘管和下节绝缘管之间的内部设计了符合弹出标准力度的弹出压簧,当上节绝缘管内部的保险丝熔断后,弹出压簧以最快的速度让下节绝缘管脱离上节绝缘管形成安全距离,确保产品的弹出安全性。
[0011]本技术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的上节绝缘管和下节绝缘管之间
设计了保险销,安装人员在安装好上节绝缘管和固定了下节绝缘管后,确认安装完成后,则可以拔掉保险销,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正常的保险丝封装后,弹出压簧是产生了弹性形变、蓄能状态,为了防止这种弹性对保险丝的拉伸,因此通过保险销起了上下自由度的限制,防止运输等对保险管的影响,该保险销确保保险丝的物理性能。
[0012]本技术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的铜软线内置端张紧而外置端为柔性松弛状态,使得输出端子可自由调整位置后对准安装,相较于传统熔断器装置需要较大力气将弹簧压紧的操作方式,让安装人员免去单手作业双手分离操作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隐藏绝缘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
上节绝缘管,2

下节绝缘管,3

上节双孔馈电端子,4

下节馈电端子, 5

保险丝,6

铜软线,7

连接端子,8

输出端子,9

弹出压簧,10

保险销,11
‑ꢀ
灭弧耐高温套管,12

上节螺钉,13

下节螺钉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包括上节绝缘管1和下节绝缘管2,上节绝缘管1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2的上端内外套接,上节绝缘管1的上端和下节绝缘管2的下端分别内嵌安装有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和下节馈电端子4,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位于上节绝缘管1内一端连接有保险丝5,保险丝5由黄铜或者紫铜镀锡压合而成,下节馈电端子4的内部固定贯穿设有铜软线6,铜软线6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端子 8;
[0022]为了达到保险丝5熔断后实现安全弹出,下节馈电端子4位于下节绝缘管2内一端连接有弹出压簧9,弹出压簧9线径为2mm长度为150mm,弹出压簧9与上节绝缘管1的下端相抵接,当上节绝缘管1内部的保险丝5熔断后,弹出压簧9以最快的速度让下节端脱离上节端形成安全距离;
[0023]上节绝缘管1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2的上端重合套接处沿径向贯穿设置有保险销10,为了实现安装的方便性和防止自然条件或者弹性弓张对熔断器的延展,因此在上节绝
缘管1和下节绝缘管2之间设计了保险销10,安装人员在安装好上节绝缘管1和固定了下节绝缘管2后,确认安装完成后,则可以拔掉保险销10,拔掉保险销10后,由于内部的固定端是上节绝缘管1,为下盖,而弹出压簧9的上端直接顶压上节绝缘管1的底端,并且内部熔断器线路的保险丝5直接牵引下节馈电端子4,形成了弹簧弓张弹性形变发生状态,因此在当保险丝5熔断后,则下节绝缘管2可以迅速分离,形成安全距离;
[0024]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位于上节绝缘管1内一端连接有灭弧耐高温套管11,灭弧耐高温套管11罩设于保险丝5外侧,灭弧耐高温套管11的作用是使保险丝熔断后灭弧,以防止着火;
[0025]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和下节馈电端子4均由紫铜加工而成,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上连体了车值规格为M10的螺柱,在螺柱上设计了输出为两孔的黄铜端子,下节馈电端子4上设计了车值为M16的螺柱,M16的螺柱外部与下节绝缘管2下端螺接,内部贯穿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的新型高压电容器外熔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节绝缘管(1)和下节绝缘管(2),所述上节绝缘管(1)的下端与下节绝缘管(2)的上端内外套接,所述上节绝缘管(1)的上端和下节绝缘管(2)的下端分别内嵌安装有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和下节馈电端子(4),所述上节双孔馈电端子(3)位于所述上节绝缘管(1)内一端连接有保险丝(5),所述下节馈电端子(4)的内部固定贯穿设有铜软线(6),所述铜软线(6)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端子(8),所述保险丝(5)的下端通过连接端子(7)与所述铜软线(6)的上端相连,所述下节馈电端子(4)位于所述下节绝缘管(2)内一端连接有弹出压簧(9),所述弹出压簧(9)与所述上节绝缘管(1)的下端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严赵欢陈伟博黄云程张国灿刘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