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97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在多层记录介质中向热干涉激烈的半透明记录层高精度地进行记录的信息记录方法。在形成间隙部时照射的能量束波形中,在规定的间隙部的后半部分设定向下脉冲。可以得到良好的记录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记录介质注入能量来形成和未记录部不同的标记、由此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信息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处理的信息量的增加,光盘的大容量化十分显著。例如,DVD-RAM的第一代是2.6GB/面,但是,作为致力于所使用的激光的短波长化或者透镜的NA的提高等技术开发的结果,在Blu-ray Disc中实现了25GB/面。正在进一步进行基于记录更多信息的面密度提高技术或信息面的多层化的大容量化技术的开发研究。例如,在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Memory 2004,Technical Digest,Tu-C-02,p22中,叙述了用于实现每一面50GB的记录再生技术(非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基于信息面多层化的大容量化技术的例子,在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 2004,TechnicalDigest,We-E-02,p52中,记载了通过重叠6层每层25GB的信息面来实现150GB容量的技术(非专利文献2)。另外,作为大容量化盘的例子,在特开2002-74742中有关于具有两层或其以上的信息面的多层盘的结构的记述(专利文献1)。随着这些称为高面密度化或者多层化的大容量技术的进步,记录再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也正在进行。作为用于在光盘上高精度地记录信息的方法,可以举出自适应波形控制技术。所谓自适应波形控制技术,是改变记录标记形成时的记录脉冲宽度的方式,例如在1999年第十一次相变化记录研究会资料95页中记录(非专利文献3)。在依赖前面的间隙和/或后续的间隙,以比时钟单位更短的长度增减记录脉冲形状来进行记录的这一方式中,可以极力抑制由于记录标记或间隙比光点小而产生的磁道方向的热干涉所引起的边沿移位,对标记边沿记录十分有效,另外在热干涉变得显著的高面密度记录中发挥效果。另一方面,在特开2005-63586(对应US2005/105438)中,叙述了为降低在高速记录时发生的热干涉,就在记录标记之前导入向下脉冲的方式(专利文献2)。图11(A)表示该专利文献2的记录波形。另外,在特开平6-295440(对应USP5490126)中,叙述了对于短间隙的开始结尾部分照射再生功率来抑制热干涉的方式(专利文献3)。图11(B)表示该专利文献3的记录波形。作为对应多层化的记录方式,在特开2003-178448(对应US2003/081523)中,记载了通过使用与离光的入射侧最远的信息记录层相比、接近光的入射侧的信息层这一方的聚集光束引起的记录层的温度变化在时间上急冷的记录脉冲,来记录良好的信号的方式(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1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 2004,TechnicalDigest,Tu-C-02,p22非专利文献2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emory 2004,TechnicalDigest,We-E-02,p52非专利文献31994年第六次相变化记录研究会资料70页专利文献1特开2002-74742专利文献2特开2005-63586专利文献3特开平6-295440专利文献4特开2003-178448在上述记录再生技术中,进行的是用于对信息面仅是单层的介质进行精密记录的研究开发。在信息面仅是单层的介质的场合,多为接近记录层形成由铝合金或银合金等热导率高的材料构成的反射膜。其结果,通过激光照射在记录膜上产生的热向盘的膜厚方向扩散,其结果,可以减低由于磁道方向的热干涉引起的边沿移位。但是,在信息面为多层的多层盘中记录的场合,由该磁道方向的热干涉引起的边沿移位成为问题。因为在离光入射侧最远的信息层上可以在记录膜附近形成热导率高的反射膜,所以可以期待和信息层仅是单层的盘同样的热扩散效果。但是,因为光入射侧的信息层要求高的穿透率,所以不能形成能够具有充分热扩散效果的膜厚的合金反射膜,其结果,向盘膜厚方向的热的散逸变得不充分。因此在向不透明层的记录中,热向记录膜平面方向传播,邻接标记的边沿位置的温度升高,发生引起边沿移位的问题。该问题在使用单脉冲波形的高速记录中变得显著。单脉冲波形,因为激光功率的上升下降的次数少,所以适用于不能忽视激光功率调制所需要的时间(Tr,Tf)的高速记录。但是,与N-1系策略或者2T系策略比较,因为在短时间内注入更多的能量,所以不能得到像多脉冲波形那样的记录标记形成中的偏置功率冷却效果。因此,发生前后标记间的热干涉也变得更显著、容易引起边沿移位的问题。特别是在向记录层是半透明的信息层的高速单脉冲记录中边沿移位变得激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结构解决上述问题。(1)在形成形成记录标记的单脉冲后的间隙部时,在该间隙部的中点后面一侧,设置向下脉冲。在光盘的场合,作为能量束使用激光,在标记部中使用多脉冲或者单脉冲波形,在间隙部中使用非脉冲波形即照射同一功率,这种情况较多。在向膜面方向的热传播激烈的介质的场合,由向间隙部的能量照射产生的热量向紧接间隙部之前记录的标记的后边沿部分、或/和紧接间隙部之后记录的标记的前边沿部分传播。