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297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包括:前级保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保护单元包括与电源输入端S1连接的穿心电容C1,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感L1和高压放电管GAS,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滤波单元,所述的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2,所述的电感L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2,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3,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后级保护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滤波单元结构上的特殊性,降低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高能电磁脉冲核心试验设备的接地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定性定量研究高能电磁脉冲(HEMP)对雷电流下接地体冲击特性。以此来彻底解决以往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任务中经常发生的跳闸、掉电、试验数据干扰出错等故障,填补我国在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接地方面的技术空白,为全军高频、高能电磁脉冲设备的接地提供设计范本和指导性建设意见。因此急需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能够有效保证当大地中有电流泄放、耗散、脉冲电流、以及直流电流、工频电流泄放时对设备的安全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包括:
[0005]前级保护单元;
[000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保护单元包括与电源输入端S1连接的穿心电容C1,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感L1和高压放电管GAS,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滤波单元,所述的滤波单元包括电感L2,所述的电感L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2,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3,所述的电容C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后级保护单元。
[0007]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高压放电管GAS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
[0008]上述结构中,所述的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接地。
[0009]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后级保护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放电二极管TUS1和放电二极管TUS2,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还连接有电源输出端S2。
[0010]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2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结构设计合理,前级保护单元的电容和高压放电管与滤波单元能够将雷电流和杂散电流削减,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效果,同时利用滤波单元结构上的特殊性,降低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3]图中:
[0014]1、前级保护单元;2、滤波单元;3、后级保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包括:
[0017]前级保护单元1;
[00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保护单元包括与电源输入端S1连接的穿心电容C1,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感L1和高压放电管GAS,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滤波单元2,所述的滤波单元2包括电感L2,所述的电感L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2,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3,所述的电容C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后级保护单元3。
[0019]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高压放电管GAS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
[0020]上述结构中,所述的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接地。
[0021]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后级保护单元3包括串联连接的放电二极管TUS1和放电二极管TUS2,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还连接有电源输出端S2。
[0022]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放电二极管TUS2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
[0023]本技术的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所述的前级保护单元由穿心电容C1、高压放电管GAS与电感L1构成,将雷电流或大电流尖脉冲削减成平缓脉冲。再经过滤波单元,滤波单元由电容C2、C3和电感L2构成,进而将平缓脉冲和杂散电流过滤,将脉冲电流缓解降低。最后再经过后级保护单元中的放电二极管TUS1和放电二极管TUS2将大脉冲放电变为窄脉冲,完全降低杂散电流。
[0024]本技术的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适用于雷电流冲击下经过建筑物接地时对设备专用测试接地强电磁干扰环境的抗干扰隔离接地装置,包括建筑物端连接专用测试接地网。雷电流经过高压隔离装饰时,先经过前级保护单元,将雷电流尖峰电流削减后,经过滤波单元时将削减的雷电流和杂散电流过滤后,再通过放电二极管将残留的电流泄放。
[0025]本技术的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所述前级保护单元中穿心电容C1,其规格为200A;高压放电管GAS的规格为8/20
µ
s 10KA、1.2/50
µ
s、30KA,前级保护单元的电容和高压放电管与滤波单元能够将雷电流和杂散电流削减,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效果,同时利用滤波单元结构上的特殊性,降低大功率、窄脉冲试验设备入地电流泄放和抗入地电流电磁干扰,对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地系统的抗干扰隔离器,包括:前级保护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级保护单元(1)包括与电源输入端S1连接的穿心电容C1,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底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的穿心电容C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感L1和高压放电管GAS,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滤波单元(2),所述的滤波单元(2)包括电感L2,所述的电感L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2,电容C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容C3,所述的电容C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容C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电感L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后级保护单元(3)。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帅任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