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27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挂装置改善了磁头悬挂装置的承载梁的第一弯曲频率并且满足磁头悬挂装置所要求的震动特性。磁头悬挂装置包括绕着轴转动的支臂(5)、承载梁(3)和弯曲部分(7)。承载梁包括刚性部分(9)、弹性部分(11)和磁头(8)。刚性部分具有主体(23)和接合部(25)。接合部连接到由支臂支撑的弹性部分的第一端(13)。磁头用于写数据到盘中和从其中读数据并且放置在承载梁的前端以便从承载梁接收荷载。弯曲部分附在承载梁并且支撑磁头。轨道(33)沿刚性部分的主体的每一侧边形成并且在主体的厚度方向突起。弹性部分的第一端具有越过刚性部分的接合部向刚性部分的主体延伸的延伸部分(36)。延伸部分固定于刚性部分的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例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器中的硬盘驱动器磁头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挂装置包括承载梁、承载梁支撑的磁头和附在磁头上的滑动件。磁头悬挂装置具有震动特性,当施加震动时确定滑动件从硬盘表面上升起。磁头悬挂装置的震动特性取决于承载梁的重量。例如,第一磁头悬挂装置具有51μm的厚度(t)、7mm的长度(1L)以及由承载梁施加到磁头上2.5gf的克荷载的承载梁,而第二磁头悬挂装置具有30μm的厚度(t)、5.5mm的长度(1L)以及2.5gf的克荷载的承载梁。如果1ms时长(半波长1ms)的震动施加到这些磁头悬挂装置,第一磁头悬挂装置的滑动件以628G的加速度升起,而第二磁头悬挂装置的滑动件以1103G的加速度升起。为改进磁头悬挂装置的震动特性,该磁头悬挂装置的承载梁必需又薄又短并且有大的克荷载。图14是表示根据相关技术的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挂装置101的平面图。磁头悬挂装置101具有底座103、承载梁105和弯曲部分107。承载梁105具有刚性部分109和弹性部分111。刚性部分109具有主体113和附在弹性部分111未端的接合部115。刚性部分109的主体113的每一侧边装备从主体113表面突起的轨道117。图15是部分地表示硬盘驱动器的剖视图,其中安装图14磁头悬挂装置的。托架119有支臂121。磁头悬挂装置101的底座103例如通过锻造固定在支臂121之一。通过定位诸如音圈马达的马达123,托架119绕着轴125转动。托架119绕着轴125转动以移动磁头悬挂装置101的磁头127到硬盘129的目标磁道。当盘129高速转动时,磁头127逆着磁头悬挂装置101的克荷载从盘129的表面上稍微升起。为了改进磁头悬挂装置的震动特性,承载梁105的长度(1L)变短且变薄,因此减轻了承载梁105的重量。在实践中,支臂121振动。因此,承载梁105必需考虑支臂121的第一弯曲频率,也就是在第一弯曲模式中支臂121的谐振频率进行设计。第一弯曲频率在下文中称作“B1频率”。当确定承载梁105的B1频率时,考虑支臂121的B1频率是重要的。图16到18是表示在B1频率和安装在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支臂震动特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在这些图中,图16表示施加到支臂的滑动件升起的硬盘驱动器的震动的加速度,图17表示由于该施加的震动引起的在支臂前端出现的最大加速度,而图18表示由于该施加的震动引起的支臂最大位移。在图16到18的每张图中,横纵座标表示支臂的B1频率。在图16到17的每张图中,纵座标表示支臂的加速度。在图18中,纵座标表示支臂的位移。在每种情况下,该施加的震动加速度的大小是300G。该施加的震动的半波长的时长为2毫秒、1毫秒或0.4毫秒。在图16到18中可懂得,如曲线131A、131B、131C、133A、133B和133C所示的,如果支臂的B1频率高(例如1.5kHz),实质上在2毫秒或1毫秒时长的震动下支臂是不可移动的。另一方面,在0.4毫秒时长的震动下支臂不同地动作,如曲线135A、135B和135C所示的。这是因为即使支臂的B1频率高,支臂在0.4毫秒时长的震动下进行大的动作。附在这样支臂上的磁头悬挂装置必需跟随支臂动作。如果磁头悬挂装置的承载梁可以随着支臂振动,磁头悬挂装置的滑动件不会从盘的表面升起。另外必需考虑是磁头悬挂装置的偏离磁道特性。一般懂得,磁头悬挂装置的垂直刚性(或硬度)从不在偏离磁道方向上动作。在实践中,磁头悬挂装置发生轻微的扭曲,并且盘发生轻微的倾斜。由于这样的扭曲和倾斜,磁头悬挂装置的垂直刚性或B1频率影响磁头悬挂装置的偏离磁道特性。图19是表示B1频率为3.1kHz的磁头悬挂装置的偏离磁道特性的曲线图。在图19中,横坐标表示支臂的频率,而纵坐标表示偏离磁道位移。在图19的曲线图中,用连续线描绘的曲线代表以5400rpm旋转的2.5英寸盘上测量的磁头悬挂装置的偏离磁道特性,而用虚线描绘的曲线代表以7200rpm旋转的2.5英寸盘上测量的磁头悬挂装置的偏离磁道特性。在图19中,磁头悬挂装置具有3.1kHz的低B1频率,因此磁头悬挂装置的弯曲模式与支臂的弯曲模式重叠。结果,在3.0kHz和3.3kHz看到偏离磁道现象。