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4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列车通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受控风门模块和定时模块,定位模块对车辆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控制模块获取实时位置并根据实时位置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并向定时模块发送定时信号启动定时,控制模块获取定时时长,并根据定时时长判断每个车厢上受控风门模块的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若否,控制模块判断实际开度是否小于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小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模块向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往复调节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受控风门模块能够自动且动态地调节车厢内的气压,减小车辆在两种不同环境下行驶时气压的变化量。境下行驶时气压的变化量。境下行驶时气压的变化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通风控制
,具体涉及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双流制车辆是需要在不同供电电压的区域之间行驶,双流制车辆在跨区域的行驶过程中通过空调机组来确保车厢内具有舒适的气压。由于双流制车辆跨区域行驶的里程较长,沿线环境较为复杂多变,且站间距大,行驶速度快,基于空调机组对车厢内气压的控制需要动态进行,以确保车厢内舒适的气压。
[0003]目前,针对轨道车辆车厢内的气压是由单速风机或者双速风机进行维持,供新风进入的新风门普遍只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回风门通常是不可调的风门,车厢内气压的控制通过新风门进行。使用这种控制方式时,双流制车辆车厢内的气压极容易在行驶至部分区域时产生较大变化,例如隧道区域或行驶速度较块的区域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控制方式容易让车厢内的气压在部分区域产生较大变化的问题。
[0005]本方案中的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受控风门模块和定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对车辆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实时位置并根据实时位置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时向定时模块发送定时信号,所述定时模块根据定时信号启动定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定时模块的定时时长,并根据定时时长判断每个车厢上受控风门模块的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当受控风门模块未达到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实际开度是否小于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小于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向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往复调节信号。
[000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07]行驶过程中,通过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并根据实时位置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例如车辆进入到隧道位置时,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控制受控风门模块进行开度调节,同时由定时模块进行定时,以定时时长来判断每个车厢上受控风门模块的调节是否达到预设开度,若否,则控制模块再判断实际开度是否小于预设开度,若是,则向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往复调节信号,能够让受控风门模块往复活动,增加卡住后再次进行调节的几率,并能够及时发现受控风门模块的调节结果,通过受控风门模块能够自动且动态地调节整个车辆内的气压,减小车辆在两种不同环境下行驶时气压的变化量,防止车厢内气压变化太大引起乘客的不适。
[0008]进一步,所述受控风门模块包括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处于相同的初始开度。
[0009]有益效果是:控制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以相同的初始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在车辆驶过隧道等位置时及时调节车内气压。
[0010]进一步,还包括预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受控风门模块的电压反馈信号,并根据电压反馈信号和初始开度判断受控风门模块的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未达到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向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号进行预警提示。
[0011]有益效果是:根据受控风门的电压反馈信号判断和初始开度判断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若否,则进行预警提示,及时知晓受控风门模块的异常情况。
[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将实时位置与预设位置进行匹配,当实时位置与预设位置相同时,所述控制模块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当实时位置与预设位置不相同时,所述控制模获取实时车速并与预设车速进行对比,当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所述控制模块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
[0013]有益效果是:由于车速较大时,车辆外气流的变化很快且变化量较大,所以,在实时位置不需要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时,例如隧道以外的地方处时,判断实时车速,在实时车速较大时也发送开度调节信号,确保车厢内气压的舒适性,并且在未到达预设位置之前以速度作为触发开度调节的参量,保持到达预设位置而速度未达到预设车身时位置的优先级,还无需判断优先级。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在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获取定时模块的定时时长进行判断,当定时时长大于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存储该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的实时位置为补充调节位置,当定时时长小于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存储实时车速小于预设车速的实时位置为停止调节位置。
[0015]有益效果是:对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的时长进行判断,在时长较大时记录补充调节位置,在时长较小时记录停止调节位置,便于后续在实时车速较大时不再进行定时,控制反应更迅速。
[0016]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在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获取实时位置与补充调节位置和停止调节位置进行匹配,所述控制模块在实时位置为补充调节位置时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
[0017]有益效果是:在再次检测到实时车速大于预设车速时,直接进行匹配,让受控风门模块的调节更准确,也避免在较短路径上进行调节造成调节太过频繁。
[0018]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计算实时位置与补充调节位置的间距值,并判断间距值是否小于预设间距,当间距值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先后获取的实时车速计算加速度值,并根据加速度值向车辆上的受控风门模块以车头至车尾方向依次发送开度调节信号。
[0019]有益效果是:由于车辆的加速过程是逐步进行并需要一定的时长的,所以,本申请通过车辆在即将到达加速位置前,提前根据加速的进程控制车辆上的受控风门模块依次进行调节,调节过程更柔和,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不会让乘客感应到相应的调节操作,提高乘客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如图1所示: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受控风门模块、定时模块和预警模块,定位模块对车辆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模块可通过感应轨道上的信标的信号进行实时位置定位;控制模块获取实时位置并根据实时位置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调节信号包括受控风门模块的关闭信号、打开信号或者预设开度的开度信号德国,控制模块可用先的SOC芯片,受控风门模块包括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新风受控单元安装在空调机组的新风进气口上,废排风受控单元安装在空调机组的废排风出气口上,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可用现有的压力波阀门;控制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时向定时模块发送定时信号,定时模块根据定时信号启动定时,定时模块可用现有的定时芯片或者定时程序进行定时,控制模块获取定时模块的定时时长,并根据定时时长判断每个车厢上受控风门模块的调节是否达到预设开度,例如新风受控单元从全开到全关历时4s,废排风受控单元从全开到全关历时7s,当受控风门模块未达到预设开度时,控制模块判断实际开度是否小于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小于预设开度时,控制模块向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往复调节信号,往复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受控风门模块和定时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对车辆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实时位置并根据实时位置向车辆上所有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开度调节信号时向定时模块发送定时信号,所述定时模块根据定时信号启动定时,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定时模块的定时时长,并根据定时时长判断每个车厢上受控风门模块的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当受控风门模块未达到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实际开度是否小于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小于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向受控风门模块发送往复调节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风门模块包括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新风受控单元和废排风受控单元处于相同的初始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获取受控风门模块的电压反馈信号,并根据电压反馈信号和初始开度判断受控风门模块的实际开度是否达到预设开度,当实际开度未达到预设开度时,所述控制模块向预警模块发送预警信号进行预警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制车辆气密性的动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将实时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鸿洲水新虎姚平王麒皓杨芬陈亮廖泳竣周汝松何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