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581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其可流畅地形成具有负载梁和形成于负载梁上的轨,以实现所需冲击特性并解决磁头悬架因轨的纵向弯曲而产生的扭转问题。包括: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制造步骤,该步骤包括用于形成板状框架的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和通过弯起成形边缘而形成轨的轨形成步骤,其中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形成了刚性部件,该刚性部件包括用于轨的形成的成形边缘和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弯曲部的可变形部分;形成连续地提供弹性构件的弹性构件链状产品制造步骤;形成挠曲件的制造步骤;形成基座的制造步骤;层叠和接合步骤,其层叠并接合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弹性构件链状产品、基座和挠曲件以形成层叠组;切割步骤,其从层叠组切割及分离各磁头悬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在信息或数据处理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中的硬盘驱动器(HDD)的。
技术介绍
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包括负载梁、由负载梁支撑的磁头和连接到磁头上的滑动头。磁头悬架具有确定在施加冲击时滑动头从硬盘表面抬起的冲击特性。磁头悬架的冲击特性取决于负载梁的重量。例如,第一磁头悬架具有厚度(t)为51μm、长度(1L)为7mm的负载梁,且由负载梁施加于磁头上的克载荷为2.5gf,第二磁头悬架具有厚度(t)为30μm、长度(1L)为5.5mm的负载梁,且克载荷为2.5gf。如果向磁头悬架施加持续1毫秒(msec)(半波长中的1msec)的冲击,则第一磁头悬架的滑动头以628G的加速度抬起且第二磁头悬架的滑动头以1103G的加速度抬起。从这些实例可知,为改善磁头悬架的冲击特性,磁头悬架的负载梁必须薄且短而且还必须具有大的克载荷。图19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101的俯视图。磁头悬架101具有包括基板103、负载梁105以及挠曲件107。负载梁105具有刚性部件(硬性部件)109和弹性部件(折页)111。刚性部件109的每侧边缘均提供有从刚性部件109的表面弯起的轨113。图20是部分地表示安装有图19中磁头悬架的硬盘驱动器的剖视图。支架115具有臂117。磁头悬架101的基板103通过例如模锻连接到一个臂117上。支架115通过位置控制电机118例如音圈电机来绕主轴119转动。通过使支架115绕主轴119转动以使磁头悬架101的磁头121在磁盘123上移动到一目标轨道。为改善磁头悬架101的冲击特性,使负载梁105的长度(1L)缩短且变薄,从而减小负载梁105的重量。实际上,臂117振动。因此,负载梁105必须考虑臂117的第一弯曲频率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臂117在第一弯曲模式下的共振频率。第一弯曲频率在后面被称为“B1频率”。当确定用于负载梁105的B1频率时考虑臂117的B1频率很重要。图21到图23是表示安装于2.5英寸硬盘驱动器中的臂的B1频率和冲击特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在图中,图21表示当滑动头抬起时作用于硬盘驱动器上的冲击的加速度特征,图22表示因作用的冲击而产生于臂前端的最大加速度,图23表示臂因作用的冲击而产生的最大位移。在图21到图23的每个中,横坐标表示臂的B1频率。在图21和图22中,纵坐标表示臂的加速度。在图23中,纵坐标表示臂的位移。所作用冲击的加速度大小在每种情况下皆为300G。所作用冲击的半波长持续时间为2msec、1msec和0.4msec。从图21到图23可知,如果臂的B1频率如曲线125A、125B、125C、127A、127B和127C所示般高(例如,1.5kHz),则臂在持续2msec或者1msec的冲击下基本上不动。另一方面,如果臂的B1频率如曲线129A、129B和129C所示,则臂不同程度地在持续0.4msec的冲击下运动。这是因为,即使臂的B1频率高,臂相对于持续0.4msec的冲击也会进行很大的运动。连接到该臂上的磁头悬架必定随臂而运动。如果磁头悬架的负载梁可跟随臂的振动,则磁头悬架的滑动头将不会从磁盘的表面抬起。对磁头悬架的另一考虑是偏离轨道(off-track)特性。基本上可知磁头悬架的竖直刚度(硬度)与磁头悬架的偏离轨道特性无关。实际上,磁头悬架包括轻微扭转,磁盘有轻微倾斜。由于该扭转和倾斜,磁头悬架的B1频率或竖直刚度影响磁头悬架的偏离轨道特性。