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14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头悬架,具有包括刚性部件和挠曲件的负载梁。刚性部件和挠曲件固定于臂的背对磁盘的表面,这样,不用使臂侧上的挠曲件靠近磁盘便可使臂和负载梁之间的梯级最小化。该结构可防止挠曲件上的布线图案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安装在信息处理设备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
技术介绍
图26是表示用于硬盘驱动器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磁头悬架的透视图。磁头悬架201具有包括整合为一体的基座203和负载梁205的一体化结构以支撑挠曲件207。负载梁205包括刚性部件(或硬性部件)209和弹性部件(或折页)211。图27是表示安装有图26中磁头悬架201的硬盘驱动器的实例的部分剖视图。磁头悬架201的基座203通过例如模锻连接到臂215的硬盘侧表面。臂215连接到支架213上。支架213通过位置控制电机217例如音圈电机来绕主轴219转动。通过使支架213绕主轴219转动,磁头悬架201的磁头221在磁盘223上移动到目标轨径。当磁盘223以高速旋转时,磁头221克服由磁头悬架201作用于磁头221上的克载荷而从磁盘223表面稍抬起。近年来,便携式随身听等使用1英寸硬盘驱动器。为用于此类装备和便携式电话,小型化的硬盘驱动器例如0.85英寸和1英寸硬盘驱动器正在加紧研制。用于便携式电话等的小型化硬盘驱动器不但需要具有改善的环境稳定性、缓冲性能和低能耗还需要具有薄于其自身装置的厚度。根据图26和27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结构,臂215、负载梁205、挠曲件207和磁头221的厚度加起来等于磁盘223的厚度。从臂215到磁头221的总厚度难以减小,因此,不容易使硬盘驱动器变薄。臂215和负载梁205相对于磁盘223包括梯级。也就是,臂215的重心和负载梁205的重心相对于磁盘223存在差值。由于该差值,臂215易产生扭转运动且受限于冲击特性。臂215和负载梁205之间的梯级必须减小。然而,减小臂215和负载梁205之间的梯级导致使挠曲件207靠近磁盘223,特别是在臂215一侧。上述现有技术在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出版物No.09-282624中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小型化硬盘驱动器的问题,即不将挠曲件靠近磁盘就不能减小臂和负载梁之间的梯级。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头悬架,具有包括刚性部件和挠曲件的负载梁。刚性部件和挠曲件固定于臂的背对磁盘的表面,这样,不用使臂侧上的挠曲件靠近磁盘便可使臂和负载梁之间的梯级最小化。该结构可防止挠曲件上的布线图案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通过负载梁看到的具有布线图案的磁头悬架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简化透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臂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挠曲件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改进型的臂的透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简化透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部分侧剖视图。图9是表示磁头悬架的刚性部件厚度、弹性部件厚度和冲击特性之间关系的列表。图10是根据图9列表的曲线图。图11是表示刚性部件的宽度和具有不同厚度的负载梁上测量的克载荷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2是表示刚性部件的宽度和具有不同长度的负载梁上测量的克载荷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3是表示负载梁厚度和抬起程度(G抬起)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简化透视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简化透视图。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负载梁的垂直刚度(硬度)分布的曲线图。图17是表示具有在从20μm到35μm内的四种不同厚度的负载梁的第一弯曲模式频率(B1频率)和静态冲击特性的列表。图18是表示图17中负载梁的冲击特性的曲线图。图19是表示图17中负载梁的B1频率的曲线图。图20A是表示磁头悬架的解析模式。图20B是根据图20A中模式的振动模式。图21是表示基于图20A和20B中模式的增益(gain)和“Klb/Ksp”的增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22是表示臂的B1频率、负载梁的B1频率和滑动头的抬起加速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23是表示滑动头的抬起、所施加的冲击大小和支撑滑动头的负载梁的B1频率之间关系的列表。图24是表示包括总B1频率3.6kHz的臂的磁头悬架的脱轨特性的曲线图。图25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包括总B1频率3.1kHz的臂的磁头悬架的脱轨特性的曲线图。图26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磁头悬架的透视图。图27是表示安装有图26中磁头悬架的硬盘驱动器的实例的部分剖视图。图28-30分别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磁头悬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在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头悬架。各实施例在刚性部件和挠曲件的设置上均有创新,以不用使臂侧上的挠曲件靠近磁盘便可使臂和负载梁之间的梯级最小。