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电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125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电保护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端、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备用电源模块和负载端,所述交流电源端用于接入交流电源;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端和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UPS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UPS逆变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负载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当有市电接入时,所述交流电源端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当市电断开时,所述备用电源模块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有利于延长UPS逆变器的工作寿命,维护周期更长。维护周期更长。维护周期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电保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断电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数控设备都是直接连接市电,出现断电情况时,设备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受到电路的冲击,造成设备损伤,为了确保设备在断电情况下仍能继续工作,现有的电路保护系统一般在断电的情况下通过UPS逆变器给设备供电,有市电连接的时候,负载很大,UPS逆变器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工作周期长,对UPS逆变器造成一定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断电保护系统,有利于延长UPS逆变器的工作寿命,维护周期更长。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断电保护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端、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备用电源模块和负载端,所述交流电源端用于接入交流电源;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端和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UPS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UPS逆变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负载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当有市电接入时,所述交流电源端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当市电断开时,所述备用电源模块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断电保护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断电保护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端、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备用电源模块和负载端,交流电源端接入交流电源,双电源自动转换器与交流电源端连接,备用电源模块与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检测电源电路,控制交流电源端或备用电源模块给负载供电,备用电源模块包括UPS逆变器和蓄电池,UPS逆变器和蓄电池连接,当有市电接入的时候,交流电源端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负载端,交流电源正常供电给负载,备用电源模块与交流电源端连接,交流电源能够随时给蓄电池充电,为备用电源模块储备电能,当市电断开时,备用电源模块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负载端,通过备用电源模块给负载供电,转换过程不会造成设备断电,有市电的时候UPS逆变器不工作,负载率很低,起到节能效果,并使UPS逆变器工作寿命和维护周期更长。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负载端。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市电正常时,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接收到交流电源端的信号,第一输出端与负载端连接,交流电源通过第一输入端输入,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后经第一输出端输出,正常供电给负载端。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电源自动变换器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UPS逆变器包括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
输出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双电源自动变换器还包括有第二输入端,UPS逆变器包括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端连接,市电正常情况下交流电源通过第三输入端接入给逆变器供电,为蓄电池充电,UPS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双电源自动转换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当市电断开时,蓄电池释放电能,经UPS逆变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通过第二输入端输入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从而经第一输出端输出给负载供电,UPS逆变器和交流电源端的供电电路隔离分开,当UPS逆变器需要单独维护时,也不影响负载端在市电环境下正常工作。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通断开关,所述通断开关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通过设置通断开关,通断开关与交流电源端连接,当检测到输入电流达到漏电或触电动作电流值时,能够发出动作跳闸的指令,及时切断市电,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漏电时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用电设备的损坏。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载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断路器。通过设置断路器,能够有效解决用电设备因负载回路中出现漏电对用电设备的不利影响,保护用电设备的工作寿命。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报警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端、所述负载端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断电保护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和控制器,报警模块与交流电源端连接,接收交流电源端的信号,报警模块还分别与负载端和控制器连接,市电断开时,报警模块、负载端和控制器连通,通过控制器输出报警提示,提醒人们供电异常,需要及时检修。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和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分别与所述负载端和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报警模块包括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交流电源端连接,通过交流电源供电给中间继电器,接收市电输入信号,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分别与负载端和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市电断开后中间继电器闭合,负载端与中间继电器短接,输出信号到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第四输入端接收到信号输出报警提示信号,在整个断电保护系统中由交流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能够起到供电异常提示的作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第四输入端连接。报警模块还包括蜂鸣器,通过将蜂鸣器与控制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市电断开时,第四输入端接收到信号,并反馈至蜂鸣器发出报警声,从而起到报警提示作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电池为四节互相串联的12V电池。将四节12V电池串联起来,串联电池的首尾正负极分别与UPS逆变器的正负极连接,为UPS逆变器提供48V工作电压,有效减少线路耗损。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和所述UPS逆变器均进行接地处理。通过对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和UPS逆变器进行接地处理,将地线接在外壳上,保证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和UPS逆变器的安全工作,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发的触电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0017]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断电保护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电保护系统的电路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断电保护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端,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备用电源模块,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交流电源端和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UPS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UPS逆变器和所述蓄电池连接;负载端,所述负载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当有市电接入时,所述交流电源端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当市电断开时,所述备用电源模块通过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连接至所述负载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交流电源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负载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自动变换器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UPS逆变器包括第三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双电源自动转换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豪王名鑫怀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法斯特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