图24是表示B1频率为3.1kHz的磁头悬架的偏离轨道特性的曲线图。在图24中,横坐标表示臂的频率,纵坐标表示偏离轨道位移。在图24的曲线图中,用连续实线描绘的曲线表示在以5400rpm转速旋转的2.5英寸磁盘上测量的磁头悬架的偏离轨道特性,用虚线描绘的曲线表示在以7200rpm转速旋转的2.5英寸磁盘上测量的磁头悬架的偏离轨道特性。在图24中,磁头悬架具有3.1kHz的低B1频率,因此,磁头悬架的弯曲模式与臂的弯曲模式重叠。结果,在3.0kHz和3.3kHz处观察到偏离轨道现象。为避免偏离轨道现象,磁头悬架的负载梁的B1频率必须增加以使磁头悬架的弯曲模式不与臂的弯曲模式重叠。为增加负载梁的B1频率,如图19所示般沿刚性部件109的每侧边缘连续地形成轨113是有效的。对于具有图25所示构造的负载梁,难以形成沿刚性部件109A整个长度的连续轨。图25是表示磁头悬架的透视图。图25中与图19对应的部件用相同参考标记加“A”表示。为改善负载梁105A的竖直刚度(硬度),图25的磁头悬架101A在负载梁105A的刚性部件109A上具有轨113A。刚性部件109A的基端具有较宽部分131。较宽部分131具有向弹性部件131A逐渐变宽的梯形形状。较宽部分131没有轨。图25的磁头悬架101A用于3.5英寸硬盘,其对改善冲击特性要求较小,但对高摇动频率要求很高。为实现较高的摇动频率,刚性部件109A设有较宽部分131。并不是强烈需要该磁头悬架将轨113A延伸到较宽部分131。用于2.5英寸硬盘驱动器的磁头悬架需要具有改善的冲击特性。图25中在较宽部分131上没有轨的结构展示了用于负载梁105A的低B1频率,几乎不能满足所需的冲击特性。为满足所需冲击特性,图26中所示结构可从图25中结构得出。图26是表示磁头悬架101B的透视图。图26中与图25中部件相对应的部件用相同参考标记加“B”以取代“A”来表示。图26中磁头悬架101B连续地从刚性部件109B前端到较宽部分131B端部形成了轨113B。该构造可改善负载梁105B的B1频率以满足所需的冲击特性并改善摇动频率。从刚性部件109B前端到较宽部分131B端部连续地形成的轨113B包括每个轨113B的中间部件处的纵向弯曲部133。当通过弯曲包括较宽部分131B的刚性部件109B来形成轨113B时,轨113B可以在纵向弯曲部133处变形以扭转刚性部件109B。刚性部件109B的扭转使磁头悬架101B的偏离轨道特性变差。上述现有技术的详情可参照美国专利出版物No.6765759B2和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No.09-28262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其可流畅地形成具有负载梁和形成于负载梁上的轨的磁头悬架,以实现所需冲击特性并解决磁头悬架因轨的纵向弯曲而产生的扭转问题。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最大特征是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其形成用于刚性部件形成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成形边缘以用于轨形成,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弯曲部形成可变形部分;轨形成步骤,其通过弯起成形边缘来形成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具有负载梁和形成于负载梁上的轨的。该方法包括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其形成用于刚性部件形成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成形边缘以用于轨形成,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弯曲部形成可变形部分;轨形成步骤,其通过弯起成形边缘来形成轨。因此,其能可靠地提供具有负载梁和形成于负载梁上的轨的磁头悬架,且通过解决磁头悬架的扭转问题来实现所需冲击特性和偏离轨道特性并改善负载梁的纵向刚度以增加B1频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磁头悬架的背对磁盘侧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磁头悬架的磁盘侧俯视图。图3A是部分地表示图1中磁头悬架的放大透视图。