第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到图5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图1是表示通过负载梁看的具有布线图案的磁头悬架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磁头悬架的简化透视图,图3是表示磁头悬架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磁头悬架的臂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磁头悬架的挠曲件的剖视图。在图1到图3中,磁头悬架1包括负载梁(LB)3、臂5和挠曲件7。磁头悬架1用于例如0.85英寸和1英寸硬盘驱动器。负载梁3由例如无磁性SUS304(日本工业标准)不锈钢制成并具有约30μm的厚度(tL)。负载梁3向磁头9施加载荷(克载荷),磁头9向磁盘写数据并从磁盘读数据。在该说明书中,“磁盘”是设置在硬盘驱动器中的储存介质且数据经磁头悬架写到磁盘上并从磁盘读取。负载梁3包括刚性部件(硬性部件)11和弹性部件(折页)13。从前端延伸到其基端的刚性部件11的通常较窄。刚性部件11的前端具有加载/卸载凸部15。在前端附近,刚性部件11具有高度约50μm(hDH)的凹部17。各侧边在刚性部件11的纵向上皆具有通过在刚性部件11的滑动方向上使侧边缘弯曲而形成的加强轨19。各轨19皆朝向磁盘。轨19自刚性部件11的背对磁盘的表面21的高度(hR)为约200μm。背对磁盘的表面21是背对磁盘定向的刚性部件11的表面。换言之,背对磁盘表面21与朝向磁盘的刚性部件11的磁盘侧表面69相反。弹性部件13与刚性部件11整合为一体。弹性部件13包括从刚性部件11的基端两侧在纵向上延伸的两个分支23和25。弹性部件13的厚度(ts)与刚性部件11的厚度相同,也就是,约30μm。分支23和25分别具有侧边缘24和26。侧边缘24和26在片状材料被切割成多个负载梁3时沿其切出。通过该构造,轨19可刚好延伸到弹性部件13之前,从而在轨19和弹性部件13之间不产生空缺。这就增强了负载梁3的第一弯曲模式频率(B1频率)和冲击特性。在图1到图4中,臂5包括一体化的基座27以作为基体。就是说,基座27是臂5侧面的元件。基座27可以独立于臂5且也可以通过例如模锻连接到臂5上。如果基座27独立于臂5,则基座27可以与负载梁3集成为一体。臂5具有约200μm的厚度(tA)。臂5具有将被固定于硬盘驱动器的支架上的孔29,这样,臂5便可绕主轴转动。在图4中,基座27的背对磁盘的表面31具有凹槽33以容纳布线图案47(将在后面说明)。背对磁盘的表面31朝向磁盘相背侧的基座27的表面。换言之,背对磁盘的表面31与朝向磁盘的臂5的磁盘侧表面77相反。凹槽33通过压制、机加工、蚀刻等形成且具有约30μm的深度(hD)。凹槽33在沿背对磁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包括:臂,连接于硬盘驱动器的支架并绕主轴转动;负载梁,包括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向设在负载梁前端的磁头施加载荷,磁头从设在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读写数据,刚性部件的基端连接于由臂支撑的弹性部件;挠 曲件,具有连接于磁头的读/写布线图案,挠曲件支撑磁头并固定于朝向磁盘的刚性部件表面;挠曲件和弹性部件固定于背对磁盘的臂表面,互为一体或互相独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3-30 2005-0995691.一种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包括臂,连接于硬盘驱动器的支架并绕主轴转动;负载梁,包括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向设在负载梁前端的磁头施加载荷,磁头从设在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读写数据,刚性部件的基端连接于由臂支撑的弹性部件;挠曲件,具有连接于磁头的读/写布线图案,挠曲件支撑磁头并固定于朝向磁盘的刚性部件表面;挠曲件和弹性部件固定于背对磁盘的臂表面,互为一体或互相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悬架,还包括加强轨,沿刚性部件的各侧边缘通过将侧边缘朝磁盘箱状弯曲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挠曲件包括布线图案和其上形成有布线图案的基层;并且布线图案设置在挠曲件的基层和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挠曲件包括布线图案和其上形成有布线图案的基层;并且布线图案设置在挠曲件的基层和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互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互为一体。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互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互为一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挠曲件包括布线图案和其上形成有布线图案的基层;并且挠曲件的基层包含弹性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挠曲件包括布线图案和其上形成有布线图案的基层;并且挠曲件的基层包含弹性部件。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布线图案设置在挠曲件的基层和臂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布线图案设置在挠曲件的基层和臂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臂中形成有凹槽以接收布线图案。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臂中形成有凹槽以接收布线图案。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臂中形成有凹槽以接收布线图案。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头悬架,其中臂中形成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半谷正夫绵谷荣二高寺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