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车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01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光车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面壳和后壳,后壳内安装有LED发光电路,面壳为具有面板和注塑壳体,注塑壳体的内侧面具有PC膜片,PC膜片具有呈黑色的不导电区和呈白色的透光区,透光区处于不导电区外围,不导电区落至面板处,透光区落至面板和闭环形侧围处,不导电区内设有与车标形状相对应供PC膜片裸露的标识非油墨区,此标识非油墨区上涂设有白色透光油墨层,上述透光区背向PC膜片的一面涂设有不透光油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加工程中无电镀工艺,制作环保,并不会对信号产生干扰,使整个车标除了起到车标标识作用外,还可用于一些信号接收电路的安装,功能多样,并使面壳位于标识处的发光效果优佳。并使面壳位于标识处的发光效果优佳。并使面壳位于标识处的发光效果优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车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透光车标。

技术介绍

[0002]车标是指各种汽车品牌的标志,主要用于车辆识别。传统的车标大多数采用金属结构,直接贴设在车头处,此种车标无光亮效果,在黑暗中很难识别出。为了现有具有发光的车标,其具体操作是采用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表面涂有发光涂料层,利用发光涂料层的发光来实现发光效果,然而,此种发光车标,其加工时需采用电镀工艺,这样加工较为不环保,长期使用后发光涂料层的效果会变差,发光效果变弱,且金属壳体的设置会影响一些信号的接收,不利用其它智能模块的安装。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效果佳,加工环保,易于倒车智能模块安装的车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透光车标,包括壳体,上述壳体具有面壳和后壳,以面壳的一面为前侧面,上述面壳为后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上述后壳为前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上述面壳扣合在后壳的前侧面上,上述后壳内安装有LED发光电路,上述LED发光电路的发光面朝向上述面壳,上述面壳为具有面板和与面板一体成型的闭环形侧围的注塑壳体,上述注塑壳体的内侧面具有与注塑壳体相吻一体注塑成型的PC膜片,上述PC膜片背向注塑壳体的一面涂设有黑色不导电油墨层和白色透光油墨层,且PC膜片对应于黑色不导电油墨层处形成有一不导电区、对应于白色透光油墨层处形成有一透光区,透光区处于不导电区外围,将不导电区包围起来,上述不导电区落至面板处,上述透光区落至面板和闭环形侧围处,上述不导电区内设有与车标形状相对应供 PC膜片裸露的标识非油墨区,此标识非油墨区上涂设有白色透光油墨层,上述透光区背向PC膜片的一面涂设有不透光油墨层。
[0007]上述不透光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
[0008]上述不导电区呈圆形结构,上述不导电区的外围设有将不导电区包围起来的圆形非油墨区,上述透光区包设于圆形非油墨区外,上述圆形非油墨区与标识非油墨区的外边沿相连通,上述圆形非油墨区涂设有一白色透光油墨层。
[0009]上述面壳的外表面涂设有一UV油墨保护层。
[0010]上述后壳的前端面内侧设有伸入面壳内并与闭环形侧围相贴紧配合的套紧环,上述套紧环与上述闭环形侧围固定配合。
[0011]上述闭环形侧围的自由端端部一体延伸有相对设置的凸耳,此凸耳背面面壳中空腔室的一面上向外凸设有凸块,上述后壳的外侧壁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外凸耳,此外凸耳上开设有安装孔。
[0012]本技术一种透光车标,采用注塑件与油墨涂层的设置来达到车标的显示,整个加工程中无电镀工艺,制作环保,同时,采用注塑件和油墨层不会对信号产生干扰,则整个车标除了可以用于发光电路的安装外,还可用于一些信号接收电路(如倒车智能模块)的安装,使汽车无需再单独另存地方供信号接收电路安装,使车标除了起到显示标识作用外还起到信号电路安装的作用,再有,利用白色透光油墨层区域处的不透光油墨层使面壳的闭环形侧围外呈不透光效果,起到防漏光的效果,使面壳位于标识处的发光效果优佳。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面壳的立体图;
[0015]图3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的一种透光车标,如图1

