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18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连接有拉紧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机构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侧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予以调节,省时省力,效率更高,通过拉紧机构可以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调节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相向的拉扯力,防止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出现松动现象,保障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正常使用。保障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正常使用。保障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组
,具体是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

技术介绍

[0002]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大齿轮的直径是小齿轮的直径的一倍,齿轮组是由多组齿轮形成的组合,主要是用来传递扭矩、改变速度和改变扭矩方向。
[0003]但是现有的齿轮组在使用时,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手动调节的方式来改变两组齿轮之间的啮合侧隙,费时费力,而且调节后,两组齿轮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啮合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之间连接有拉紧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轮、凸轮、伺服电机和第二限位轮,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连接有所述凸轮,所述凸轮的一侧贴合有所述第一限位轮,且所述凸轮的另一侧贴合有所述第二限位轮。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轮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二限位轮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环、第一支架、安装管、第一弹簧、限位块、第二弹簧、第二支架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安装管的内部中心处固接有所述限位块,且所述安装管的两侧分别嵌入安装有与其自身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固接有所述第一限位环,且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固接有所述第二限位环,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呈相对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
旋转轴的外部,所述第二限位环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传动机构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侧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予以调节,省时省力,效率更高;
[0014]2、通过拉紧机构可以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调节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相向的拉扯力,防止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出现松动现象,保障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中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第一齿轮;2、第一旋转轴;3、第二旋转轴;4、拉紧机构;5、第二齿轮;6、传动机构;7、第一限位轮;8、凸轮;9、伺服电机;10、第二限位轮;11、第一限位环;12、第一支架;13、安装管;14、第一弹簧;15、限位块;16、第二弹簧;17、第二支架;18、第二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和啮合在第一齿轮1上的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1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一旋转轴2,第二齿轮5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3,第一旋转轴2和第二旋转轴3之间连接有拉紧机构4,拉紧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环11、第一支架12、安装管13、第一弹簧14、限位块15、第二弹簧16、第二支架17和第二限位环18,安装管13的内部中心处固接有限位块15,且安装管13的两侧分别嵌入安装有与其自身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7,第一支架12的一端固接有第一限位环11,且第一支架1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第二支架17的一端固接有第二限位环18,且第二支架17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5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6,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6均安装在安装管13的内部,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7均为“T”型结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7呈相对分布,第一限位环11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第一旋转轴2的外部,第二限位环18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第二旋转轴3的外部,通过拉紧机构4可以使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在调节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相向的拉扯力,防止了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出现松动现象,保障了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的正常使用。
[0020]在图1和图2中: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轮7、凸轮8、伺服电机9和第二限位轮10,伺服电机9的驱动端上连接有凸轮8,伺服电机9的型号为ACSM110

G04030LZ,伺服电机9与外部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型号为DKC

Y110,凸轮8的一侧贴合有第一限位轮7,且凸轮8的另一侧贴合有第二限位轮10,第一限位轮7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第一旋转轴2的外部,第二限位轮10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第二旋转轴3的外部,通过传动机构6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之间的啮合侧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予以调节,省时省力,效率更
高。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先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9开始工作,伺服电机9工作后带动凸轮8旋转,由于凸轮8与第一限位轮7和第二限位轮10贴合,所以通过凸轮8的旋转后,可以带动第一限位轮7和第二限位轮10相向和相反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旋转轴2和第二旋转轴3相向和相反移动,最后可以带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相向和相反移动,从而达到调节两组齿轮之间啮合侧隙的目的,所以通过传动机构6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之间的啮合侧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且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予以调节,省时省力,效率更高,第一旋转轴2和第二旋转轴3相反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限位环11和第二限位环18相反移动,此时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7相反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从而产生一个相向的拉扯力,最终使得两组齿轮始终处于传动机构6调节后的啮合状态,防止了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5出现松动现象,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和啮合在所述第一齿轮(1)上的第二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1)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一旋转轴(2),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部中心处竖直贯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2)和所述第二旋转轴(3)之间连接有拉紧机构(4),所述第一齿轮(1)和所述第二齿轮(5)的上方还安装有传动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第一限位轮(7)、凸轮(8)、伺服电机(9)和第二限位轮(10),所述伺服电机(9)的驱动端上连接有所述凸轮(8),所述凸轮(8)的一侧贴合有所述第一限位轮(7),且所述凸轮(8)的另一侧贴合有所述第二限位轮(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轮(7)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外部,所述第二限位轮(10)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轴(3)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动态调节齿轮啮合侧隙的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环(11)、第一支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磊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晟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