为了避免偏离磁道现象,磁头悬挂装置承载梁的B1频率必需增加,从而磁头悬挂装置的弯曲模式将不会重叠支臂的弯曲模式。为了改善承载梁的B1频率,如图14所示的,沿刚性部分109的主体113的每个侧边形成轨道117是有效的。当磁头悬挂装置用于3.5英寸盘时,沿刚性部分109的主体113的每个侧边形成轨道117不是如此必需的,因为3.5英寸盘更强烈地需要高摇摆频率。当磁头悬挂装置用于2.5英寸盘时,实际上需要改善的震动特性。如果沿刚性部分109的主体113的每个侧边没有形成轨道117,承载梁的B1频率就太低以至于不能满足需要。图20和21说明根据相关技术的磁头悬挂装置的结构,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大承载梁105的B1频率。图20是表明磁头悬挂装置的第一面的平面视图,图21是部分地表示磁头悬挂装置的透视图。在图20和21中,与图14对应的部件用相同的标记表示。图20和21中的磁头悬挂装置101A包括彼此是整体的支臂121A和底座103A。磁头悬挂装置101A具有沿刚性部分109主体113的每个侧边形成的轨道117,以改进承载梁105的B1频率。刚性部分109具有连接于弹性部分111的接合部115。接合部115有边缘137。当从板状材料中切下多个刚性部分成为单个刚性部分109时,每个刚性部分109的边缘137做为从相邻边缘137上切下的部分。由此,沿接合部115的每个边缘137延伸轨道117是不可能的。这导致在轨道117和接合部115之间留下间隔139。没有轨道的间隔(blank)139阻止承载梁105增加其B1频率。对于上述的相关技术的细节,可以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6765759B2号和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09-28262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承载梁和在承载梁上形成的轨道的磁头悬挂装置,能够解决在每个轨道和承载梁的接合部之间留下间隔的问题,以得到需要的震动特性并增加承载梁的B1频率。为了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具有承载梁的磁头悬挂装置。承载梁包括刚性部分和弹性部分。刚性部分具有主体和连接于弹性部分第一未端的接合部。沿刚性部分的主体的每一侧边形成轨道。轨道在刚性部分的主体的厚度方向突起。弹性部分第一端具有越过刚性部分的接合部向刚性部分的主体延伸的延伸部分。弹性部分的延伸部分固定于刚性部分主体。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方面,弹性部分的第一端具有越过刚性部分的接合部向刚性部分的主体延伸并固定于刚性部分的主体的延伸部分。这个结构改善了承载梁的垂直刚性,提高了磁头悬挂装置的B1频率,并且满足磁头悬挂装置所需要的震动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例的磁头悬挂装置第一面的透视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头悬挂装置第二面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磁头悬挂装置第一面的平面视图;图4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磁头悬挂装置的承载梁的放大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承载梁的垂直刚性(或硬度)分布的曲线图;图6是显示具有在从20μm到35μm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挂装置,包括:底座,附在该硬盘驱动器的托架上并绕着该托架的轴转动;承载梁,包括:具有主体和接合部的刚性部分;具有附在该刚性部分的接合部的第一端和附在该底座的第二端的弹性部分;以及磁头,用于将数据写入放置于该硬盘驱动器中的盘中和从中读出数据,该磁头安排在该承载梁的前端并且从该承载梁接收荷载;附在该承载梁、支撑该磁头并且具有附在该磁头的读/写线的弯曲部分;沿该刚性部分主体的每一侧边缘形成的并且在该刚性部分主体的厚度方向突起的轨道;和从该弹性部分的第一端越过该刚性部分的接合部向该刚性部分的主体延伸并且固定于该刚性部分的主体的延伸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3-17 2005-0765311.一种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挂装置,包括底座,附在该硬盘驱动器的托架上并绕着该托架的轴转动;承载梁,包括具有主体和接合部的刚性部分;具有附在该刚性部分的接合部的第一端和附在该底座的第二端的弹性部分;以及磁头,用于将数据写入放置于该硬盘驱动器中的盘中和从中读出数据,该磁头安排在该承载梁的前端并且从该承载梁接收荷载;附在该承载梁、支撑该磁头并且具有附在该磁头的读/写线的弯曲部分;沿该刚性部分主体的每一侧边缘形成的并且在该刚性部分主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绵谷荣二半谷正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