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9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该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包括主轴、左臂传动轴、右臂传动轴、左腿传动轴、右腿传动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左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可解决现有的测试目标四肢不能交叉摆动的问题。解决现有的测试目标四肢不能交叉摆动的问题。解决现有的测试目标四肢不能交叉摆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驾驶测试目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越来越普及,以配备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智能驾驶车辆逐渐进入到生活。各汽车企业或研究机构在研究汽车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时,需要对车辆进行行人或动物的自动识别和避让测试。使用真人或真实动物进行测试过于危险。目前存在的AEB测试实验中,使用到的测试道具为纸箱、人型纸板、充气人、服装店的模特或者静态的不可动的人体模型,而针对动物的识别测试更是寥寥。这些简易的、静止的道具存在无法被汽车的雷达感应、无法真实地还原碰撞环境、与汽车碰撞对汽车造成损伤的缺陷。在国内,以宠物狗为主要动物类型时常出现在驾驶环境中。因此,四肢可动的动物目标在国内有着十分可观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包括主轴、左臂传动轴、右臂传动轴、左腿传动轴、右腿传动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
[0005]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
[0006]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
[0007]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左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8]优选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一端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左臂传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臂传动轴上的第三锥齿轮。
[0009]优选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左腿传动轴上的第五锥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腿传动轴上的第六锥齿轮。
[0010]优选地,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所述主轴和驱动电机的第三传动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可拆卸的连接关节和四肢,所述连接关节包括分别设置在左臂传动轴、右臂传动轴、左腿传动轴以及右腿传动轴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设置在四肢上的第二连接件。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插接设置并磁性连接,二者插接部位的截面为正四边形或正多边形。
[0013]优选地,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容纳所述主轴、左臂传动轴、右臂传动轴、左腿传动轴、右腿传动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壳体。
[0014]优选地,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磁性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连接外部移动平台。
[0015]优选地,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包裹所述壳体的躯干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躯干件一端的头部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只需一个驱动电机驱动主轴转动,便可再带动连接四肢的四个传动轴转动,通过设置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实现同侧的传动轴的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四肢的交叉摆动。
[0018]通过设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关节,实现四肢与传动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在静止状态下,通过调整四肢与主轴之间的安装角度,可实现测试目标在人与四足动物的两种形态的切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实施例中连接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人形状态下的行走示意图;
[0024]图6为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四足动物形态下的行走示意图;
[0025]图7为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包括主轴10、左臂传动轴21、右臂传动轴22、左腿传动轴23、右腿传动轴24、第一传动组件30和第二传动组件40。所述左臂传动轴21和右臂传动轴22相对设置,二者保持同轴;主轴10则设置在左臂传动轴21和右臂传动轴22之间。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0设置在所述主轴10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臂传动轴21和右臂传动轴22。
[0029]在本实施例中,左腿传动轴23和右腿传动轴24相对设置,二者保持同轴;主轴10则设置在左腿传动轴23和右腿传动轴24之间。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0设置在所述主轴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腿传动轴23和右腿传动轴24。所述左臂传动轴21和右臂传动轴2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腿传动轴23和右腿传动轴24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臂传动轴21和左腿传动轴23的转动方向相反。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容纳所述主轴10、左臂传动轴21、右臂传动轴22、左腿传动轴23、右腿传动轴24、第一传动组件30和第二传动组件40的壳
体。壳体包括第一套筒51、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51上端并相互贯通的第二套筒52、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51下端并相互贯通的安装腔5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腔53下端的第三套筒54。第二套筒52和第三套筒54分别与第一套筒51垂直设置。
[0031]具体的,主轴10包括第一安装管1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管11上端的第一轴体1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管11下端的第二轴体13,所述第一轴体12从第二套筒52的一侧伸入第二套筒52内,第二套筒52中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轴体12的轴承。第二轴体13贯穿安装腔53设置并伸入第三套筒54内,第三套筒54内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轴体13的轴承。
[0032]具体的,第一传动组件3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体12上的第一锥齿轮31、设置在所述左臂传动轴21上的第二锥齿轮32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臂传动轴22上的第三锥齿轮33。左臂传动轴21从第二套筒52的一端伸入,并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套筒52中;右臂传动轴22从第二套筒52的另一端伸入,并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套筒52中,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三锥齿轮33相对设置并分别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
[0033]具体的,第二传动组件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体13上的第四锥齿轮41、设置在所述左腿传动轴23上的第五锥齿轮42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腿传动轴24上的第六锥齿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左臂传动轴、右臂传动轴、左腿传动轴、右腿传动轴、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在转动状态下,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右臂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腿传动轴和右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左臂传动轴和左腿传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一端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左臂传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臂传动轴上的第三锥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第四锥齿轮、设置在所述左腿传动轴上的第五锥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右腿传动轴上的第六锥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驾驶专用测试目标还包括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涛蒋智文李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仕博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