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778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的控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和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受控风门单元,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收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收信模块用于接收地面信标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信号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关闭,控制模块再次收到位置信号时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打开,方法包括,在到达预设地点后控制受控风门单元依次打开或依次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用户体验度。体验度。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的控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流制车辆是指能够同时在交流供电区域和直流供电区域中运行的列车,能够实现在不同供电电压区域间的跨区运行,双流制车辆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双流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空调系统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和气压调节,保持车厢内气压变化的舒适性,该过程即为车辆的气密性控制过程,而对气密性进行控制的前提是双流制车辆具有足够的气密性控制能力,所以,对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非常重要。
[0003]目前,对车辆内的空气调节,根据实际的车厢内温度、车厢外温度和载客量,控制车辆上空调系统的多个空调部件同时进行启动,来完成空调部件的控制。但是,对车辆的空气进行调节时,多节车厢同时进行,容易让乘客明显感觉到气压的变化,乘客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以解决多节车厢同时调节造成乘客察觉的问题。
[0005]本方案中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包括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和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所述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受控风门单元,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收信模块和控制模块;
[0006]收信模块,用于接收地面信标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0007]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信号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关闭,所述控制模块再次收到位置信号时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打开。
[000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09]当车辆上的收信模块接收到位置信号时,由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信号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依次关闭,在再次收到位置信号时,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依次打开,即当车辆在进入隧道等位置时,由于隧道环境的特殊性,让车辆上对应车厢上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依次关闭或依次打开,保持车辆内气压的密闭性,同时,依次关闭或打开,关闭或打开受控风门单元的声音更小,不会让乘客即刻察觉到车辆的操作,能够降低乘客的不适性。
[0010]进一步,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还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实时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收到位置信号时的行驶速度和预设的车辆车厢长度计算受控风门单元关闭的间隔时长。
[0011]有益效果是:由于每节车厢的长度比较大,所以,通过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并根据行驶速度和车厢长度计算多节车厢上受控风门关闭的间隔时长,提高每节车厢在进入隧
道前关闭受控风门单元的准确性。
[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收到位置信号时先判断顺序获取行驶速度的大小变化规律,所述大小变化规律包括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当大小变化规律为递减规律时,所述控制模块以前一已关闭受控风门单元时刻的行驶速度计算间隔时长,当大小变化规律为递增规律时,所述控制模块以当前行驶速度递增预设值后的行驶速度计算间隔时长。
[0013]有益效果是:判断行驶速度的大小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大小变化规律确定计算间隔时长的行驶速度,提高每节车厢进入隧道前关闭受控风门单元的准确性。
[0014]进一步,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还包括定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获取车辆上的停靠站点信息,当停靠站点信息为预设站点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定时模块进行定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行驶速度和定时时长预判断是否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当判断到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受控风门单元依次关闭。
[0015]有益效果是:根据车辆的停靠站点信息预判断是否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是否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即提前判断是否达到关闭受控风门单元的位置点,若是,则让受控风门单元依次关闭,保证车厢内的气密性,还不会让乘客感受到太大的变化。
[0016]进一步,所述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指令发送模块,所述空调机组包括若干通风机、若干废排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所述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控制通风机、废排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启动或者停止。
[0017]有益效果是:根据指令发送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例如不同开关按钮等发送的控制指令,由控制模块根据控制指令让通风机、废排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启动或停止,保持车辆在行驶前车厢内气压的均衡,降低乘客在车辆运行中的不适感。
[0018]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在压缩机启动时向定时模块发送定时启动信号,所述定时模块根据定时启动信号进行定时,当控制指令指示关闭压缩机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定时模块的启动定时时长与第一阈值进行对比,当启动定时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所述控制模块在压缩机停止工作后向定时模块发送重新定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到的控制指令是启动压缩机时获取重新定时时长与第二阈值进行对比,当重新定时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再次控制压缩机启动。
[0019]有益效果是:在压缩机启动时让定时模块进行定时,当控制指令指示关闭压缩机时,再获取启动定时时长与第一阈值进行对比,当启动定时时长大于第一阈值时,即压缩机启动一段时间后,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并让定时模块重新开始定时,当控制指令是启动压缩机时,获取重新定时时长与第二阈值进行对比,当重新定时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再控制压缩机重新启动,即压缩机停止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启动,在保证车辆行驶前内部气压的同时,避免压缩机的控制过程往复启动和停止造成损坏,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0020]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用于检测车厢内的实时温度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实时温度值与预设温度进行对比,当实时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保持停止状态。
[0021]有益效果是:对温度传感模块检测到的车厢内的实时温度值进行对比,当实时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即车辆内的温度较低时,控制压缩机保持停止状态,避免车厢内的温度太低引起乘客的不适。
[0022]进一步,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包括用于选择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模式选择单元,
当模式选择单元向控制模块发送自动模式且控制指令为启动空调机组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每组空调机组中的通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以第一等时长间隔顺序启动,当模式选择单元向控制模块发送自动模式且控制指令为关闭空调机组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每组空调机组中的压缩机、冷凝风机和通风机以第一等时长间隔顺序关闭。
[0023]有益效果是:在自动模式下启动空调机组时,让每组空调机组中的通风机、冷凝风机和压缩机以第一等时长间隔顺序启动,避免全部设备同一时刻启动引起用电量剧增导致异常。
[0024]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方法,应用了上述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包括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和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所述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受控风门单元,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收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收信模块,用于接收地面信标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位置信号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关闭,所述控制模块再次收到位置信号时控制多个空调机组的受控风门单元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还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实时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收到位置信号时的行驶速度和预设的车辆车厢长度计算受控风门单元关闭的间隔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收到位置信号时先判断顺序获取行驶速度的大小变化规律,所述大小变化规律包括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当大小变化规律为递减规律时,所述控制模块以前一已关闭受控风门单元时刻的行驶速度计算间隔时长,当大小变化规律为递增规律时,所述控制模块以当前行驶速度递增预设值后的行驶速度计算间隔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过程气密控制子系统还包括定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获取车辆上的停靠站点信息,当停靠站点信息为预设站点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定时模块进行定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行驶速度和定时时长预判断是否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当判断到即将到达位置信号的发送点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受控风门单元依次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流制车辆的气密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前气密控制子系统包括指令发送模块,所述空调机组包括若干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科李雪飞姚鸿洲水新虎姚平王麒皓陈亮廖泳竣周汝松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