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在接着记录的标记的前边沿的边沿移位显著的介质的场合,通过在接近前边沿位置的间隙后部插入向下脉冲,将间隙部的平均照射功率做成比前部还低,使具有绝热效果。由此,可以减低后续标记的前边沿移位。由热干涉引起的边沿移位在短间隙内比长间隙内更显著。因此,在热干涉容易产生的规定的间隙长度上选择性地在间隙后部插入向下脉冲是有效的。所谓规定的间隙长度,例如在用1-7 RLL调制记录的场合,作为最短间隙的2T间隙的热干涉最显著,在3T间隙的热干涉次大,所以至少在2T间隙使用上述记录波形就可以。所谓本专利技术中的单脉冲形状的能量束波形,如图5所示,指形成记录标记时的记录功率(Pw,Pg)由形成间隙部时照射的中间功率Ps或其以上的功率构成的能量束波形。基于该向下脉冲插入的边沿移位抑制效果,在记录波形中使用多脉冲波形的场合也可以得到,但是,在如代表槽形的单脉冲波形中,具有更高的晃动减低效果。由于单脉冲波形是激光功率上升下降的次数少,所以比以高速切换激光功率的多脉冲波形更适合高速记录。但是,由于在短时间内投入更多的能量,所以不能得到如多脉冲波形那样的记录标记形成中的偏置功率冷却效果,与多脉冲波形比较,记录标记宽度变宽,或者前后标记之间的热干涉也更显著,容易产生边沿移位,与多脉冲波形比较,需要更精密的记录控制。但是,通过使用将蓄热型的单脉冲波形和向下脉冲组合而成的记录波形,可以抑制标记间的热传导,其结果,在高速记录中也可以得到边沿移位少的良好的记录特性。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有在用于形成标记的最前头的最大功率光紧接之前插入向下脉冲的技术,但是,在紧接之前插入向下脉冲的场合,成为从作为最低功率级的偏置功率Pb向作为最高功率级的记录功率Pw的大的调制,在实际的驱动器(drive)上加载时,存在容易受激光个体零散的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因为在间隙后部导入向下脉冲后,在返回到中间功率级后转移到记录功率级,所以可以使转移时的激光功率级差变小,其结果,可以实现在驱动器中的记录稳定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对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通过照射能量束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通过照射至少具有第一功率级、和比所述第一功率级还高的第二功率级的单脉冲形状的能量束,形成第一记录标记,接续所述第一记录标记的间隙部,通过在所述间隙部的中点后面一侧具有比所述第一功率级还低的第三功率级的向下脉冲的记录波形来形成,其后,从所述第三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一功率级并保持,从所述第一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二功率级并保持,形成第二记录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8-1 2005-222329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对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通过照射能量束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通过照射至少具有第一功率级、和比所述第一功率级还高的第二功率级的单脉冲形状的能量束,形成第一记录标记,接续所述第一记录标记的间隙部,通过在所述间隙部的中点后面一侧具有比所述第一功率级还低的第三功率级的向下脉冲的记录波形来形成,其后,从所述第三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一功率级并保持,从所述第一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二功率级并保持,形成第二记录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脉冲是如下所述的记录波形从所述第一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二功率级并保持、从所述第二功率级降低到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功率级之间的第四功率级并保持、从所述第四功率级上升到所述第二功率级并保持、降低到所述第一功率级或其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能量束波形,在规定的间隙长度的间隙后部设置所述向下脉冲、在所述规定间隙长度以外的后部不设置向下脉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间隙长度是最短间隙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脉冲的后侧,具有从所述单脉冲的所述第二功率级降低到比所述第一功率级还低的第五功率级并保持、其后上升到所述第一功率级并保持的记录波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第三功率级的宽度W1为1/16T≤W1≤1T。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第三功率级的宽度W1为1/8T≤W1≤1/2T。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率级大于等于0.1mW小于等于第一功率级的一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率级大于等于0.1mW小于等于再生光功率。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山纯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