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81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使用诸如AACS的访问管理系统来保护高度机密信息。从在其上记录了根据所述AACS利用加密密钥(或者标题密钥)进行加密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或对象的介质中删除特定内容。当将要删除所述内容时(ST400),只要所述信息介质未记录利用与用于加密所述将被删除的内容的加密密钥相等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ST402“否”),则同时删除所述内容和所述加密密钥(ST4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使用加密密钥的信息访问控制。更具体地,其涉及删除用于保护高度机密数据的密钥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出了各种数字装置,其访问在磁盘介质等中记录的内容。对由各个这样的数字装置访问的在磁盘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不正当访问或非法复制。当在数字通用光盘(DVD)中记录加密数据时,主要采用内容加扰系统(CSS)的加密系统。另一方面,作为更先进的加密系统,已经提出了一种高级内容访问系统(AACS)(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5-39480)。当采用此AACS系统时,例如,接收机制造者从获许可的人所具有的密钥矩阵获得特定的密钥集,并且加密不同的密钥组合,以将它们集成在单个装置中。在所述AACS中,利用给与各个正当地记录和再现所述内容的装置的装置密钥和随机生成的随机数来加密所述多个密钥中的每一个,并且将所述已加密密钥与所述随机数一起注册在密钥文件中,并记录在介质中。在再现所述内容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随机数和再现所述内容的装置的装置密钥对在密钥文件中注册的已加密密钥进行解密。然后,利用所述已解密密钥对所述内容解密,以再现所述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诸如AACS的访问控制系统被用于保护高度机密数据。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访问管理,从信息介质(100)中删除特定内容,其中在所述信息介质上记录着根据给定的加密系统(AACS)利用加密密钥(或标题密钥(Title Key))进行加密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或对象。当将要删除所述内容时(参考图16中的ST400),只要所述信息介质(100)不记录使用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其它内容或另一个对象/其它对象,其中所述加密密钥相当于(或者相同于)用于为所述将被删除的内容进行加密的加密密钥(ST402“否”),则同时将删除所述内容以及所使用的加密密钥(ST404)。根据所述实施例,可以防止无意地删除对将被删除的内容以及不将被删除的另一内容/其它内容(或者对象)进行加密所共用的密钥。进一步,可以封闭或塞住非法复制的漏洞。附图说明附图被结合在此,组成本说明的一部分,其与以上给出的一般描述和以下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介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标题密钥文件)的构成的示例性视图;图2是处理示例的视图,在该处理中,对介质中记录的加密内容进行解密;图3是处理示例的视图,在该处理中,加密所述内容,并将它记录在DVD中;图4是示例性视图,其示出了标题密钥文件的结构,以及作为该标题密钥文件的备份文件的标题密钥文件的结构;图5是示例性示图,其示出了用于记录和再现处理的介质上的数据,其中,使用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使用的加密系统(AACS);图6是示例性示图,其示出了用于AACS的记录和再现处理的介质上的数据;图7是示例性示图,其示出了用于AACS的记录和再现处理的介质上的数据;图8是示例性示图,其示出了加密的标题密钥文件(E-TKF)的结构示例;图9是示例性流程图,其解释了可重写介质的标题密钥文件的更新流程;图10是示例性流程图,其解释一次写入介质的标题密钥文件的写流程;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结构示例的示例性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文件结构示例的示例性视图;图13是示例性框图,其解释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记录和再现装置(HD_DVD记录器)的构成示例;图14是示例性流程图,其解释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记录方法;图15是示例性流程图,其解释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再现方法;图16是示例性流程图,其解释了与密钥删除相关联的删除或移动内容的处理。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使用诸如AACS的访问控制系统来保护高度机密数据。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访问管理,从信息介质(100)中删除特定内容,其中在所述信息介质上记录着根据给定加密系统(AACS)利用加密密钥(或标题密钥)进行加密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或对象。