图3B是沿图1中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所述磁头悬架包括:基座,其连接到硬盘驱动器的支架上并绕一主轴转动;负载梁,其包括刚性部件和与该刚性部件分离的弹性部件以在磁头上施加载荷,该磁头安装于负载梁的前端以向安装于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写入数据并从其读取数据;挠曲件,其被连接到负载梁上并支撑磁头,且该挠曲件具有连接到磁头上的读/写导线图;轨,其通过弯曲刚性部件的每个侧边缘来形成,所述轨沿刚性部件的厚度方向弯起并从刚性部件的前端向基端连续形成,所述方法包括: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其形成用于形成刚性部件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用于轨的形成的成形边缘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曲线形成的可变形部分;以及轨形成步骤,其通过弯起成形边缘而形成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5-9 2005-1365571.一种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所述磁头悬架包括基座,其连接到硬盘驱动器的支架上并绕一主轴转动;负载梁,其包括刚性部件和与该刚性部件分离的弹性部件以在磁头上施加载荷,该磁头安装于负载梁的前端以向安装于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写入数据并从其读取数据;挠曲件,其被连接到负载梁上并支撑磁头,且该挠曲件具有连接到磁头上的读/写导线图;轨,其通过弯曲刚性部件的每个侧边缘来形成,所述轨沿刚性部件的厚度方向弯起并从刚性部件的前端向基端连续形成,所述方法包括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其形成用于形成刚性部件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用于轨的形成的成形边缘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曲线形成的可变形部分;以及轨形成步骤,其通过弯起成形边缘而形成轨。2.一种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所述磁头悬架包括基座,其连接到硬盘驱动器的支架上并绕一主轴转动;负载梁,其包括刚性部件和与该刚性部件分离的弹性部件以在磁头上施加载荷,该磁头安装于负载梁的前端以向安装于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写入数据并从其读取数据;挠曲件,其被连接到负载梁上并支撑磁头,且该挠曲件具有连接到磁头上的读/写导线图;轨,其通过弯曲刚性部件的每个侧边缘来形成,所述轨沿刚性部件的厚度方向弯起并从刚性部件的前端向基端连续形成,所述方法包括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制造步骤,其形成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在该步骤中连续地提供刚性部件,该步骤包括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和通过弯起成形边缘而形成轨的轨形成步骤,其中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形成用于形成刚性部件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用于轨的形成的成形边缘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曲线形成的可变形部分;弹性构件链状产品制造步骤,其形成连续地提供弹性构件的弹性构件链状产品;用于形成挠曲件的挠曲件制造步骤;用于形成基座的基座制造步骤;层叠和接合步骤,其层叠并接合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弹性构件链状产品、基座和挠曲件以形成层叠组;以及切割步骤,其从该层叠组切割及分离各磁头悬架。3.一种磁头悬架的制造方法,所述磁头悬架包括基座,其连接到硬盘驱动器的支架上并绕一主轴转动;负载梁,其包括刚性部件和与该刚性部件分离的弹性部件以在磁头上施加载荷,该磁头安装于负载梁的前端以向安装于硬盘驱动器中的磁盘写入数据并从其读取数据;挠曲件,其被连接到负载梁上并支撑磁头,且该挠曲件具有连接到磁头上的读/写导线图;该挠曲件的一部分构成弹性部件;轨,其通过弯曲刚性部件的每个侧边缘来形成,所述轨沿刚性部件的厚度方向弯起并从刚性部件的前端向基端连续形成,所述方法包括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制造步骤,其形成刚性部件链状产品,在该步骤中连续地提供刚性部件,该步骤包括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和通过弯起成形边缘而形成轨的轨形成步骤,其中刚性部件框架形成步骤形成用于形成刚性部件的板状框架,该板状框架包括用于轨的形成的成形边缘并沿每个成形边缘的纵向曲线形成的可变形部分;用于形成包括弹性部件的挠曲件的挠曲件制造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健一半谷正夫斋藤则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