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毒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病毒检测的常规方法主要有:病原体培养分离、免疫学检测和核酸PCR(或RT
‑
PCR)检测。病原体培养分离检测方法是传统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不利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免疫学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强,但检测需要的材料较多,测定结果与抗体来源和亲和力有关;核酸PCR检测法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方法,检出率高于病原分离法,但当PCR的靶序列发生突变时,容易造成假阴性结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
‑
CoV
‑
2)的PCR检测发现,当病毒拷贝数低时常出现假阴性,流行早期科学家进行了一些了方法学摸索。其他的一些呼吸道病毒也存在保存要求高,有些需要培养后再定性。
[0003]MASA液相芯片(Multi
‑
Anal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设计PCR引物、Tag探针序列和双结合探针序列,在与所述探针互补的链的PCR引物的5
’
端进行生物素修饰;其中,所述PCR引物用于扩增八种目的基因片段,所述Tag探针为5
’
末端进行了AminolinkerC12修饰的针对八种目的基因设计的用于标识荧光微球的探针,所述双结合探针序列用于与采用所述PCR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产物及Tag荧光微球进行特异性杂交;步骤二,将带有步骤一所述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及步骤一中所述双结合探针偶联,得到液相芯片:将待偶联的所述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加入到偶联反应罐中;打开所述偶联反应罐的搅拌装置,搅动使所述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旋转,将所述双结合探针直接喷洒在所述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上,得混合物;控制所述偶联反应罐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使所述混合物的温度达到130,继续加快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待偶联反应12~20min后,即可得到液相芯片;步骤三,采用步骤一中所述PCR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得到扩增产物:将所述PCR引物对目的基因待扩增产物片段化,得到片段化产物;将所述片段化产物进行末端修复,得到末端修复产物;将所述末端修复产物进行3'端加A,得到3'端加A产物;将所述3'端加A产物进行加接头,得到加接头产物;以及将所述加接头产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所述扩增产物与荧光报告分子及步骤二得到的液相芯片进行杂交检测:取混合的Tag荧光微球分散于检测缓冲液中,得杂交反应体系;取步骤三得到的所述PCR扩增产物、荧光报告分子以及步骤二得到的液相芯片,混匀于杂交反应体系中,将用于盛放反应体系的容器口封闭后置于59℃环境中,孵育15~20min;孵育后,再加入3~55μL的SA
‑
PE再次对容器口封闭,于59℃条件下孵育5~10min后放置于NovaHT加样盘中上机检测,通过液相芯片检测仪读出检测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Tag探针的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包括:将荧光编码的微球与0.1M,pH值4.5的2
‑
(N
‑
吗琳代)乙磺酸溶液,混匀,得到偶联体系;在偶联体系中加入Tag探针和二氯乙烷,避光反应,即可得到Tag荧光编码微球。3.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相芯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偶联反应罐搅拌装置的旋转速度为4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