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具体为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炉龄是炼钢生产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提高转炉炉龄,维护转炉炉型是炼钢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炉型维护与炼钢厂提高产能、降低耐材消耗、实现均衡稳定生产等密切相关,是衡量炼钢厂生产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红钢炼钢炉龄始终徘徊在8000炉的平均水平,炉龄水平在国内同类型转炉炉龄水平的中等,由于炉龄偏低,导致转炉作业率低、炉机不匹配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炼钢产能和经济指标。
[0003]从以往的炉役情况看,到炉役中后期时,就需要通过贴补等措施加大对炉体的维护,基本每天要至少进行一次补炉,而每次补炉至少需要2个小时左右才能进行正常的冶炼操作。而越到炉役后期,需要投入的炉体维护成本越高,一方是炉体维护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增加,造成了生产效率低,影响炼钢产能;另一方面是炉体维护所需要的耐材投入成本、人工投入成本增加,造成了炼钢厂吨钢成本增加,无形中压缩了炼钢工序的生产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入炉铁水条件,然后测量原始炉底液面高度,接着把铁水输送至炉内;S2、通过氧枪对炉内的铁水开吹,开吹过程中加入20—25kg/t钢的活性石灰和15—20kg/t钢的轻烧白云石,纯供氧吹炼10—13分钟后,开始倒炉取样测温,吹炼接近终点时低枪位压枪30秒以上,降低终渣TFe,并根据取样测温结果确定是否补料、补吹或者出钢水;S3、钢水出钢结束后向炉内加入200—300kg轻烧白云石,然后开始下枪使用氮气进行溅渣操作,溅渣时间大于3分钟;S4、S3步骤中溅渣结束后,冶炼终点C<0.05%,将炉内终渣倒尽,准备下一炉冶炼操作;冶炼终点C≥0.05%,留下炉内终渣,采用全留渣冶炼,装入铁水和废钢,开始下一炉冶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入炉铁水的条件为C≥3.0%、20%≤Si≤80%、P≤0.150%、S≤0.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转炉炉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炉内的总装入量在60—62吨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茶维杰,和浩,杨冠龙,金勇,金安林,樊昆祥,邱肖,陈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