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313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能够减少伴有异物的空气的引入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供被测量气体(2)流动的主通道上的壳体,壳体中配置有:第2副通道(B),其引入在主通道中流动的被测量气体(2)的一部分;电路室(135),其收容有检测被测量气体(2)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20);以及压力导入通道(170),其一端开设于第2副通道(B)的通道途中,另一端开设于电路室(135),能够从第2副通道(B)向电路室(135)导入被测量气体(2)的压力;压力导入通道(170)在从第2副通道(B)的侧壁面(152b)朝外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导入口(171)。入口(171)。入口(1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物理量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对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进行检测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中展示了一种空气流量测定装置的结构,其在内部形成有旁流路和副旁流路,所述旁流路引入在管道内形成的主流路中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所述副旁流路从旁流路分支而引入在旁流路中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副旁流路上设置有传感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

872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4]根据专利文献1的构成,在伴有异物的空气从旁流路被引入到副旁流路的情况下,有异物附着在传感器上而污损传感器之虞。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伴有异物的空气的引入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6]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供被测量气体流动的主通道上的壳体,该壳体中配置有:副通道,其引入在所述主通道中流动的所述被测量气体的一部分;传感器室,其收容有检测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导入通道,其一端开设于所述副通道的通道途中,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传感器室,能够从所述副通道向所述传感器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该压力导入通道在从所述副通道的侧壁面朝外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导入口。专利技术的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压力导入通道在从副通道的侧壁面朝外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导入口,因此能在侧壁面与导入口之间形成分离流。借助该分离流,可以使导入口的周边环境成为负压状态,从而能做到不易受通过副通道的流体的动压的影响。因而,例如可以防止被测量气体中包含的水流入至导入口而堵住导入通道,从而能借助传感器室的压力传感器来进行稳定的感测。
[0008]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述、附图,将明确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更多特征。此外,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加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表示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A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B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2C为图2A的IIC方向向视图。图2D为图2A的IID方向向视图。图2E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F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仰视图。图2G为图2A的IIG

IIG线截面图。图2H为图2A的IIH

IIH线截面图。图3为外壳的主视图。图4为盖体的后视图。图5A为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构成的要部VA的图。图5B为图5A的VB

VB线截面图。图5C为图5A的VC

VC线截面图。图5D为图5A的要部放大图。图5E为说明导入口的作用的图。图6A为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图。图6B为放大表示图6A所示的构成的要部VB的图。图6C为图6B的VIC

VIC线截面图。图7A为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图。图7B为放大表示图7A所示的构成的要部VC的图。图7C为图7B的VIIC

VIIC线截面图。图8A为第2实施方式中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外壳的主视图。图8B为放大表示图8A所示的构成的要部VD的图。图8C为说明压力导入口的作用的图。图8D为图8B的VIIID

VIIID线截面图。图8E为图8B的VIIIE

VIIIE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所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记作实施例)解决了实际产品上期望解决的各种问题,尤其解决了为了用作检测车辆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检测装置而希望解决的各种问题,取得了各种效果。下述实施例所解决的各种问题之一是上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一栏中记载的内容,此外,下述实施例取得的各种效果之一是专利技术的效果一栏中记载的效果。下述实施例所解决的各种问题还有下述实施例取得的各种效果将在下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加以叙述。因而,下述实施例中叙述的、实施例所解决的问题和效果还记载了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一栏和专利技术的效果一栏的内容以外的内容。
[0011]在以下实施例中,同一参考符号即便图号不同也表示同一构成,达到相同作用效果。对于已说明过的构成,有时仅在图中标注参考符号而省略说明。
[0012]图1为表示在电子燃料喷射方式的内燃机控制系统1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根据具备发动机汽缸11和发动机活塞12的内燃机10的动作,从
空气滤清器21吸入吸入空气来作为被测量气体2,并经由身为主通道22的例如进气体、节气门体23以及进气岐管24而引导至发动机汽缸11的燃烧室。引导至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测量气体2的物理量由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20加以检测,根据该检测到的物理量从燃料喷射阀14供给燃料,与被测量气体2一起以混合气的状态引导至燃烧室。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燃料喷射阀14设置在内燃机的进气端口,喷射到进气端口的燃料与被测量气体2一起形成混合气并经由进气门15引导至燃烧室进行燃烧,产生机械能。
[0013]引导进了燃烧室的燃料及空气呈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通过火花塞13的火花点火而以爆炸方式燃烧,产生机械能。燃烧后的气体从排气门16引导至排气管,作为废气3从排气管排出至车外。引导至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测量气体2的流量由根据加速踏板的操作而其开度发生变化的节气门25控制。根据引导至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来控制燃料供给量,驾驶员控制节气门25的开度来控制引导至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由此,可以控制内燃机产生的机械能。
[0014]从空气滤清器21引入而在主通道22中流动的吸入空气即被测量气体2的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由物理量检测装置20加以检测,并从物理量检测装置20将表示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电信号输入至控制装置4。此外,测量节气门25开度的节气门角度传感器26的输出被输入至控制装置4,进而,为了测量内燃机的发动机活塞12、进气门15、排气门16的位置和状态还有内燃机的转速,旋转角度传感器17的输出被输入至控制装置4。为了根据废气3的状态来测量燃料量与空气量的混合比的状态,氧传感器28的输出被输入至控制装置4。
[0015]控制装置4根据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输出即吸入空气的物理量和基于旋转角度传感器17的输出测量出的内燃机的转速,来运算燃料喷射量和点火时间。根据这些运算结果来控制从燃料喷射阀14供给的燃料量和借助火花塞13进行点火的点火时间。燃料供给量和点火时间实际上还会根据物理量检测装置20检测到的温度、节气门角度的变化状态、发动机转速的变化状态、氧传感器28测量出的空燃比的状态来细致地加以控制。进而,在内燃机的怠速运转状态下,控制装置4利用怠速空气控制阀27来控制旁通节气门25的空气量,对怠速运转状态下的内燃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0016]内燃机的主要控制量即燃料供给量和点火时间都是以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输出为主参数来进行运算。因而,物理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供被测量气体流动的主通道上的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副通道,其引入在所述主通道中流动的所述被测量气体的一部分;传感器室,其收容有检测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导入通道,其一端开设于所述副通道的通道途中,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传感器室,能够从所述副通道向所述传感器室导入所述被测量气体的压力,该压力导入通道在从所述副通道的侧壁面朝外侧偏移的位置配置有导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通道具有沿规定轴向朝轴向一侧延伸的往通道部和在该往通道部的端部作U形转弯而朝轴向另一侧延伸的返通道部,所述导入口配置于在从所述副通道的所述往通道部向所述返通道部折返的折返部呈半圆弧状拐弯的外周侧的侧壁面而且是相较于所述折返部的顶部而言位于所述返通道部侧的弯曲部分。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来信章三木崇裕上之段晓斋藤直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