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73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业吊装领域的吊卡装置,具体的为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的第一压板包括第一圆弧凹面部,所述的第二压板包括第二圆弧凹面部;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另一侧;与现有技术中的复杂外形结构件相比,采用曲面和平面结构,易于加工,装拆便捷,可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装置中的结构件受力更匀称,应力集中的现象大大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并降低了施工中事故的风险率。事故的风险率。事故的风险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吊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油化工企业常用结构钢梁与管道连接或固定用的吊装卡接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例如《管道支吊架GB/T17116

2018》型式72焊接单耳吊板、型式73栓接单眼吊板、型式74焊接U型吊板、型式75栓接U型吊板,《管架标准图HG/T21629

1999》A19U形吊耳、A20倒U形吊耳、A22板式吊耳,《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D

ZD2010》409系列双耳吊板等
‑‑‑‑
虽然满足现场工况使用需求,但安装方式均需要现场动火作业(焊接)、带电作业,增加了安装作业的繁琐和难度;而一旦需要拆除或移位时,还是需要现场动火作业(气割)、接电作业。且石油化工企业安装现场动火作业、带电作业均需要办理各种许可票据,需专业岗位员工具备施工资质,持证上岗。
[0003]申请号为CN2111106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字形梁悬吊夹具,虽然不需要现场动火装拆,但夹具本身形状为多段折弯形式的夹持工具,其外形不易加工,且弯折处工作时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严重,部分位置因应力集中产生的从内部“撕裂”缝隙因被遮挡住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随使用时间的推移,会存在应力集中区的弯折处突然断裂的潜在风险,甚至造成工程事故。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复杂外形结构件相比,采用曲面和平面结构,易于加工,装拆便捷,可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装置中的结构件受力更匀称,应力集中的现象大大降低,延长了使用寿命,并降低了施工中事故的风险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包括:
[0008]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的第一压板包括第一圆弧凹面部,所述的第二压板包括第二圆弧凹面部。
[0009]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二限位块。
[0010]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另一侧。
[0011]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步骤简洁,可以反复使用,工作时,第一压板、第一限位块、第二压板和第二限位块的表面接触部分受力均匀布置,降低了因应力集中产生潜在的局部破坏的风险,其可靠性高且结构件易于加工实现;因此,提高了工人施工作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限位块包括具有所述圆弧凸面的第一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本体两侧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
[0013]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包括具有所述圆弧凸面的第二本体和由所述第二本体两侧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径。
[0014]在加工时,位于第一限位块的第一挡圈和第二限位块的第二挡圈可以在加工第一本体部分和第二本体部分时自然地预留出来,其加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还可以作为限定放入其内的配合件沿本体轴向移动的定位结构,其安全系数高。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限位块的第一本体和第二限位块的第二本体的圆弧凸面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部的圆弧凹面的半径相等。
[0016]如上所述,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圆弧形凸面比相同起点和终点的平面的面积大,因此,可以使与之接触的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上的单位荷载减小;当所述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的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对应匹配的圆弧曲面的半径相等时,可以使两个曲面更易于重合接触,两工件贴合紧密,不易变形,更有利于拉力的传导。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板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两处第一挡圈之间,其宽度不大于第一限位块两处第一挡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压板位于第二限位块的两处第二挡圈之间,其宽度不大于第二限位块两处第二挡圈之间的距离。
[0018]由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两侧面分别受到高于接触面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的夹持,形成一种被“嵌入”式的间隙配合关系,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不能通过轴向地移动时,脱离第一限位块的第一本体和第二限位块的第二本体表面;这种限位关系保证了其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截面均为倒置的“J”型结构。
[0020]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的凹面弧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圆弧凸面的凸面弧度的四分之三,所述第二圆弧凹面部的凹面弧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圆弧凸面的凸面弧度的四分之三。
[0021]这种倒置的“J”型结构可以方便的通过折弯机将钢板或钢带压轧成型,易于实现且成本低;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圆弧凹面可以包裹住住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圆弧凸面的四分之三面积以上时为理想状态,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会稳定地包裹住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不易因受到拉力从其表面脱落;由于接触面积比较大,其受力更加均匀,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也不易发生变形;同时,这种弧形结构可以将应力均匀地分散到弧形表面,避免了因局部应力集中产生的从内部“撕裂”,产生裂痕的隐患。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连接的第一平面部,所述的第二压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凹面部连接的第二平面部。
[0023]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位置固定的限位部。
[0024]第一压板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压板的第二平面部可以使安装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地拾取该部件;所述的限位部可以对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实现锁止定位,从而使所有部件有机地连为一体。
[0025]由于所述吊板具有足够的厚度,吊板的两个侧面可以分别给与第一压板的第一平
面部和第二压板的第二平面部足够的支撑,使两者平稳地贴合并定位。
[002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
[0027]第一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部上。
[0028]第二限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部上,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的位置相匹配。
[0029]吊板,所述吊板包括吊板本体和位于其两侧分别设置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插接。
[0030]所述的吊板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头部比颈部宽,第一卡爪的颈部可以容纳第一压板的厚度,第二卡爪的颈部可以容纳第二压板的厚度;插接后,吊板的第一卡爪的颈部卡在了倒置的“J”形第一压板的第一限位孔的下边缘,第一卡爪的颈部卡在了倒置的“J”形第二压板的第二限位孔的下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的第一压板包括第一圆弧凹面部,所述的第二压板包括第二圆弧凹面部;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圆弧凹面部配合设置有具有圆弧凸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夹持工字形梁腹板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块包括具有所述圆弧凸面的第一本体和由所述第一本体两侧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所述的第二限位块包括具有所述圆弧凸面的第二本体和由所述第二本体两侧端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圆弧凸面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圆弧凹面的半径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一所述的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两侧的第一挡圈之间,其宽度不大于第一限位块两侧的第一挡圈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压板位于第二限位块的两侧的第二挡圈之间,其宽度不大于第二限位块两侧的第二挡圈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工字形梁的吊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截面均为倒置的“J”型结构;所述第一圆弧凹面部的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淑霞李铁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行同盛化工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