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47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包括安装有传送辊棒的炉体,炉体的两侧设置有侧边夹套,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夹套,侧边夹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侧边夹套内通入冷却气体的夹套补风口,另一侧设置有与底部夹套连接的夹套通风口,底部夹套的底部设置有夹套排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炉体结构,通过底部夹套和侧边夹套等设置,消除了辊道窑炉炉尾冷却效果不佳,以及导致产品出炉温度过高、对后道工序设备造成影响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可承受炉体内腐蚀气氛和向上流动的热量的耐温耐腐蚀板设置,解决冷却段高温材料腐蚀引入异物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锂电池材料的产品质量。提高了锂电池材料的产品质量。提高了锂电池材料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辊道窑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材料烧结后的窑炉降温冷却段。

技术介绍

[0002]动态窑炉炉体在温区分布上一般分为三段,加热升温段,恒温反应段和降温冷却段,窑炉烧结温度可达1000℃以上,窑炉降温冷却段的冷却速度需要达到一定的工艺要求,冷却段太长则降低窑炉的产能,冷却段太短,物料冷却不下来,出炉物料温度过高,不利于下道工序控制和品质控制,对窑炉降温冷区段的材质要求需要导热性好,耐高温性能好等要求,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反应烧结对炉体的要求更加严格,不允许有异物引入。
[0003]锂电行业烧结窑炉大部分使用的冷却段为不锈钢材质的夹套结构,夹套开口有入风口和排风口,夹套内通风靠风带走热量,但是,该种方式所带走热量有限,需要炉内通空气直接对物料进行辅助降温;随着产品的升级,如高镍材料等等都需要窑炉密封,通氧气或者其它保护气体,此时通入的气体成本大,再靠炉内通入氧气或者其它气体来降温已不符合生产经济性,目前开始采用炉尾风冷或者水冷等方式,但同时带来的一些异物风险和腐蚀风险等无法避免,且散热效果仍有限。
[0004]中国专利CN207280181U公开了一种风冷式辊道窑,夹套内的冷却风从下向上流动,进而将炉膛传导的热量带走。其中,冷却风和炉膛内热量的流动方向相同,同时,炉膛由耐火砖堆砌而成。一方面,冷却风和炉膛内热量的同向流动和耐火砖的低导热效率均会造成散热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炉膛内耐火砖的设置不可避免会落入异物影响电池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包括安装有传送辊棒的炉体,所述炉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夹套,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夹套,所述侧边夹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侧边夹套内通入冷却气体的夹套补风口,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底部夹套连接的夹套通风口,所述底部夹套的底部设置有夹套排风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夹套包括靠近炉体中心的侧边夹套内层和远离炉体中心的侧边夹套外层,所述侧边夹套内层和侧边夹套外层之间固接有辊棒孔套,所述侧边夹套外层上安装有辊棒支架,所述传送辊棒的任一端均穿过所述辊棒孔套而通过所述辊棒支架支撑。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夹套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中间板,所述底板和中间板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侧边夹套内层固接,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传送辊棒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位于所述传送辊棒的上方设置有可承受炉体内腐蚀气氛和向上流动的热量的耐温耐腐蚀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耐温耐腐蚀板内设置有贯通设置的散热孔,所述炉体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的进风接口,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炉体的内部连通排风接口,所述散热孔的一端与所述进风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接口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耐温耐腐蚀板为碳化硅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夹套的顶部设置有一用于支撑所述耐温耐腐蚀板的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与所述炉体的顶板形成有一可与所述耐温耐腐蚀板滑接的滑道。
[0014]进一步的,所述碳化硅板沿着所述炉体输送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便于拼接成形的凸缘和凹槽。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设置有螺纹的连接段和另一端设置有风阀的通风口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排风接口螺纹连接,所述通风口段与热排风机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的端部插接安装在所述散热孔一端的内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炉体结构,通过底部夹套和侧边夹套、冷却风逆热量流动方向等设置,消除了辊道窑炉炉尾冷却效果不佳,以及导致产品出炉温度过高、对后道工序设备造成影响的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可承受炉体内腐蚀气氛和向上流动的热量的耐温耐腐蚀板设置,解决冷却段高温材料腐蚀引入异物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锂电池材料的产品质量;同时,炉体内的顶部在材质上使用拼接的中空碳化硅板,内部开孔的碳化硅板既耐高温也耐腐蚀,传热效率显著提高;由于炉体内产品热量主要在上部,通过从碳化硅内部的散热孔通风散热,增加产品与碳化硅板的热辐射传热来降低产品的温度,在辐射传热的面积上和散热风量上都比现有散热方式更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窑炉降温冷却段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A

