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91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有机物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包括硫酸塔、硫酸加热器、循环泵、进液管、进气管、出液管、出气管和通气调节器。稀硫酸落入硫酸塔底,经过循环泵的作用,通过循环管道经过硫酸加热器加热,使得稀硫酸内的有机物分离出来成气体,然后经由硫酸塔内中部的喷头处喷洒出来,有机物气体随着氮气往上升,通过出气管流出硫酸塔,经过除沫器除去水分,最后对有机物气体进行尾气处理,多次循环几次,把有机物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的稀硫酸经过循环管道上的出液管排出,即可得到合格的稀硫酸,有效的除去了有害的有机物,保护了环境和人的安全。保护了环境和人的安全。保护了环境和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有机物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氯甲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浓硫酸洗涤净化氯甲烷气体中有害物质:二甲醚、甲醇和水蒸汽,从而副产出含有机物的稀硫酸,该稀硫酸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给二次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酸中的二甲醚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剧毒的硫酸甲酯,这样的稀硫酸直接二次利用,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安全风险。如果不能安全、有效的脱除该稀硫酸中的有机物,首先浓缩后的硫酸不能返回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循环再利用,其次稀硫酸中的有机物氯甲烷、二甲醚均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在真空系统中富集,安全隐患大。最后酸中剧毒物质硫酸甲酯会进入废水中,二次污染严重。
[0003]同时,目前在稀硫酸的二次利用过程中,去除有机物通常使用把氮气通入硫酸塔内把从稀硫酸中分离出的有机物带走,在通入氮气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硫酸塔的气压,现如今的气体流量控制器存在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故障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能够利用硫酸加热器把其内的有机物分离出来成有机物气体,然后被氮气吹走进入除沫器进行除水,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通气调节器能够安全可靠的调节进入硫酸塔内的氮气量。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包括:
[0007]硫酸塔;
[0008]硫酸加热器,所述硫酸塔的底端与所述硫酸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从所述硫酸塔的底端向下延伸出来,经过所述硫酸加热器与所述硫酸塔内中部的喷头相连通;
[0009]循环泵,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把位于所述硫酸塔底部的硫酸经过所述循环管道输送到所述硫酸塔内中部的所述喷头处喷洒出来;
[0010]进液管,所述硫酸塔上部设置有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输送含有有机物的硫酸进入所述硫酸塔内;
[0011]进气管,所述硫酸塔下部设置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输送氮气进入所述硫酸塔内;
[0012]出液管,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为常闭,所述出液管与硫酸冷却器相连通;
[0013]出气管,所述硫酸塔顶端向上延伸出所述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沫器相连通;
[0014]通气调节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所述通气调节器,所述通气调节器能够根据所述硫酸塔内的压力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压大小调节进入所述硫酸塔内的氮气的数量。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调节器包括:
[0016]圆盘,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把所述进气管一分为二,分为所述圆盘与所述硫酸塔之间的第一进气管和位于所述圆盘另一侧的第二进气管,所述圆盘内含有以圆形滑动空腔;
[0017]转动盘,所述圆盘内的圆形滑动空腔内滑动式设置有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两侧面均开有环形槽,所述第一进气管穿过所述圆盘的一侧壁与同侧的所述环形槽面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进气管穿过所述圆盘的另一侧壁于同侧的所述环形槽面滑动配合,所述转动盘的所述环形槽面上绕其圆心环形阵列开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通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绕所述转动盘的圆心沿逆时针方向逐渐变小,最大的所述通气孔的直径等于所述进气管的内径;
[0018]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盘相连,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盘绕其圆心转动。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20]转轴,所述转动盘中心处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出所述圆盘并与其转动配合;
[0021]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穿出所述圆盘的一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
[0022]轴承座,所述圆盘靠近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置有所述轴承座;
[0023]传动轴,所述轴承座内转动式设置有所述传动轴;
[0024]第二齿轮,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圆盘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0025]电机,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圆盘一侧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相连。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27]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泵为离心泵。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硫酸加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稀硫酸落入硫酸塔底,经过循环泵的作用,通过循环管道经过硫酸加热器加热,使得稀硫酸内的有机物分离出来成气体,随着稀硫酸重新回到硫酸塔内,经由硫酸塔内中部的喷头处喷洒出来,有机物气体随着氮气往上升,通过出气管流出硫酸塔,经过除沫器除去水分,最后对有机物气体进行尾气处理,多次循环几次,直到稀硫酸内的有机物含量降低到安全范围内为止,把有机物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的稀硫酸经过循环管道上的出液管排出,再经过硫酸冷却器冷却即可得到合格的稀硫酸,之后可以进行稀硫酸的二次利用,有效的除去了有害的有机物,保护了环境和人的安全。
[0031]2、为了使得硫酸塔内气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使得氮气能够顺利的带走有机物气体,在进气管上设置有通气调节器,当气压传感器探测到硫酸塔内气压低于正常范围时,电机驱动传动轴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从而通过转轴带动转动盘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大一级半径的通气孔位于第一进气管
和第二进气管的轴线上,进而调节流入硫酸塔内氮气量,从而控制硫酸塔内的气压,此调节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度高。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通气调节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通气调节器的第一中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通气调节器的第一中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通气调节器的剖视图。
[003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硫酸塔,2、硫酸加热器,3、循环管道,4、循环泵,5、进液管,6、进气管,61、第一进气管,62、第二进气管,7、出液管,8、出气管,9、通气调节器,91、圆盘,92、转动盘,93、环形槽,94、通气孔,95、转轴,96、第一齿轮,97、轴承座,98、传动轴,99、第二齿轮,9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39]如图1

5所示,一种去除稀硫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硫酸塔;硫酸加热器,所述硫酸塔的底端与所述硫酸加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从所述硫酸塔的底端向下延伸出来,经过所述硫酸加热器与所述硫酸塔内中部的喷头相连通;循环泵,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把位于所述硫酸塔底部的硫酸经过所述循环管道输送到所述硫酸塔内中部的所述喷头处喷洒出来;进液管,所述硫酸塔上部设置有所述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输送含有有机物的硫酸进入所述硫酸塔内;进气管,所述硫酸塔下部设置有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输送氮气进入所述硫酸塔内;出液管,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为常闭,所述出液管与硫酸冷却器相连通;出气管,所述硫酸塔顶端向上延伸出所述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除沫器相连通;通气调节器,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所述通气调节器,所述通气调节器能够根据所述硫酸塔内的压力传感器探测到的气压大小调节进入所述硫酸塔内的氮气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稀硫酸内有机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调节器包括:圆盘,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上,把所述进气管一分为二,分为所述圆盘与所述硫酸塔之间的第一进气管和位于所述圆盘另一侧的第二进气管,所述圆盘内含有以圆形滑动空腔;转动盘,所述圆盘内的圆形滑动空腔内滑动式设置有所述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两侧面均开有环形槽,所述第一进气管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武王都安魏石林吴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