3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面壳1和后壳2,以面壳1的一面为前侧面,面壳1为后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具体的是,面壳1具有圆形面板11和处于圆形面板11 外围的闭环形侧围12,此圆形面板11与闭环形侧围12围成后侧面敞形的中空碗形壳体,面壳1为注塑壳体,即圆形面板与闭环形侧围一体注塑成型,后壳2为前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此后壳2相应为塑料壳体,后壳2由底板和闭环形侧围围面的顶面敞开的中空壳体,面壳1扣合在后壳2的前侧面上,具体的扣合方式众多,其中一种为:后壳2的前端端面内侧设有伸入面壳1内并与闭环形侧围相贴紧配合的套紧环21,套紧环21与闭环形侧围12固定配合,此固定方式可采用粘胶的方式,也可采用螺丝锁固的方式。所述后壳2内安装有 LED发光电路(图中未画出),LED发光电路的发光面朝向面壳1,此LED发光电路为公知电路,在此再累述。
[0017]所述注塑壳体的内侧面具有与注塑壳体相吻一体注塑成型的PC 膜片3,PC膜片3背向注塑壳体的一面涂设有黑色不导电油墨层4 和白色透光油墨层5,PCT膜片3一面上相应形成一不导电区100和透光区200,不导电区优佳为圆形,并落入面板11的中心区域处,透光区处于黑色油墨外围,并将不导电区包围起来,透光区处于面板 11和闭环形侧围12处,即面壳位于面板的不导电区外的部位均为透光区,所述不导电区内设有与车标形状相对应的标识非油墨区300,此标识非油墨区上涂设有一白色透光油墨层6,透光区背面PC膜片 3的一面涂设有不透光油墨层7,此不透光油墨层7优选为黑色油墨层。
[0018]本技术一种透光车标,采用面壳和后壳均为塑料件,且面南的后侧面通过膜片与油墨层的配合来实现面壳位于标识处的透光效果,从而达到车标的显示效果,整个加工程中无电镀工艺,制作环保,同时,采用注塑件和油墨层来制作,整个车标无任何金属材料,不会对信号产生干扰,则整个车标除了可以用于发光电路的安装外,还可用于一些信号接收电路(如倒车智能模块)的安装,使汽车无需再单独另存地方供信号接收电路安装,使车标除了起到显示标识作用外还起到信号电路安装的作用,再有,利用白色透光油墨层区域处的不透光油墨层7使面壳的闭环形侧围外呈不透光效果,起到防漏光的效果,使面壳位于标识处的发光效果更佳;另,PC膜片与注塑壳体结合使油墨与注塑料米不直接接触,注塑过程中油墨不受注塑料米的高温影响而产生冲墨现象,并通过PC膜片与注塑料米的熔点一
致,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料米的高温把薄膜与注塑料米的接触面达到微熔融状态,具有非常好的附着力,不易分离,最后,车标为汽车外饰零件,油墨与薄膜在注塑壳体的背面,能有效防止使用环境对油墨以及片材的影响。
[0019]本新型中,所述不导电区100的外围设有将不导电区包围起来的圆形非油墨区400,透光区200包设于圆形非油墨区400外,圆形非油墨区与标识非油墨区的外边沿相连通,圆形非油墨区涂设有一白色透光油墨层8;这样利用此圆形非油墨区与白色透光油墨层8的配合,整个面壳除了车标外还有一圈将车标包围起来的发光区,这样,使整个车标的立体层次感强,同时,对透光区与不导电区起到分隔作用,进一步增强视觉层次感,使车标的标识显示更为明显,方便他人在夜间明显辨认。
[0020]本新型中,所述面壳的外表面涂设有一UV油墨保护层9,即注塑壳体背面PC膜片的一面设有此UV油墨保护层9,利用此UV油墨保护层9使整个壳体硬度较高,耐气侯,耐刮划。
[0021]本新型中,所述闭环形侧围12的自由端端部一体延伸有相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车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面壳和后壳,以面壳的一面为前侧面,上述面壳为后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上述后壳为前侧面敞开的碗形壳体,上述面壳扣合在后壳的前侧面上,上述后壳内安装有LED发光电路,上述LED发光电路的发光面朝向上述面壳,上述面壳为具有面板和与面板一体成型的闭环形侧围的注塑壳体,上述注塑壳体的内侧面具有与注塑壳体相吻一体注塑成型的PC膜片,上述PC膜片背向注塑壳体的一面涂设有黑色不导电油墨层和白色透光油墨层,且PC膜片对应于黑色不导电油墨层处形成有一不导电区、对应于白色透光油墨层处形成有一透光区,透光区处于不导电区外围,将不导电区包围起来,上述不导电区落至面板处,上述透光区落至面板和闭环形侧围处,上述不导电区内设有与车标形状相对应供PC膜片裸露的标识非油墨区,此标识非油墨区上涂设有白色透光油墨层,上述透光区背向PC膜片的一面涂设有不透光油墨层。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贤梁逊明夏继良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通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