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5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选择顶升总重量是转炉总重量的2.5~3.0倍的千斤顶及支撑柱作为顶升组件;2)以转炉中轴线为中心,将支撑柱对称分布在转炉与地面之间,并在支撑柱顶部设置千斤顶,在转炉倾动机构下方设置千斤顶;3)转炉轴承采用分体式轴承;4)拆除轴承座上盖;5)使转炉整体上升300~400mm,轴承脱离轴承座;6)更换新的分体式轴承,控制装配间隙为0.01~0.014mm;7)操作千斤顶同步下降300~400mm,盖上轴承座上盖;(8)拆除千斤顶、支撑柱,固定转炉倾动机构于基座上,即可恢复转炉生产。整个更换过程省时省力。生产。整个更换过程省时省力。生产。整个更换过程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特别是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属于钢铁冶炼


技术介绍

[0003]转炉是炼钢的主要设备,其在炼钢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炼钢生产。转炉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易损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在易损部件中一般不包括耳轴轴承,这就导致耳轴轴承容易在非炉役检修期间内出现损坏。现有耳轴轴承在更换前需要依次拆除转炉炉体、耳轴轴承上盖、转炉倾动装置,再将转炉外的托圈吊起,而后更换新的轴承后,再依次回装倾动装置、轴承上盖、转炉炉壳。如此繁琐的拆卸、安装方法,至少需要7天才能完成,且施工任务量及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容易对转炉造成损伤,更降低转炉的周转率、影响正常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转炉耳轴轴承更换存在的施工周期长、施工任务量大、难度高、拆装过程容易对转炉造成损伤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以提高轴承的维修更换效率,并降低施工难度,同时避免对转炉造成损伤。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转炉炉体、裙板、托圈、倾动机构及炉衬砖的质量相加,得转炉总重量,选择顶升总重量是该转炉总重量的2.5~3.0倍的四个相同规格的千斤顶及四根支撑柱作为顶升组件;(2)在位于转炉下方的地面钢包输送轨道上,以转炉中轴线为中心,将步骤(1)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根支撑柱对称分布在转炉托圈与地面钢包输送轨道之间,并在每根支撑柱顶部设置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千斤顶,同时在转炉倾动机构下方与基座之间设置其重量与转炉总重量相同的第五千斤顶;(3)转炉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均采用由上、下两个半圆形轴承组合成的分体式轴承;(4)依次拆除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座上盖;(5)操作五台千斤顶同步顶升,使转炉、托圈、倾动机构、转轴、整体上升300~400mm,使转炉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完全脱离轴承座的底座;(6)拆除损坏的分体式轴承,更换新的分体式轴承,加注锂基润滑脂,控制装配间隙为0.01~0.014mm;(7)操作五台液压千斤顶同步下降300~400mm,使分体式轴承置于对应的轴承座
底座上,盖上轴承座上盖;(8)拆除五台千斤顶、四根支撑柱,固定转炉倾动机构下方于基座上,即可恢复转炉生产。
[0006]所述支撑柱设为直径≥400mm的H型钢。
[0007]所述千斤顶为常规液压千斤顶。
[0008]所述分体式轴承为常规产品。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方便地通过千斤顶将转炉、托圈及倾动机构整体顶升后,使转炉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完全脱离轴承座的底座,即可拆除损坏的分体式轴承,更换新的分体式轴承。整个更换过程省时省力,检修工期由原来的大于7天缩短为2天以内,同时检修费用比原有节约了60%左右。另外,检修更换过程未对转炉造成任何损伤。不仅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同时为企业节约了生产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结构图。
[0011]图中,1为基座,2为倾动机构下方的第五千斤顶,3为倾动机构,4为驱动端分体式轴承,5为驱动端轴承座上盖,6为托圈,7为转炉,8为游动端轴承座上盖,9为游动端分体式轴承,10为千斤顶,11为支撑柱,12为钢包输送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转炉7炉体、裙板、托圈6、倾动机构3及炉衬砖的质量相加,得转炉总重量,选择顶升总重量是该转炉总重量的2.5倍的四个相同规格的千斤顶10及四根支撑柱11作为顶升组件,每根支撑柱11直径为500mm的H型钢;(2)在位于转炉7下方的地面钢包输送轨道12上,以转炉7中轴线为中心,将步骤(1)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根支撑柱11对称分布在转炉7托圈6与地面钢包输送轨道12之间,并在每根支撑柱11顶部设置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千斤顶10,同时在转炉7倾动机构3下方与基座1之间设置其重量与转炉总重量相同的第五千斤顶2;(3)转炉7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均采用由上、下两个半圆形轴承组合成的分体式轴承4、9;(4)依次拆除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座上盖5、8;(5)操作五台千斤顶10、2同步顶升,使转炉7、托圈6、倾动机构3、转轴、整体上升300mm,使转炉7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4、9完全脱离轴承座的底座;(6)拆除损坏的分体式轴承4、9,更换新的分体式轴承,加注锂基润滑脂,控制装配间隙为0.01mm;(7)操作五台液压千斤顶10、2同步下降300mm,使分体式轴承4、9置于对应的轴承座底座上,盖上轴承座上盖5、8;(8)拆除五台千斤顶10、2、四根支撑柱11,固定转炉7倾动机构3下方于基座1上,即可恢复转炉生产。
[0013]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转炉7炉体、裙板、托圈6、倾动机构3及炉衬砖的质量相加,得转炉总重量,选择顶升总重量是该转炉总重量的3倍的四个相同规格的千斤顶10及四根支撑柱11作为顶升组件,每根支撑柱11直径为400mm的H型钢;(2)在位于转炉7下方的地面钢包输送轨道12上,以转炉7中轴线为中心,将步骤(1)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根支撑柱11对称分布在转炉7托圈6与地面钢包输送轨道12之间,并在每根支撑柱11顶部设置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千斤顶10,同时在转炉7倾动机构3下方与基座1之间设置其重量与转炉总重量相同的第五千斤顶2;(3)转炉7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均采用由上、下两个半圆形轴承组合成的分体式轴承4、9;(4)依次拆除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座上盖5、8;(5)操作五台千斤顶10、2同步顶升,使转炉7、托圈6、倾动机构3、转轴、整体上升400mm,使转炉7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4、9完全脱离轴承座的底座;(6)拆除损坏的分体式轴承4、9,更换新的分体式轴承,加注锂基润滑脂,控制装配间隙为0.014mm;(7)操作五台液压千斤顶10、2同步下降400mm,使分体式轴承4、9置于对应的轴承座底座上,盖上轴承座上盖5、8;(8)拆除五台千斤顶10、2、四根支撑柱11,固定转炉7倾动机构3下方于基座1上,即可恢复转炉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快速更换转炉轴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将转炉炉体、裙板、托圈、倾动机构及炉衬砖的质量相加,得转炉总重量,选择顶升总重量是该转炉总重量的2.5~3.0倍的四个相同规格的千斤顶及四根支撑柱作为顶升组件;(2)在位于转炉下方的地面钢包输送轨道上,以转炉中轴线为中心,将步骤(1)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根支撑柱对称分布在转炉托圈与地面钢包输送轨道之间,并在每根支撑柱顶部设置对应的第一至第四千斤顶,同时在转炉倾动机构下方与基座之间设置其重量与转炉总重量相同的第五千斤顶;(3)转炉驱动端和游动端的轴承均采用由上、下两个半圆形轴承组合成的分体式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安林李云松和浩程龙陈俊花茶维杰杨冠龙金勇樊昆祥郑敏超邱肖王琦军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