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5253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分子载体、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高分子载体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所述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疏水药物和/或小分子亲水药物;b)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水中,搅拌,透析,得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具有十分优异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能极大地降低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前景。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可分为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和软骨组织等。
[0003]目前,肿瘤依然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现在用于肿瘤治疗的传统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其中,由于手术和放疗只能用于肿瘤局部治疗,而对转移瘤束手无策,化疗可以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绝大多数器官和组织,成为治疗肿瘤特别是中晚期肿瘤的有效手段。然而,如何将治疗药物有效递送到肿瘤组织,是目前肿瘤化疗面临的最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载药率高,能够在肿瘤部位有效富集,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将高分子载体、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0007]所述高分子载体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所述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疏水药物和/或小分子亲水药物;
[0008]b)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水中,搅拌,透析,得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
[0009]优选的,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Da,聚谷氨酸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Da;
[0010]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甲氧基聚乙二醇所对应的重复单元与聚谷氨酸所对应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1~20):1。
[0011]优选的,所述小分子药物选择米托蒽醌、阿霉素、JQ1、喜树碱、藤黄酸、吲哚菁绿、IR783、ABT263和NLG919中的至少两种。
[0012]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载体与小分子药物的质量比为(0.01~100):1。
[0013]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载体和小分子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合计浓度≥0.01mg/mL。
[0014]优选的,所述水的体积为混合溶液体积的5~20倍。
[0015]优选的,所述滴加的速度为0.1~5mL/min;所述搅拌的时间≥0.5min;所述透析的时间为0.5~3天。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包括高分子载体和担载在所述高分子载
体上的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
[0017]所述高分子载体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
[0018]所述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疏水药物和/或小分子亲水药物。
[0019]优选的,所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0~200nm。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分子载体、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高分子载体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所述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疏水药物和/或小分子亲水药物;b)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水中,搅拌,透析,得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利用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PLG

g

mPEG)作为药物载体,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对多种亲/疏水小分子药物进行高效担载。相对比单独担载,这种多种药物的共担载方式能够明显提高药物,特别是疏水药物的担载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粒径稳定可控,其粒径范围在50~200nm,在体内具有较好的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nhanced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效应),能够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有效运输和富集,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低;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还具有一定的pH响应释放性能,可实现肿瘤部位特异性药物释放,从而进一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可根据选择的药物进行不同的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具有十分优异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能极大地降低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提供的共担载纳米颗粒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MTO释放速率曲线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4T1细胞用不同药物处理后的细胞生存率柱状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提供的4T1细胞用不同药物处理后的细胞生存率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a)将高分子载体、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0029]b)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水中,搅拌,透析,得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
[003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高分子载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PLG

g

mPEG),其由聚谷氨酸(PLG)主链和接枝在主链上的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支链组成,其具体结构可如式(I)所示:
[0031][003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Da,具体可为500Da、1000Da、2000Da、3000Da、4000Da、5000Da、6000Da、7000Da、8000Da、9000Da或10000Da;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的聚谷氨酸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70000Da,具体可为10000Da、15000D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分子载体、至少两种小分子药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高分子载体为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所述小分子药物为小分子疏水药物和/或小分子亲水药物;b)将所述混合溶液滴加到水中,搅拌,透析,得到药物共担载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Da,聚谷氨酸链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Da;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改性聚谷氨酸中甲氧基聚乙二醇所对应的重复单元与聚谷氨酸所对应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1~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药物选择米托蒽醌、阿霉素、JQ1、喜树碱、藤黄酸、吲哚菁绿、IR783、ABT263和NLG919中的至少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载体与小分子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雨胡莹莹郭兆培林琳陈杰于海洋陈学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