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的数据刻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53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光驱的数据刻录方法,其首先循序编码及刻录若干个数据区中的数据,并检测是否发生缓存不足(buffer-under  run)的情况。若buffer-under  run发生,至少将发生buffer-under  run时正在刻录的数据区中的主要数据刻录完毕后暂停刻录。之后,自该暂停刻录点所在数据区的下一个数据区中的数据重新编码及接续刻录。本发明专利技术亦可在检测出伺服错误的情况后暂停刻录,并自不迟于该暂停刻录所在数据区的至少一数据区中的数据重新编码及刻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处理刻录中断的。
技术介绍
光驱的伺服信号不佳(例如发生震动、盘片锁轨错误或激光聚焦失败)或主机(host)的传输速率赶不上刻录写入速率所造成的缓存不足(buffer-under run)都可能造成刻录中断。待停止震动、重新锁轨、激光重新聚焦或缓存区的数据补充足够后,继续数据的刻录动作。一般而言,欲进行刻录的数据是先行区分为数个数据区(block),并以数据区为单位循序进行刻录。参照图1,欲刻录的主机数据(hostdata)是先由主机(图未示出)送至一第一缓存器11,并利用一编码器12进行编码以产生错误校正码(Error Correction Code,ECC),该错误校正码须待一整体数据区的数据均读取后才能完整产生。实务上,该编码器12会先行编码数个数据区的数据,并将产生的错误校正码暂存于一第二缓存器13中,以供后续使用。之后,将该数据及错误校正码一并刻录于光盘片中。参照图2,美国专利US 6,418,099 B2揭示一光驱装置(optical diskapparatus),当其检测到发生buffer-under run时,将立即中断刻录,并记录中断的位置以作为后续重新刻录时的开始位置。在重新刻录时,数据及错误校正码是接续中断位置重新刻录。该方法是先刻录发生buffer-under run的数据区中尚未写完的数据,再刻录下一个数据区的数据。重新刻录的错误校正码是采用原先暂存于如图1的第二缓存器13的数据,而不需重新编码。然而,该刻录方法必须特别记录刻录中断的位置及维持中断时第二缓存器13的数据。此外,接续刻录点在位置上的误差,会造成数据遗漏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处理发生刻录中断的情况,其可将刻录方式单一化,并可防止因伺服错误所导致刻录质量不佳的问题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循序编码及刻录若干个数据区中的数据,且检测是否发生buffer-under run。若buffer-under run发生,至少将发生buffer-under run的数据区中的主要数据刻录完毕后暂停刻录。之后,自该暂停刻录点所在的数据区的下一个数据区中的数据重新编码及刻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循序编码及刻录若干个数据区中的数据,且检测是否发生伺服错误。若伺服错误发生,立即暂停刻录。之后,自不迟于该暂停刻录所在数据区的至少一数据区中的数据重新编码及刻录。附图说明图1显示已知的光驱的刻录数据的产生方式;图2显示已知的;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驱的数据刻录流程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驱的数据刻录流程图。图中元件符号说明11第一缓存器12编码器13第二缓存器具体实施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的示意图,其显示发生buffer-under run时的情况。buffer-under run的定义是当缓存器中可供刻录的数据及错误校正码所组成的数据区(或称ECC区块)数目少于一阈值(threshold value)时的情况。一般而言,一个数据区依序包含一主要数据区(用于储存主机数据)及一辅助数据区(即储存错误校正码的区域)。当检测到buffer-under run发生后,并不立刻中断数据刻录,在缓存器中所存的数据区消耗完以前,至少将一仍然存于缓存器的数据区(N)中剩余的主要数据写完后再暂停刻录,即中断于数据区(N)的辅助数据区。