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05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包括主体基座、主体盖板及操作机构;主体盖板与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操作机构与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本技术方案的主体基座与主体盖板的分体设计合装紧固的保证了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时操作人员与废液、废气的直接接触,保证人身健康安全;操作机构的杠杆原理设计简化了废气泄压、废液回收的工作过程;残液集中导向回流及废气的负压回收装置防止废气、残液污染环境;使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过程变为简单易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气雾罐一般由罐体、罐盖、喷嘴和导管组成,是用于盛装气雾产品的一次性使用金属容器。其基本原理:用一种被储存的高压下的流体将另一种流体推挤出喷罐。由于其方便便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汽车护理用品以及油漆气雾剂等各行业。使用后的气罐属于危险废品类,需要将罐体进行彻底泄压以及残留液体进行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目前都是徒手通过打孔方式进行罐体泄压后将残留液体排出,但,由于某些气雾剂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化学危害不利于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0003]低压密闭罐体泄压回收处理主要是依靠人员使用打孔工具将罐体进行穿孔释放罐体内部压力进行泄压。再将罐体内的残余液体通过泄压孔排除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0004]依靠人员利用打孔工具将罐体进行穿孔泄压的过程中,由于罐体内部的剩余压力会使泄压瞬间罐体内部的残余伴随剩余气体一起喷出,无法防护控制,污染环境的同时残余的化学腐蚀性威胁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0005]通过打孔工具对罐体进行穿孔泄压,一般穿孔位置在罐体放置状态的上部进行,对罐体内的残液进行回收时需要将罐体进行翻转将穿孔朝下后排出残液,此方案因其过程复杂,操作不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以解决现有的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的过程中,通过徒手穿孔方式进行罐体泄压,泄压瞬间罐内的残余气体、液体会不受控制喷出罐外,污染环境腐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包括主体基座、主体盖板及操作机构;
[0009]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所述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所述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及设置于基座本体下方的支脚,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下连接部,且在每个下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0011]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残液回收管、导向孔及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主体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在盖板本体的下边沿设置的多个上连接部,在每个上连接部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一一对应;
[0013]在盖板本体上设置有废气回收管。
[0014]优选的,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杆及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杆的下端与操作手柄的前端
连接,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支架上的通孔相对应;
[0015]在操作杆的上端设置有锥体部。
[0016]优选的,锥体部的下端直径大于操作杆的外径,且大于导向孔的直径。
[0017]优选的,在锥体部上设置有纵向的三向泄压槽。
[0018]优选的,在操作杆与操作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部,用于密封导向孔。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方案的主体基座与主体盖板的分体设计合装紧固的保证了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时操作人员与废液、废气的直接接触,保证人身健康安全。
[0021](2)操作机构的杠杆原理设计简化了废气泄压、废液回收的工作过程。
[0022](3)残液集中导向回流及废气的负压回收装置防止废气、残液污染环境。
[0023](4)使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过程变为简单易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三维结构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基座的三维结构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盖板的三维结构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机构三维结构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机构三向泄压槽、锥体凸台结构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主体基座,2、主体盖板,3、操作机构,11、基座本体,12、下连接部,13、固定螺栓,14、支脚,15、残液回收管,16、导向孔,17、支架,21、盖板本体,22、上连接部,23、安装孔,24、废气回收管,31、操作手柄,32、穿孔,33、操作杆,34、锥体部,35、锥形密封部,36、三向泄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的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的过程中,通过徒手穿孔方式进行罐体泄压,泄压瞬间罐内的残余气体、液体会不受控制喷出罐外,污染环境腐蚀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0033]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包括主体基座1、主体盖板2及操作机构3。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所述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所述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
[0034]如图2所示,主体基座1包括基座本体11及设置于基座本体下方的四个支脚14,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六个下连接部12,且在每个下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13,用于同主体盖板进行螺纹连接。
[0035]在所述基座本体11的下方设置有残液回收管15、导向孔16及支架17,在支架上设置有通孔,固定轴设置于支架之间。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导向孔的下端面与基座本体的
外表面不平齐,且导向孔下端的内径大于导向孔上端的内径,即有利于操作杆穿过导向孔,又便于操作杆向上运行时,锥形密封部密封导向孔,防止残液漏出。
[0036]如图3所示,主体盖板2包括盖板本体21及在盖板本体的下边沿设置的六个上连接部22,在每个上连接部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孔23,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一一对应,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0037]在盖板本体21上设置有废气回收管24,与常负压废气回收罐相连。
[0038]如图4所示,操作机构3包括操作杆33及操作手柄31,所述操作杆的下端与操作手柄的前端连接,在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穿孔32,所述穿孔与支架上的通孔相对应。
[0039]在操作杆33的上端设置有锥体部34。锥体部34的下端直径大于操作杆的外径,且大于导向孔的直径,在锥体部上设置有纵向的三向泄压槽36,如图5所示,在操作杆与操作手柄的连接处设置有锥形密封部35,用于密封导向孔。
[004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41]按图1的装配关系装配完成本专利技术后,将低压密闭罐放置于主体基座的内腔,盖上主体盖板,固定螺栓穿过主体盖板上连接部的安装孔后用螺母紧固,向下按压操作机构的操作手柄进行罐体泄压,此部分通过杠杆原理以主体基座上的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基座、主体盖板及操作机构;所述主体盖板与所述主体基座连接且形成密封腔体,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主体基座铰接连接,且所述操作机构的一端活动式插入所述主体基座的密封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及设置于基座本体下方的支脚,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下连接部,且在每个下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在所述基座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残液回收管、导向孔及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密闭罐的泄压及残液回收安全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在盖板本体的下边沿设置的多个上连接部,在每个上连接部均设置有一个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韶波李浩黄海波张来文刘静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