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3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包括仓体,仓体分为上仓体和下仓体,上仓体和下仓体通过电梯区实现互相转运,电梯区两侧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电梯区内设有周转车,上仓体和下仓体内均排布有多个存货架,存货架外壁上设有电子标签,相邻的存货架之间设有存储通道,存储通道上设有存储轨道,存储轨道上设有存储小车,上仓体和下仓体的顶部设有天梁,天粱设有红外热像摄像头,上仓体和下仓体靠近电梯区设有通道,上仓体和下仓体还均设有消防模块和通风模块和控制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仓体存储小车和周转车的配合,提高仓库的周转效率和利用率,同时还兼备防火防盗防潮的功能,能够更好的保存货物。能够更好的保存货物。能够更好的保存货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


[0001]本技术涉及仓储
,具体来说是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消费多样化和流通高速化的到来,产品的销售范围日益的扩大,仓库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物流仓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搬运和摆放货物,工作量较大,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传统的仓库安全防范工作通常是靠保安人员的巡逻进行的,不能够有效地对物流货物进行管控,容易造成货物的丢失和信息的混乱。
[0003]同时仓库是储存货物的地方,是易燃场所,一般情况下需要做好应有的保护措施,防止仓库的货物损坏。一旦仓库发生火灾如果隔离扑灭不及时,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如今的仓库一般设于地下,环境潮湿,货物容易导致潮湿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分为上仓体和下仓体,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通过电梯区实现互相转运,所述电梯区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电梯区内设有周转车,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内均排布有多个存货架,存货架外壁上设有电子标签,相邻的所述存货架之间设有存储通道,所述存储通道上设有存储轨道,所述存储轨道上设有存储小车,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的顶部内壁设有天梁,所述天粱对应每个所述存储通道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红外热像摄像头,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靠近所述电梯区设有通道,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的所述天粱还均设有消防模块、通风模块和控制终端。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存货架分为单面存货架和双面存货架,所述单面存货架靠设在所述仓体的两侧内壁,双面存货架位于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存货架的底部设有防潮垫,所述存货架的承重板下表面均设有可更换的干燥包,所述存货架的横向支架均设有干燥管,所述干燥管上设有若干的通风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消防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天梁的若干个烟雾传感器和若干个消防喷淋头,所述消防喷淋头之间通过消防水管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和所述消防喷淋头的信号控制端分别与控制终端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模块包括设置于每一个所述存货架正面中部位置的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上仓体和所述下仓体的外壁的多个消防轴流风机和换气扇,和设于所述存货架上方的所述天梁的一个或多个热风鼓风机,所述热风鼓风机通过导风管与所述干燥管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第一出口
和所述第二出口均设有电动卷门,所述电动卷门的驱动电机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所述红外热像摄像头与控制终端连接。
[0010]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智能物流存储仓通过上下仓体存储小车和周转车的配合,并将控制系统接入ERP系统,实现货物的智能隔层存取,提高货物周转效率和仓库的利用率。本智能物流存储仓设置了红外热像探测器,能够采集到仓库内的红外热图像,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减少物流货物被盗的情况发生。还设置了通风模块和消防模块,保持仓库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存放在货架上的物品因受潮而受损的同时,兼顾了仓库防火功能,避免火灾造成过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平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存货架3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系统流程框图。
[0015]其中:仓体1、上仓体101、下仓体102、天梁103、红外热像摄像头104、控制终端105、报警器106、电梯区2、第一出口201、第二出口202、周转车203、电动卷门204、存货架3、电子标签301、单面存货架302、双面存货架303、干燥包304、防潮垫305、干燥管306、通风孔307、存储通道4、存储轨道401、存储小车402、通道403、消防模块5、烟雾传感器501、消防喷淋头502、消防水管503、通风模块6、湿度监测装置601、消防轴流风机602、换气扇603、热风鼓风机604、导风管6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结合图1

4所示,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分为上仓体101和下仓体102,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通过电梯区2实现互相转运,所述电梯区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所述电梯区2内设有周转车203,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内均排布有多个存货架3,存货架3外壁上设有电子标签301,相邻的所述存货架3之间设有存储通道4,所述存储通道4上设有存储轨道401,所述存储轨道401上设有存储小车402,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的顶部内壁设有天梁103,所述天梁103对应每个所述存储通道4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红外热像摄像头104,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靠近所述电梯区2设有通道403,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的所述天梁103还均设有消防模块5、通风模块6和控制终端105。
[0019]本技术智能物流存储仓所述仓体1分为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有利于充分的利用存储仓的空间,同时降低所述存货架3的高度,使得所述存储小车402取货物更加的方便和快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通过设于所述电梯区2的所述周转车203进行货物的转运,所述周转车203接收到货物之后,通过所述电梯区2将货物运达所述上仓体101或所述下仓体102,再经由所述存储小车402将货物存放到相应的所述存货架3上,同时所述电子标签301会记录所在所述存货架3上货物的相关信息,并上传至ERP系统方便查询。所述天梁103用于与所述红外热像摄像头104、所述消防模块5、所述通风模块6和所述控制终端105一起搭建本技术智能物流存储仓的安全系统,保证货物的安全。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存货架3分为单面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物流存储仓,包括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分为上仓体(101)和下仓体(102),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通过电梯区(2)实现互相转运,所述电梯区(2)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所述电梯区(2)内设有周转车(203),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内均排布有多个存货架(3),存货架(3)外壁上设有电子标签(301),相邻的所述存货架(3)之间设有存储通道(4),所述存储通道(4)上设有存储轨道(401),所述存储轨道(401)上设有存储小车(402),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的顶部内壁设有天梁(103),所述天梁(103)对应每个所述存储通道(4)的两端位置均设有红外热像摄像头(104),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靠近所述电梯区(2)设有通道(403),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的所述天梁(103)还均设有消防模块(5)、通风模块(6)和控制终端(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物流存储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货架(3)分为单面存货架(302)和双面存货架(303),所述单面存货架(302)靠设在所述仓体(1)的两侧内壁,双面存货架(303)位于所述上仓体(101)和所述下仓体(102)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存货架(3)的底部设有防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通关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