A剖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窑炉降温冷却段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窑炉降温冷却段的仰视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碳化硅板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的B

B剖视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的主视示意图。
[0026]图例说明:
[0027]1、炉体;11、进风接口;12、排风接口;2、传送辊棒;3、侧边夹套;31、夹套补风口;32、夹套通风口;33、侧边夹套内层;34、侧边夹套外层;35、辊棒孔套;36、支撑台阶;4、底部夹套;41、夹套排风口;42、中间板;43、底板;5、辊棒支架;6、耐温耐腐蚀板;61、散热孔;62、凸缘;63、凹槽;64、对接孔;7、连接件;71、连接段;72、通风口段;8、支腿;9、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29]如图1

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包括安装有传送辊棒2的炉体1,炉体1的底部通过支腿8支撑,炉体1主要采用不锈钢材料,其截面为方形或者矩形,炉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边夹套3,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夹套4,侧边夹套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侧边夹套3内通入冷却气体的夹套补风口31,另一侧设置有与底部夹套4连接的夹套通风口32,底部夹套4的底部设置有夹套排风口41,从而从外部通入的冷却气体从夹套补风口31进入,进而通过夹套通风口32从夹套排风口41排出,从而一方面底部夹套4和侧边夹套3呈包裹炉体1内部空腔的趋势,从炉体1的左右和底部进行热交换,能够快速导热并散热;另一方面,冷却风向下的流动方向与热量向上的流动方向相反,即冷却风逆热量流动方向,从而提高了炉体1内冷却的效率。
[0030]具体的,侧边夹套3包括靠近炉体1中心的侧边夹套内层33和远离炉体1中心的侧边夹套外层34,侧边夹套外层34与炉体1的侧壁共用,侧边夹套内层33和侧边夹套外层34之间焊接固定有辊棒孔套35,侧边夹套外层34上安装有辊棒支架5,热量通过侧边夹套内层33传导至侧边夹套3内,传送辊棒2的任一端均穿过辊棒孔套35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降温冷却段,包括安装有传送辊棒(2)的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夹套(3),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夹套(4),所述侧边夹套(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侧边夹套(3)内通入冷却气体的夹套补风口(31),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底部夹套(4)连接的夹套通风口(32),所述底部夹套(4)的底部设置有夹套排风口(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降温冷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夹套(3)包括靠近炉体(1)中心的侧边夹套内层(33)和远离炉体(1)中心的侧边夹套外层(34),所述侧边夹套内层(33)和侧边夹套外层(34)之间固接有辊棒孔套(35),所述侧边夹套外层(34)上安装有辊棒支架(5),所述传送辊棒(2)的任一端均穿过所述辊棒孔套(35)而通过所述辊棒支架(5)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窑炉降温冷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套(4)包括底板(43)和设置于所述底板(43)上方的中间板(42),所述底板(43)和中间板(42)的两端与两侧所述侧边夹套内层(33)固接,所述中间板(42)靠近所述传送辊棒(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窑炉降温冷却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位于所述传送辊棒(2)的上方设置有可承受炉体(1)内腐蚀气氛和向上流动的热量的耐温耐腐蚀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龙冀胜利唐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