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53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梁设备,包括压力自平衡装置、静压箱、喷嘴、回风口、换热器、送风口和出风装置;静压箱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和出风腔之间设置有连接壁;进风腔和连接壁通过压力自平衡装置分隔为固定段和调节段,并通过压力自平衡装置来控制固定段和调节段的连通状态,据此通过开启或关闭调节段来控制喷嘴风速,实现室内送风口的风速控制,同时避免因喷嘴风速过高时产生噪声;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增加了风量自平衡装置,使一次风的进风量可调,根据室内的人员潜热负荷或二氧化碳含量,按需提供干燥空气或新风,在保证室内舒适效果的同时,控制空调系统的能源供应,实现节能效果。节能效果。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特别的是涉及一种冷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冷梁设备是中央空调的末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中进行制冷或供热。一次风经空调设备处理后,通过一次风管送入冷梁设备,冷梁设备内部设置喷嘴,可以诱导吸入室内空气,经换热器加热或冷却后,与一次风混合再送入室内,可以实现空调效果。
[0003]在会议室、大堂、学校、餐厅、购物中心、博物馆等室内潜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场所,通常需要选择较大规格的冷梁设备。而当室内人员减少时,普通的冷梁无法调节一次风量,导致空调系统的冷、热过剩,浪费能源。特别是对于统一装修的办公建筑,设计人员无法预估到租户的实际办公用途,一旦安装了普通的冷梁设备,无法调整一次风量,导致空调系统后期对出风量的调整难度很大。因此,现有技术的冷梁设备无法调整出风量,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梁设备,可以根据室内人员的变化和风量需求的不同来调整一次风量和出风量,提升冷梁设备的灵活性,降低冷梁的改造难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梁设备,包括压力自平衡装置、静压箱、喷嘴、回风口、换热器、送风口和出风装置;所述静压箱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连接壁;
[0006]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上;所述进风腔和所述连接壁均通过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分隔为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连接壁的固定段上设有所述喷嘴;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一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出风腔、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和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出风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静压箱的调节段的空气进行风速和/或风量的调节;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第一预处理空气,所述预处理包括加热、制冷和除湿中的一种;
[0007]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08]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不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后再通过所述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09]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和调节段,其中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且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出风装置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10]可选的,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包括平衡锤、轴、阀片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进风腔内,并将所述进风腔和所述连接壁分隔为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另一部分自所述隔板延伸到所述静压箱外;所述隔板上设有孔洞,所述阀片用于覆盖所述孔洞;所述阀片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平衡锤安装在所述轴上并与所述阀片相对布置,以调整所述阀片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角度用于控制所述阀片覆盖所述孔洞的状态。
[0011]可选的,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阀片的边缘,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在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密封所述隔板。
[0012]可选的,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上;
[0013]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出风口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14]可选的,所述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固定段上,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上;
[0015]所述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喷嘴设置,所述第二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喷嘴设置;所述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
[0016]其中,所述出风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二回风口;
[0017]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不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18]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其中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且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第二喷嘴后与从所述第二回风口中进入的空气混合,得到第二混合风,所述第二混合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19]可选的,所述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固定段上,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上;
[0020]所述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喷嘴设置,所述第二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喷嘴设置;
[0021]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二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第二预处理空气;
[0022]所述出风装置还用于对进入所述静压箱的调节段的空气进行所述预处理;所述出风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回风口;
[0023]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不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24]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其中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的一
次风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且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第二喷嘴后与所述第二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二混合风,所述第二混合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
[0025]可选的,所述冷梁设备还包括风量自平衡装置,安装在所述进风管内;所述风量自平衡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静压箱的一次风的风量。
[0026]可选的,所述风量自平衡装置包括气囊、拨片、弹簧片、限位板、固定轴和执行器;
[0027]所述固定轴横设在所述进风管内;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执行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上活动设置所述气囊、所述拨片和所述弹簧片;所述拨片和所述弹簧片用于绕所述固定轴旋转;所述弹簧片的一端抵在所述限位板上,另一端抵在所述拨片上;
[0028]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拨片之间;所述气囊面向一次风的进风方向开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自平衡装置、静压箱、喷嘴、回风口、换热器、送风口和出风装置;所述静压箱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之间设置有连接壁;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口设置在所述出风腔上;所述进风腔和所述连接壁均通过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分隔为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连接壁的固定段上设有所述喷嘴;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一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包括所述出风腔、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和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出风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静压箱的调节段的空气进行风速和/或风量的调节;所述出风腔内设有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第一预处理空气,所述预处理包括加热、制冷和除湿中的一种;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不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后再通过所述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和调节段,其中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且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出风装置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包括平衡锤、轴、阀片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进风腔内,并将所述进风腔和所述连接壁分隔为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轴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另一部分自所述隔板延伸到所述静压箱外;所述隔板上设有孔洞,所述阀片用于覆盖所述孔洞;所述阀片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平衡锤安装在所述轴上并与所述阀片相对布置,以调整所述阀片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角度用于控制所述阀片覆盖所述孔洞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阀片的边缘,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在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密封所述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上;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进入所述进风腔的调节段的一次风通过所述出风口后再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固定段上,所述第二喷嘴设置在所述连接壁的调节段上;所述回风口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喷嘴设置,所述第二回风口对应于所述第二喷嘴设置;所述换热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其中,所述出风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二回风口;
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与调节段不连通,一次风从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进风腔的固定段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喷嘴后与所述第一预处理空气混合,得到第一混合风,所述第一混合风通过所述送风口进行送风;当所述压力自平衡装置处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波薛健陈乐鹿
申请(专利权)人:妥思空调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