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为具有成型部(1)的阳模,所述成型部(1)的上表面为成型模具面,所述成型模具面与受电弓平台内轮廓相一致,所述成型部(1)的底部为镂空结构(2),所述成型部(1)的底部周边设有边框(3),所述边框(3)设有位于所述成型部(1)两侧的上翘边缘(4),所述上翘边缘(4)的内侧圆滑过渡至所述成型部(1)。该模具在不采用碳纤维材料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接近碳纤维材料的收缩率,能有效控制碳纤维制品形变量,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是高铁、动车组等轨道车辆的受电弓平台的制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铁中,可用作高速列车的车身结构、内饰、方向盘或其它零部件,比起其它的列车材料,机械强度提高了35%,抗冲击强度提高了20%,可大幅减轻整量列车的重量,有利于行驶速度的进一步加快。
[0003]碳纤维这种性能优越的高新材料在高铁建设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对高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0004]一是实现高铁车身轻量化。碳纤维重量轻,密度仅1.78克/立方厘米,但它的强度比钢材要高7倍以上,大量使用碳纤维零部件,可以减少传统钢结构在高铁车身中所占的比重。高铁整体的超轻量化,有利于减少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直接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速度的提升。
[0005]二是增加了高铁运行的安全性。高铁的运行速度越快,对车体各部位的耐久性要求也越高。一般的高铁时速也都在200公里以上,这就需要有强耐受力的材料保障高铁的运行安全。碳纤维材料强度高达3600MPa,机械强度和抗冲击性相比普通材料分别提高35%和20%以上,整车强度理论上也比普通材料的车身至少强上20%
‑
30%,同时不惧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使用寿命长。
[0006]另外,高铁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跨越温差较大的地域,短时间内经历较大的温差需要保持零部件的零变形,这对普通材料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这对于碳纤维来说,则是其强项。
[0007]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既可以应用于列车内饰、受电弓和设备舱等非承载、次承载部件,也可以应用于车体、转向架这类主承载部件。受电弓是动车组从接触网接触导线上集取电流的一种受流装置,其通过绝缘子安装在动车组的车顶上,当受电弓升起时,其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直接接触,从接触网导线上集取电流,为动车组提供电源动力,受电弓平台是受电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体大部分构件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趋势之下,受电弓平台也逐渐开始采用碳纤维材料来进行制作。
[0008]由于受电弓平台的材质为碳纤维材料,因此,在制造碳纤维受电弓平台时,通常都会采用碳纤维模具,相较传统复合材料,碳纤维制模具收缩率几乎与碳纤维一致,更能有效控制碳纤维制品形变量。但是,碳纤维受电弓平台模具的制作成本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该模具在不采用碳纤维材料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接近碳纤维材料的收缩率,能有效控制碳纤维制品形变量,且制作成
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001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为具有成型部的阳模,所述成型部的上表面为成型模具面,所述成型模具面与受电弓平台内轮廓相一致,所述成型部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成型部的底部周边设有边框,所述边框设有位于所述成型部两侧的上翘边缘,所述上翘边缘的内侧圆滑过渡至所述成型部。
[0011]优选地,所述成型部呈凸台结构,所述成型模具面包括位于前侧的锥面、位于后部两侧的斜面、过渡连接所述锥面与斜面的过渡面、以及位于顶部的平面。
[0012]优选地,所述顶部的平面和/或斜面设有多个局部突起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局部突起结构呈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0014]优选地,所述过渡面之间的间距从所述锥面向所述斜面逐渐变大。
[0015]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面设计有凸棱。
[0016]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具面设置有反变形量部位,所述反变形量部位对应于受电弓平台的翻边处。
[0017]优选地,所述模具在边缘处设置有激光定位反射器安装孔。
[0018]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呈网格形状。
[0019]优选地,所述模具采用PU材料一体浇注成型。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受电弓平台的制备模具,在形状和结构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在改进之后,成型模具面与受电弓平台内轮廓相一致,且成型部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成型部的底部周边设有边框,边框设有位于所述成型部两侧的上翘边缘,上翘边缘的内侧圆滑过渡至成型部。这样,模具即使不采用碳纤维材料来进行制作,例如采用PU材料,也能获得接近碳纤维材料的收缩率,能有效控制碳纤维制品形变量,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在翻转180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成型部
ꢀꢀ
11.锥面
ꢀꢀ
12.斜面
ꢀꢀ
13.过渡面
ꢀꢀ
14.平面
ꢀꢀ
15.突起结构 2.镂空结构
ꢀꢀ
3.边框
ꢀꢀ
4.上翘边缘
ꢀꢀ
5.凸棱
ꢀꢀ
6.激光定位反射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说明书文字有对方向定义的部分,优先采用文字定义的方向,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7]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的结构示意
图;图2为图1所示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在翻转180度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受电弓平台的制备模具,为具有成型部1的阳模,其成型部1的上表面为成型模具面,成型模具面与受电弓平台内轮廓相一致,成型部1的底部为镂空结构2,成型部1的底部周边设有边框3,边框3设有位于成型部两侧的上翘边缘4,上翘边缘4的内侧圆滑过渡至成型部1。
[0029]在本实施例中,镂空结构2呈矩形网格形状,这些矩形网格由纵横交叉的筋板形成,采用镂空造型,可以降低模具重量,便于使用和运输。
[0030]具体地,成型部1呈凸台结构,其成型模具面主要由锥面11、斜面12、过渡面13、以及位于顶部的平面14组成,其中,锥面11位于成型部1的前侧,斜面12位于成型部1的后部两侧,过渡面13位于锥面11与斜面12之间,以过渡连接锥面11与斜面12。
[0031]过渡面13之间的间距从锥面11向斜面12逐渐变大,在俯视图上大体呈“V”字形,模具边框3的投影形状与之相一致,结合产品结构特点,顶部的平面14和斜面设有多个局部突起结构15,在这些突起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为具有成型部(1)的阳模,所述成型部(1)的上表面为成型模具面,所述成型模具面与受电弓平台内轮廓相一致,所述成型部(1)的底部为镂空结构(2),所述成型部(1)的底部周边设有边框(3),所述边框(3)设有位于所述成型部(1)两侧的上翘边缘(4),所述上翘边缘(4)的内侧圆滑过渡至所述成型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1)呈凸台结构,所述成型模具面包括位于前侧的锥面(11)、位于后部两侧的斜面(12)、过渡连接所述锥面(11)与斜面(12)的过渡面(13)、以及位于顶部的平面(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弓平台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的平面(14)和/或斜面(12)设有多个局部突起结构(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电弓平台制备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韶庆,顾春雷,苏超,付宇,仲崇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