当将要删除所述内容时(参考图16中的ST400),只要所述信息介质(100)不记录使用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其它对象,其中,该加密密钥相当于(或者相同于)用于对将被删除的内容进行加密所使用的加密密钥(ST402“否”),则将同时删除所述内容以及所使用的加密密钥(ST404)。根据所述实施例,可以防止无意识地删除共用于对将被删除的内容以及不将被删除的另一内容/其它内容(或者对象)进行加密的密钥。进一步,可以封闭或塞住非法复制的漏洞。当在诸如光盘的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信息时,要求在一些情况下加密和记录该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利用加密密钥加密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以形成加密内容。此外,为秘密地保存用于加密的加密密钥,利用另一个加密密钥对所述密钥进行加密,以形成已加密密钥。并且,在记录介质中将已加密密钥和已加密内容记录在一起,以防止非法复制。目前,在市场急剧扩大的数字通用光盘(DVD)中,采用以下措施保护其版权。即,对DVD视频使用由DVD复制控制协会(DVD CCA)许可的内容加扰系统(CSS),并且对DVD音频使用预记录介质的内容保护系统(CPPM)。在所述对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版权保护系统中,利用可记录介质的内容保护系统(CPRM)。由特定团体(例如,称为4C实体、LLC的团体)许可所述CPPM系统和所述CPRM系统。另一方面,具有大容量的下一代DVD等得到迅猛发展,从而可以进一步记录和再现高质量多信道的语音信号等。在一种用于将高质量版权作品记录在这样的下一代记录介质的情况的版权保护系统中,需要引入一种相比以前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系统。作为所述系统的具体例子,有一种高级内容访问系统(AACS)。此后将描述所述AACS的内容密钥的控制方法,此方法是在高密度数字通用光盘视频记录(HD_DVD_VR)格式中所采用的内容保护技术。在常规CPRM系统中,利用盘中存在的介质密钥块(MKB)和介质ID生成加密密钥,以加密所述内容。另一方面,在所述AACS中,利用各内容的加密密钥对盘中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密,而无需使用一个共用的加密密钥。图1是示图,其示出了在介质100中记录的数据的构成例子。在此例子中,在相同的介质中,根据标准,最多可以存储1998个视频对象(VOB)和1998个流对象(SOB)。所述视频对象是诸如MPEG2-PS类型的内容,所述流对象是诸如MPEG2-TS类型的内容。在所述常规系统中,一个加密密钥可以被用于所有这些对象。然而,在所述AACS中,分别根据用于所述内容的不同加密密钥对该内容进行加密。此外,在标题密钥文件(TKF)中存储各内容的加密密钥。即,安排用于视频对象的标题密钥文件和用于流对象的标题密钥文件,并且在各标题密钥文件中最多可存储1998个已加密标题密钥(简称为E-TK)。图2是对介质100中记录的已加密内容进行解密处理的说明性视图。图2示出了在记录了所述内容等的介质100中存储的信息,在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200中布置的处理功能,以及所述信息和所述功能之间的数据流。HD-DVD视频记录格式中采用的内容保护技术是所述AACS。将参考图2来描述AACS中的内容密钥的控制方法。在AACS处理中所用的在盘中不能重写的区域中记录的数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访问管理方法,从信息介质(100)中删除特定内容,其中在所述信息介质上记录了根据给定的加密系统(AACS)利用加密密钥(或标题密钥)进行加密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或对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当将要删除所述内容时(ST400),只要所述信息介质(100)未记录使用与对所述将被删除的内容进行加密所使用的加密密钥相等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ST402“否”),删除所述内容以及所述加密密钥(ST404)。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6-13 163472/20061.一种访问管理方法,从信息介质(100)中删除特定内容,其中在所述信息介质上记录了根据给定的加密系统(AACS)利用加密密钥(或标题密钥)进行加密的一个或多个内容或对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当将要删除所述内容时(ST400),只要所述信息介质(100)未记录使用与对所述将被删除的内容进行加密所使用的加密密钥相等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ST402“否”),删除所述内容以及所述加密密钥(ST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要将所述内容移动到该内容将被从其中删除的所述信息介质(100)之外的介质时(ST406“是”),即使所述信息介质记录了利用与用于加密所述将被移动的内容的加密密钥相等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随着所述内容移动,删除所述加密密钥(ST4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容的删除独立于或者与所述内容移动无关时(ST406“否”),并且如果所述信息介质记录了利用与用于加密所述将被移动的内容的加密密钥相等同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另一个内容或另一个对象(ST402“是”),则在删除所述内容时不删除所述加密密钥(ST408)。4.一种从信息介质再现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尾广幸立川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