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区(N)为buffer-under run发生时正在刻录的数据区,因一般缓存器可维持至少数个区的数据,故发生buffer-under run的情形下,缓存器中仍至少存有buffer-under run发生点所在的数据区的数据,而不致立即发生数据供应不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重新刻录前需重新进行错误校正码的编码,而重新刻录的位置为数据区(N+1)的起始位置,即发生buffer-under run的下一个数据区的起始位置。上述的刻录方式与原本未发生buffer-under run时的刻录方式均是开始于各数据区的起始位置,故可将刻录方式单一化,而避免已知技术需另行记录中断位置及维持第二缓存器数据的缺点。如此一来,等于说重新刻录的动作实质相同于原本的刻录方式,便于刻录控制信号的设定,从而简化控制行为,即等于有效减低错误发生的机率。另外,本实施例在刻录中断时可选择放弃刻录部分的错误校正码,因此前后数据区间保持一未刻录的间距,而并非如已知技术般是由中断位置接续刻录,故可避免发生接续刻录位置较该刻录中断位置提前,造成刻录中断处的数据被重复刻录的情况。此外,本实施例是中断刻录于数据区的辅助数据区,其位于数据区的尾端,而非储存主机数据的主要数据区。既使辅助数据因中断再重新连结等不稳定动作造成刻录效率不佳、或甚至未刻录而发生错误时,亦不影响主机数据的正确性,以维持整体盘片的刻录质量。此外,如前所述,该辅助数据亦可经由控制其不完全刻录,以造成数据不连续,藉此避免发生重复刻录的情形。图4是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驱的数据刻录流程图。首先光驱接收主机传来的主机数据,并储存于一缓存器,当其中的数据存量大于一第一阈值时即开始编码及进行刻录,否则继续接收主机数据储存于该缓存器。在开始编码及进行刻录之后,光驱继续接收主机数据储存于缓存器直到主机告知数据已传送完毕为止。若主机传来的数据已传送完毕且缓存器的数据存量为零,表示所有的数据皆已刻录完毕,否则继续进行编码及刻录,以将缓存器所存有的数据完全刻录到盘片上。若数据尚未传送完毕,且已编码的数据区数目小于一第二阈值,即发生所谓的buffer-under run,此时继续刻录发生buffer-under run后的数据区中剩余的数据,并至少将一仍然存于缓存器的数据区中剩余的主要数据写完后才暂停刻录。在重新刻录时,必须将暂停刻录点所在的区的下一个数据区中的数据重新编码,以继续下一个数据区的刻录工作。除了上述的buffer-under run外,震动或聚焦失败等所造成的伺服错误亦有可能导致刻录中断。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的示意图,其显示发生伺服错误的情况,并且应用的时机为该刻录盘片为可重复刻录盘片(rewritable disk)。伺服错误的定差是指光驱伺服系统上将造成刻录不正确的错误,例如光驱发生震动所造成的马达控制、盘片锁轨或激光聚焦等伺服系统上的错误。假设伺服错误发生于数据区(N-1)中,而检测出该伺服错误的时间在数据区(N-1)的尾端。因检测出该伺服信号时已太接近数据区(N),而来不及在数据区(N-1)中暂停刻录,使得实际刻录中断的位置是位于数据区(N)中。因buffer-under run仅是数据来不及传输的问题,一般并不致于影响到中断前数据刻录的质量。然而,伺服错误均起因于震动或激光聚焦失败等物理上失控的状况,故在伺服错误发生点至刻录断点间的刻录数据在正确性上并不可靠。为避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将重新编码及刻录的时间点设于数据区(N-1)的起始位置,即在刻录中断所处的数据区(N)往前一数据区的起始位置。换言之,数据区(N-1)以及数据区(N)在刻录中断位置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驱的数据刻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循序编码及刻录若干个数据区中的数据;检测是否发生伺服错误;若发生伺服错误,则暂停刻录;重新编码及刻录不迟于该暂停刻录数据区的至少一数据区中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驱的数据刻录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循序编码及刻录若干个数据区中的数据;检测是否发生伺服错误;若发生伺服错误,则暂停刻录;重新编码及刻录不迟于该暂停刻录数据区的至少一数据区中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的数据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编码及刻录是开始于该至少一数据区的起始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益馨陈宏庆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