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560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锅炉本体包括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之间设置有中间水冷壁,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回程水冷壁和第二回程水冷壁,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震打清灰装置,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挂片,挂片为水冷壁结构,挂片和第二回程水冷壁之间还设置有脉冲吹灰装置,余热锅炉上方设置有集水箱,软水从集水箱排放至其中,用于余热锅炉的换热,震打清灰装置用来清除堆积在第一回程烟道内的飞灰;挂片起到了一定的换热作用,脉冲吹灰装置清除挂片以及第二回程水冷壁上的飞灰,从而减低了第二回程烟道堵塞的频率保证焚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危险废物焚烧领域,特别是涉及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危险废物是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针对可燃烧危险废物而言,目前采用较多的处置技术为高温热处置技术,回转窑高温焚烧处置因其焚烧温度高、焚烧效率高、处置后酌减率低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危险废物在回转窑内的温度可以达到850

1100℃,产生的烟气经二燃室后可以达到1150

1200℃以上。为了能充分利用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危险废物回转窑高温处置装置会用余热锅炉将1150℃以上的高温烟气降温至500

550℃,余热锅炉将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产生的饱和蒸汽可以回用于焚烧系统、产区供暖以及外供等。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普通采用的是二回程或四回程膜式壁余热锅炉,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会夹杂盐分较高的飞灰进入到余热锅炉回程烟道中,会导致堵塞从而影响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以及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不达标。严重时会导致锅炉内烟道堵塞,从而影响到整个焚烧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这一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回程膜式壁余热锅炉,在保证了达到换热效率保证锅炉出口烟气温度的同时,还采用了合理的换热结构和清灰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解决了现有余热锅炉中烟道易堵塞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包括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和所述第二回程烟道之间设置有中间水冷壁,所述中间水冷壁下部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第一回程水冷壁,所述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第二回程水冷壁,所述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和中间水冷壁均为膜式水冷壁,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震打清灰装置,所述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挂片,所述挂片为水冷壁结构,所述挂片和所述第二回程水冷壁之间还设置有脉冲吹灰装置,所述余热锅炉上方设置有集水箱,所述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中间水冷壁和挂片均和所述集水箱相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挂片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挂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
[0007]优选地,相邻的所述挂片之间也设置有脉冲吹灰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余热锅炉的下方设置有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与所述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和中间水冷壁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排污扩容器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收口,所述收口与所述第一回程和第二回程烟道相对应连通。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1]本技术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该本体包括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之间通过中间水冷壁进行隔断,中间水冷壁的下方设置有烟气通道,以便烟雾从第一回程烟道到第二回程烟道之间的转换,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回程水冷壁和第二回程水冷壁,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和中间水冷壁均为膜式水冷壁,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震打清灰装置,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挂片,挂片与中间水冷壁平行设置,挂片为水冷壁结构,余热锅炉上方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和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和中间水冷壁之间连通,将软水排放至其中,用于余热锅炉的换热,挂片和第二回程水冷壁之间设有脉冲吹灰装置,挂片和第二回程水冷壁均在该装置的脉冲范围内。夹杂飞灰的高温烟气从余热锅炉上部进口烟道进入余热锅炉第一回程烟道,飞灰主要堆积在余热锅炉第一回程进口烟道对面的中间水冷壁及其下部位置上,于是在第一回程烟道中设置震打清灰装置,用来清除堆积在膜式壁上的飞灰;夹杂飞灰的高温烟气从第一回程烟道下部的烟道进入第二回程烟道,于是在中间水冷壁和第二回程水冷壁之间设置有挂片,挂片一部分起到了一定的换热作用,保障了余热锅炉换热效率,同时在挂片与第二回程膜水冷壁中间设置有一个脉冲吹灰装置,来清除挂片以及第二回程水冷壁上的飞灰,从而减低了第二回程烟道堵塞的频率,从而可以保证焚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5]1、余热锅炉本体;2、进口烟道;3、集水箱;4、第一回程烟道;5、第二回程烟道;6、第一回程水冷壁;7、第二回程水冷壁;8、中间水冷壁;9、挂片;10、震打清灰装置;11、脉冲吹灰装置;12、排污扩容器;13、收口;14、出口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余热锅炉本体1,该余热锅炉包括为二回程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包括第一回程烟道4和第二回程烟道5,第一回程烟道4上设置有进口烟道2,用
于接收高温烟气的进入,第二回程烟道5上设置有出口烟道14,用于降温后的烟气的排出。第一回程烟道4和第二回程烟道5之间通过中间水冷壁隔断,中间水冷壁8下方设置有烟气通道,用于烟气在回程烟道间的转换,第一回程烟道4和第二回程烟道5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回程水冷壁6和第二回程水冷壁7,其中第一回程水冷壁6、中间水冷壁8、第二回程水冷壁7均为膜式壁结构,第二回程烟道5内设置有挂片9,挂片9为水冷壁结构。本实施例中,挂片9设置有两个,相邻挂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通常为1.2m,因为过近的距离会导致第二回程烟道5堵塞,烟雾更难通过,设置两个挂片9的目的在于两个挂片更能满足第二回程烟道5换热的目的,保证锅炉出口烟气的温度。
[0019]余热锅炉本体1上方还设置有集水箱2,集水箱2和第一回程水冷壁6、中间水冷壁8、第二回程水冷壁7和挂片均相连通,用于提供换热用的水源;余热锅炉本体1下方还设置有排污扩容器12,用于接收污水,集水箱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用二回程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包括第一回程烟道和第二回程烟道,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和所述第二回程烟道之间设置有中间水冷壁,所述中间水冷壁下部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第一回程水冷壁,所述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第二回程水冷壁,所述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和中间水冷壁均为膜式水冷壁,所述第一回程烟道内设置有震打清灰装置,所述第二回程烟道内设置有挂片,所述挂片为水冷壁结构,所述挂片和所述第二回程水冷壁之间还设置有脉冲吹灰装置,所述余热锅炉上方设置有集水箱,所述第一回程水冷壁、第二回程水冷壁、中间水冷壁和挂片均和所述集水箱相连通。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何良东金志刚沈伟中蒋忠清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之清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