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19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格栅池、调节池、两个生化池、中间池、清水池,两个生化池并联设置,每个生化池内部设有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底分别设有曝气管道,二沉池内设有气提管道,供气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生化池对应的两组供气管路,每组供气管路包括两台风机、供气主管路、三条供气分支管路,三条供气分支管路首端并联在供气主管路的出口处,气提供气分支管路上设有气提阀门;两组供气管路的两条供气主管路之间跨接有一条联络管路,联络管路上设有联络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保证正常处理污水的同时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降耗的目的。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办公区、食堂、宿舍等的生活污水,目前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其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能较好地去除污水中的COD、NH3

N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理想。现有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格栅池、调节池、两个生化池、中间池、清水池等组成,每个生化池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子内设有填料,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底分别设有曝气管道二沉池内设有气提管道。通过供气装置向曝气管道和气提管道吹气,通过曝气管道向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内曝气,通过气提管道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气提至污泥池中。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供气装置,是由两组相互独立的供气管路分别向两个生化池供气,每组供气管路包括两台并联的风机,两个生化池同时工作,至少需要两台风机启动;并且由于给气提管道吹气的供气管路上没有控制阀门,导致气提管道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样当二沉池中没有污泥时,气提管道也会工作,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工作,且能耗较大。且若清水池中水质不达标,需要频繁的向清水池中投加COD去除剂和NH3去除剂对不达标的水进行处理,直至水质达标为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期在保证正常处理污水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格栅池、调节池、两个生化池、中间池、清水池,两个生化池并联设置,每个生化池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厌氧池、好氧池的池底分别设有曝气管道,二沉池的顶端通过溢流管与中间水池相连接,二沉池内设有气提管道,气提管道的入口端向下延伸至二沉池的池底,气提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污泥池,通过供气装置向两个生化池的曝气管道和气提管道吹气,供气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生化池对应的两组供气管路,每组供气管路包括两台风机、供气主管路、三条供气分支管路,两台风机分别通过各自的出风管并联在供气主管路的入口处,每条出风管上设有风机阀门,三条供气分支管路首端并联在供气主管路的出口处,三条供气分支管路包括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路和一条气提供气分支管路,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路末端与对应生化池的两个曝气管道一一对应的相连接,气提供气分支管路末端位于对应生化池的气提管道入口端下方,气提供气分支管路上设有气提阀门;两组供气管路的两条供气主管路之间跨接有一条联络管路,联络管路上设有联络阀门。
[0006]进一步的,所述清水池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旁通连接有第一回流管,第一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至调节池,第一回流管上设有第一回流阀
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池与清水池之间通过过滤器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池顶端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至调节池。
[0009]进一步的,所述曝气供气分支管路上设有曝气阀门。
[00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供气装置中,通过在两组供气管路的两条供气主管路之间跨接一条联络管路,并在联络管路上设置联络阀门,将原先两组完全独立的供气管路连接起来,实现了只需一台风机即可向两个生化池供气,相对于原先至少需要两台风机工作的情况,本技术节约了能耗,且四台风机可相互作为备用风机使用,保证了整个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001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在气提供气分支管路上设置了气提阀门,可控制该管路的通断,从而可控制是否向气提管道供气,从而实现对气提管道工作与否的便利控制,节省了能耗。
[0013]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在清水池的出水管与调节池之间设置了第一回流管,当清水池中的水质不达标时,可通过该第一回流管将清水池中的水打回至调节池,重新进入水处理流程中;避免了频繁的向清水池中投加COD去除剂和NH3去除剂等药物,节省了药物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格栅池;2调节池;3中间池;4清水池;5过滤器;6厌氧池;7好氧池;8二沉池;9曝气管道;10溢流管;11气提管道;12污泥池;13供气管路;14风机;15供气主管路;16出风管;17风机阀门;18曝气供气分支管路;19气提供气分支管路;20曝气阀门;21气提阀门;22联络管路;23联络阀门;24出水管;25第一回流管;26第一回流阀门;27第二回流管;28提升泵;29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8]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格栅池1、调节池2、两个生化池、中间池3、清水池4,两个生化池并联设置,中间池3与清水池4之间通过过滤器5相连接。
[0019]每个生化池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厌氧池6、好氧池7、二沉池8,厌氧池6、好氧池7的池底分别设有曝气管道9,二沉池8的顶端通过溢流管10与中间水池相连接,二沉池8内设有气提管道11,气提管道11的入口端呈向下扩张的喇叭状,气提管道11的入口端向下延伸至二沉池8的池底,气提管道11的出口端连接至污泥池12,通过供气装置向两个生化池的曝气管道9和气提管道11吹气,供气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生化池对应的两组供气管路13,每组供
气管路13包括两台风机14、供气主管路15、三条供气分支管路,两台风机14分别通过各自的出风管16并联在供气主管路15的入口处,每条出风管16上设有风机阀门17,三条供气分支管路首端并联在供气主管路15的出口处,三条供气分支管路包括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路18和一条气提供气分支管路19,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路18末端与对应生化池的两个曝气管道9一一对应的相连接,曝气供气分支管路18上设有曝气阀门20。气提供气分支管路19末端位于对应生化池的气提管道11入口端下方,气提供气分支管路19上设有气提阀门21;两组供气管路13的两条供气主管路15之间跨接有一条联络管路22,联络管路22上设有联络阀门23。
[0020]清水池4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24,出水管24上旁通连接有第一回流管25,第一回流管25的另一端连接至调节池2,第一回流管25上设有第一回流阀门26。污泥池12顶端通过第二回流管27连接至调节池2。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为:
[0022]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格栅池(1)、调节池(2)、两个生化池、中间池(3)、清水池(4),两个生化池并联设置,每个生化池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厌氧池(6)、好氧池(7)、二沉池(8),厌氧池(6)、好氧池(7)的池底分别设有曝气管道(9),二沉池(8)的顶端通过溢流管(10)与中间水池相连接,二沉池(8)内设有气提管道(11),气提管道(11)的入口端向下延伸至二沉池(8)的池底,气提管道(11)的出口端连接至污泥池(12),其特征在于:通过供气装置向两个生化池的曝气管道(9)和气提管道(11)吹气,供气装置包括分别与两个生化池对应的两组供气管路(13),每组供气管路(13)包括两台风机(14)、供气主管路(15)、三条供气分支管路,两台风机(14)分别通过各自的出风管(16)并联在供气主管路(15)的入口处,每条出风管(16)上设有风机阀门(17),三条供气分支管路首端并联在供气主管路(15)的出口处,三条供气分支管路包括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路(18)和一条气提供气分支管路(19),两条曝气供气分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