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09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包括与设备端连接的两根垂直布置的屏蔽绞线,两根屏蔽绞线下部的外部套设有非磁性钢管,屏蔽绞线的下端穿过非磁性钢管后均连接有垂直接地电极,非磁性钢管的顶端处设有与屏蔽绞线连接的接地铜网,接地铜网上方的其中一个屏蔽绞线通过导线连接有高电压隔离器,高电压隔离器与建筑物钢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非磁性钢管与高电压隔离器组成能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效果,同时利用接地铜网在结构上的特殊性,通过屏蔽绞线的导电性,降低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高能电磁脉冲核心试验设备的接地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定性定量研究高能电磁脉冲(HEMP)对下接地体冲击特性。以此来彻底解决以往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任务中经常发生的跳闸、掉电、试验数据干扰出错等故障,填补我国在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接地方面的技术空白,为全军高频、高能电磁脉冲设备的接地提供设计范本和指导性建设意见。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当大地中有电流泄放、耗散时,脉冲电流在大地中的分布与常规的直流电流、工频电流泄放时对设备的安全性。
[0004]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包括与设备端连接的两根垂直布置的屏蔽绞线,两根屏蔽绞线下部的外部套设有非磁性钢管,屏蔽绞线的下端穿过非磁性钢管后均连接有垂直接地电极,非磁性钢管的顶端处设有与屏蔽绞线连接的接地铜网,接地铜网上方的其中一个屏蔽绞线通过导线连接有高电压隔离器,高电压隔离器与建筑物钢筋连接。
[0005]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非磁性钢管的内部填充有硅胶。
[0006]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接地铜网包括同心布置的第一铜环、第二铜环、第三铜环和第四铜环,第一铜环与第四铜环之间连接有多个长筋和多个短筋,长筋和短筋均与第二铜环和第三铜环连接,长筋的内端均与屏蔽绞线连接。
[0007]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第一铜环的直径为1m,第二铜环的直径为1.5m,第三铜环的直径为2m,第四铜环的直径为2.5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非磁性钢管与高电压隔离器组成能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效果,同时利用接地铜网在结构上的特殊性,通过屏蔽绞线的导电性,降低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中
接地铜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
[0012]1、设备端;2、屏蔽绞线;3、非磁性钢管;4、垂直接地电极;5、接地铜网;51、第一铜环;52、第二铜环;53、第三铜环;54、第四铜环;55、长筋;56、短筋;6、高电压隔离器;7、建筑物钢筋;8、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4]如图1

2所示,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包括与设备端1连接的两根垂直布置的屏蔽绞线2,两根屏蔽绞线2下部的外部套设有非磁性钢管3,屏蔽绞线2的下端穿过非磁性钢管3后均连接有垂直接地电极4,非磁性钢管3的顶端处设有与屏蔽绞线2连接的接地铜网5,接地铜网5上方的其中一个屏蔽绞线2通过导线连接有高电压隔离器6,高电压隔离器6与建筑物钢筋7连接。
[0015]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非磁性钢管3的内部填充有硅胶8。
[0016]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接地铜网5包括同心布置的第一铜环51、第二铜环52、第三铜环53和第四铜环54,第一铜环51与第四铜环54之间连接有多个长筋55和多个短筋56,长筋55和短筋56均与第二铜环52和第三铜环53连接,长筋55的内端均与屏蔽绞线2连接。
[0017]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所述第一铜环51的直径为1m,第二铜环52的直径为1.5m,第三铜环53的直径为2m,第四铜环54的直径为2.5m。
[0018]本技术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在具体加工时,将屏蔽绞线作为引上线连接地下接地网与地面设备之间的导体,屏蔽绞线穿过非磁性钢管,采用硅胶将非磁性钢管填充密实,将屏蔽绞线下端连接垂直接地极。为了避免人工接地网与建筑物接地有串联,在接地铜网上方的其中一个屏蔽绞线上安装1组高电压隔离器并与建筑物钢筋相连接。在非磁性钢管顶端外围布置4圈同心布置的铜环,铜环的直径由内到外依次为1m、1.5m、2m、2.5m,每圈接地铜环相连接可将大电流冲击瞬间泄流。整个布置过程就解决了设备在运行采集数据时来自外部电荷的干扰和在试验时对大电流冲击的瞬间泄放。通过非磁性钢管、高电压隔离器及接地铜网的组成来能够降低在大电流冲击的环境下对设备的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包括与设备端(1)连接的两根垂直布置的屏蔽绞线(2),其特征在于:两根屏蔽绞线(2)下部的外部套设有非磁性钢管(3),屏蔽绞线(2)的下端穿过非磁性钢管(3)后均连接有垂直接地电极(4),非磁性钢管(3)的顶端处设有与屏蔽绞线(2)连接的接地铜网(5),接地铜网(5)上方的其中一个屏蔽绞线(2)通过导线连接有高电压隔离器(6),高电压隔离器(6)与建筑物钢筋(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磁性钢管(3)的内部填充有硅胶(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帅部绍清任楠张林周平吕军平颜林姝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