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84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涉及门洞加固的领域,其包括多个贯穿开设于墙体的工艺孔,所述墙体贯穿开设有位于所述工艺孔下方的门洞,所述工艺孔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门洞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所述墙体于所述工艺孔的底壁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墙体于所述工艺孔上方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墙体于所述安装孔内沿水平方向穿设有对拉钢筋,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对拉钢筋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墙体于所述门洞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所述墙体的支撑件。本申请具有提升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性,且可以降低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且可以降低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且可以降低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门洞加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原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常发生变化,需要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其中就常常遇到需要在承重墙上开设较大的洞口,如在承重墙中需要开设较大的洞口作为商业或营业场所,以扩大某楼层的整体连通的面积。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门窗洞口顶部的墙体上开设过梁口,在过梁口内安装过梁,从而对门窗洞口上方的墙体进行支撑。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承重墙开设较大的门洞后,墙体的自身荷载较大,且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较差,安装过梁前墙体容易发生沉降或塌陷的现象,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包括多个贯穿开设于墙体的工艺孔,所述墙体贯穿开设有位于所述工艺孔下方的门洞,所述工艺孔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门洞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所述墙体于所述工艺孔的底壁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墙体于所述工艺孔上方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墙体于所述安装孔内沿水平方向穿设有对拉钢筋,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对拉钢筋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墙体于所述门洞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所述墙体的支撑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墙开设门洞之前,先拆除承重墙外侧壁的粉尘,再于需要开设门洞墙体的上方开设多个工艺孔,并于工艺孔的底壁放置支撑座,并于工艺孔的上方开设多安装孔,并于安装孔内部安装对拉钢筋,再通过固定组件使得对拉钢筋以及支撑座成为整体,使得对拉钢筋、支撑座以及墙洞上方墙体共同受力,以此实现提升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的目的,降低墙体在开设墙洞后发生沉降或塌陷的风险,有利于提升施工安全性;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对拉钢筋以及支撑座后,通过无损切割于墙体开设门洞,并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墙体,进一步提升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的稳固性,同时施工原料简单易得,操作步骤简单,有利于降低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对拉钢筋的两端,两块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对拉钢筋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的两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拉钢筋以及支撑座安装完成后,通过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对拉钢筋与支撑座,使得连接板、支撑座以及墙体之间形成空腔,且使连接板、支撑
座以及对拉钢筋成为整体。
[0011]可选的,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灌浆料层,且所述灌浆料层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拉钢筋以及支撑座安装完成后,通过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对拉钢筋与支撑座,使得连接板、支撑座以及墙体之间形成空腔,再向空腔内进行灌浆并形成灌浆料层,使得连接板、支撑座、对拉钢筋以及墙体形成整体且共同受力,以此实现提升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的目的。
[0013]可选的,多个所述工艺孔与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门洞的宽度方向交错布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对拉钢筋与多个支撑座交错布置,可以均匀加固门洞上方墙体,使得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门洞上方墙体的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根竖直布置的构造柱,两根所述构造柱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洞的两个侧壁,所述构造柱的顶端与所述门洞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构造柱的底端与所述门洞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支撑座设置有连接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洞两侧浇筑构造柱,且构造柱的顶部与门洞的顶壁固定连接,使得构造柱支撑门洞上方墙体,且连接件使得构造柱与支撑座共同受力,进一步提升门洞上方墙体的载荷能力。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竖直布置的构造筋,所述构造筋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的底壁固定连接,多根所述构造筋的外周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箍筋,所述构造筋的底端与所述门洞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构造筋的外周壁固定于所述构造柱的内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无损切割开设门洞后,先将构造筋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与门洞两侧的底壁之间,再于门洞两侧浇筑构造柱,并将构造筋固定于构造柱的内部,使得构造柱支撑门洞上方墙体,且构造柱与支撑座共同受力,进一步提升门洞上方墙体的载荷能力。
[0019]可选的,两个间隔最远的所述工艺孔之间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门洞的宽度尺寸,且位于最边缘的两个所述工艺孔分别位于所述门洞的两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门洞上方墙体与其他它部分墙体共同受力,有利于提升门洞上方墙体的载荷能力。
[0021]可选的,所述灌浆料层为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层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流动性好,适合对连接板、支撑座以及墙体之间的空腔进行灌浆,可以减少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成本,且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的强度高且凝固后会微膨胀,可以使得连接板、支撑座、对拉钢筋与墙体稳固连接,有利于提升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
[002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根竖直布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植筋胶固定于所述构造孔内,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抵接于所述门洞的底壁,且所述伸缩杆的外周壁固定于所述构造柱的内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无损切割开设门洞后,先将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与门洞两侧的底壁之间,再于门洞两侧浇筑构造柱,并将伸缩杆包裹于构造柱的内部,使得构造柱支撑门洞上方墙体,构造柱与支撑座共同受力,进一步提升门洞上方墙体的载荷能力,且通过改变伸缩杆的长度,可以调整伸缩杆施加的顶撑力,同时伸缩杆可以作为门
洞上方墙体临时的支撑,有利于提升安全性。
[0025]可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竖直布置的套杆以及滑移于所述套杆内部的滑动杆,所述套杆的顶端与所述支撑座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底部抵接于所述门洞的底壁,所述套杆与所述滑动杆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滑动杆滑移的锁紧件。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无损切割开设门洞后,先将套杆竖直放置于门洞的底壁,再于套杆内沿竖直方向滑移滑动杆,使滑动杆的顶端抵紧支撑座的底壁,并固定连接支撑座与滑动杆,最后通过锁紧件限制滑动杆的滑移,以此完成伸缩杆的安装。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先于需要开设门洞墙体的上方安装对拉钢筋以及支撑座,再通过连接板以及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层固定连接对拉钢筋与支撑座,使得对拉钢筋、支撑座以及墙体成为整体且共同受力,以此实现提升门洞上方墙体载荷能力的目的,降低门洞上方墙体在开设墙洞后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贯穿开设于墙体(16)的工艺孔(2),所述墙体(16)贯穿开设有位于所述工艺孔(2)下方的门洞(1),所述工艺孔(2)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门洞(1)内壁的竖直截面尺寸,所述墙体(16)于所述工艺孔(2)的底壁设置有支撑座(3),所述墙体(16)于所述工艺孔(2)上方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所述墙体(16)于所述安装孔(4)内沿水平方向穿设有对拉钢筋(5),所述支撑座(3)与所述对拉钢筋(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墙体(16)于所述门洞(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所述墙体(16)的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连接板(6),两块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对拉钢筋(5)的两端,两块所述连接板(6)远离所述对拉钢筋(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连接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灌浆料层,且所述灌浆料层与所述墙体(1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艺孔(2)与多个所述安装孔(4)沿所述门洞(1)的宽度方向交错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扰动承重墙新增门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根竖直布置的构造柱(9),两根所述构造柱(9)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洞(1)的两个侧壁,所述构造柱(9)的顶端与所述门洞(1)的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构造柱(9)的底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华缪力叶施虎付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鼎盛力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