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624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制内水基相和油基相,乳化聚合,配制外水基相,乳化聚合以及后处理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反相聚合工艺和内外两相聚合方式,首先制备了高抗盐自组装聚合物,再通过链增长剂接枝了大分子单体,形成具有极强刚性的分子结构,而且通过后处理降低了使用时二价铁离子对稠化剂的降解影响,所制得的超分子结构使聚合物不仅具有高抗盐特性,而且具有较强的抵抗自由基能力,使聚合物具有极强的抗降解特性。使聚合物具有极强的抗降解特性。使聚合物具有极强的抗降解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大部分油田的石油开采逐渐进入到中后期,为了达到更高的增产效果,通常采用压裂增产措施,当油田的采收液进展到高含水阶段时,随着油污水的排量大幅提高,使得清水逐渐供应不足。为了节约配注清水, 同时减少污水排放, 各大油田普遍采用掺用回注水的压裂工艺。回注水的矿化度、细菌含量、溶解氧、还原性离子等均会引起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降低。其中, 具有还原性的Fe
2+
离子会大大降低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尤其是Fe
2+
离子质量浓度达到3mg/L时就会造成压裂液溶液粘度的急剧降低, 同时降低压裂液的长期稳定性。
[0003]有人曾提出Fe
2+
是导致污水稳定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还有人通过试验研究,认为阳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稳定性的影响顺序为Fe
2+
>Fe
3+
>Mg
2+ (Ca
2+
) >Na
+ (K
+
)。还有人研究发现,Fe
2+
是引起溶液粘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并建议配制污水中Fe
2+
浓度低于0.2mg/L。目前虽然在现有技术中确定了Fe
2+
对聚合物粘度所产生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丙烯酰胺为原料,并包括如下步骤:(1)内水基相的制备以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强度单体、自组装单体、稳定剂和水为原料,制得内水基相;(2)油基相的制备以白油、乳化剂和成膜助剂为原料,制备得到油基相:(3)内相乳化聚合产物的制备向混料釜中依次加入所述内水基相、油基相以及氧化剂并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转入反应釜中,通氮气除氧,然后加入引发量的第一还原剂引发聚合反应,制得内相乳化聚合产物;(4)外水基相的制备以强度单体、大分子单体、结构调节剂、链增长剂和水为原料,制得外水基相;5)外相聚合产物的制备在步骤(3)中制得的内相乳化聚合产物中加入步骤(4)中制得的外水基相,然后加入引发量的第二还原剂引发聚合反应,制得外相聚合产物;6)后处理利用自由基消耗剂、终止剂和转相剂对步骤(5)制得的外相聚合产物进行处理,制
得所述压裂液稠化剂。
[000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丙烯酰胺10至5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00至200,强度单体200至300,自组装单体0.5至3,稳定剂5至10,水170至300;步骤(2)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白油200至300,乳化剂10至20,成膜助剂3至8;步骤(3)的氧化剂的用量为0.18至0.22重量份;步骤(4)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强度单体50至100,大分子单体20至50,结构调节剂0.1至1,链增长剂1至3,水50至100;和/或步骤(6)所述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自由基消耗剂0.5至1,终止剂0.2至1,转相剂25至30。
[0006]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强度单体选自4

丙烯酰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乙撑脲、乙烯基苯磺酸和烯丙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自组装单体选自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as: 1996

88

9)、2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as: 2144

53

8)和4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酸(cas: 69260

39

5)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
[0007]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选自斯盘60、斯盘80和斯盘83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成膜助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甲醚和3

乙氧基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8]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和/或在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还原剂和/或在步骤(5)中所述的第二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
[0009]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强度单体选自4

丙烯酰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乙撑脲、乙烯基苯磺酸和烯丙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大分子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cas:5577

72

0)和乙烯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cas:5356

84

3)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结构调节剂选自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cas:26570

48

9)、二乙烯基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链增长剂选自1,4

丁二醇、二甘醇和二乙氨基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由基消耗剂选自还原性谷光甘肽、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终止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和/或所述转相剂选自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10(例如山东开普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310,cas:9043

30

5)和脂肪醇乙氧基化物23E7 (例如沙索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23E7,cas:160901

19

9)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1]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通过pH调节剂将所述内水基相的pH值调节为6.0至7.0;和/或在步骤(4)中,通过pH调节剂将所述外水基相的pH值调节为6.0至7.0。
[0012]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在混料釜中依次加入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强度单体、自组装单体、稳定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将pH值调节至6.0~7.0,制得所述内水基相;步骤(2)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向混料釜中依次加入白油、乳化剂和成膜助剂并混合均匀,制得所述油基相;步骤(3)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向混料釜中依次加入所述内水基相、油基相以及氧化剂,以3000至60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高速搅拌0.5至1.5小时,然后转入反应釜中,通氮气除氧25至35分钟,在以100至2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低速搅拌的同时,泵入第一还原剂引发聚合反应,制得所述内相乳化聚合产物;其
中,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被控制为28至32℃,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丙烯酰胺为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内水基相的制备以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强度单体、自组装单体、稳定剂和水为原料,制得内水基相;(2)油基相的制备以白油、乳化剂和成膜助剂为原料,制备得到油基相:(3)内相乳化聚合产物的制备向混料釜中依次加入所述内水基相、油基相以及氧化剂并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转入反应釜中,通氮气除氧,然后加入引发量的第一还原剂引发聚合反应,制得内相乳化聚合产物;(4)外水基相的制备以强度单体、大分子单体、结构调节剂、链增长剂和水为原料,制得外水基相;(5)外相聚合产物的制备在步骤(3)中制得的内相乳化聚合产物中加入步骤(4)中制得的外水基相,然后加入引发量的第二还原剂引发聚合反应,制得外相聚合产物;(6)后处理利用自由基消耗剂、终止剂和转相剂对步骤(5)制得的外相聚合产物进行处理,制得所述压裂液稠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丙烯酰胺10至50,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100至200,强度单体200至300,自组装单体0.5至3,稳定剂5至10,水170至300;步骤(2)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白油200至300,乳化剂10至20,成膜助剂3至8;步骤(3)的氧化剂的用量为0.18至0.22重量份;步骤(4)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强度单体50至100,大分子单体20至50,结构调节剂0.1至1,链增长剂1至3,水50至100;步骤(6)所述的原料以重量份计的用量如下:自由基消耗剂0.5至1,终止剂0.2至1,转相剂25至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强度单体选自4

丙烯酰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乙撑脲、乙烯基苯磺酸和烯丙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自组装单体选自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

(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4

[2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选自斯盘60、斯盘80和斯盘83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成膜助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甲醚和3

乙氧基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和/或在步骤(3)中所述的第一还原剂和/或在步骤(5)中所述的第二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敏杰孙建波许永升于庆华荣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