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3
‑
二氢
‑
1H
‑
吡咯嗪
‑7‑
甲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19年05月24日;申请号:201980005380.9;专利技术名称:“2,3
‑
二氢
‑
1H
‑
吡咯嗪
‑7‑
甲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0002]本申请主张如下优先权:
[0003]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5月25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810528259.1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于2018年07月27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810843225.1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和于2018年10月12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811189801.1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权益和优先权,在此将其全部内容以援引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中。
[0004]本申请涉及一种作为核蛋白抑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Ⅱ)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m为1或2;L选自T1选自N和C(R
43
);R2选自H和C1‑6烷基,其中所述C1‑6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b
取代;R3选自H、Cl、F、Br、I、OH、NH2、C1‑6烷基和C1‑3烷氧基,所述C1‑6烷基和C1‑3烷氧基任选被1、2或3个R
c
取代;R
41
、R
42
、R
43
、R
44
和R
45
分别独立地选自H、Cl、F、Br、I、OH、NH2、CN、COOH和C1‑3烷基,所述C1‑3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d
取代;R5选自R
51
、C3‑
10
环烷基和3~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C3‑
10
环烷基和3~6元杂环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1取代;R
51
选自C1‑
10
烷基和C1‑6杂烷基,所述C1‑
10
烷基和C1‑6杂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e
取代;R1分别独立地选自H、Cl、F、Br、I、OH、NH2、CN、COOH、C1‑6烷基、
‑
COO
‑
C1‑6烷基和
‑
C1‑3烷基
‑
COO
‑
C1‑6烷基,其中所述C1‑6烷基、
‑
COO
‑
C1‑6烷基和
‑
C1‑3烷基
‑
COO
‑
C1‑6烷基任选被1、2或3个R
a
取代;R
a
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COOH、C1‑3烷基和C1‑3烷氧基,其中所述C1‑3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R
b
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和COOH;R
c
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COOH和C1‑3烷基,其中所述C1‑3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R
d
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和COOH;R
e
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和COOH;R分别独立地选自Cl、F、Br、I、OH、NH2、CN和COOH;所述C1‑6杂烷基和3~6元杂环烷基分别包含1、2、3或4个独立选自
‑
NH
‑
、
‑
O
‑
、
‑
S
‑
和N的杂原子或杂原子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a
选自Cl、F、Br、I、OH、NH2、CN、COOH和
‑
OCH3;任选地,其中,R
c
选自Cl、F、Br、I、OH、NH2、CN和COOH;任选地,其中,R1分别独立地选自H、Cl、F、Br、I、OH、NH2、CN、COOH、C1‑3烷基、
‑
COO
‑
C1‑3烷基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鹰,夏建华,龚珍,黎健,陈曙辉,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