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零件真空吸嘴,包括螺母定位前端、推杆、套设于所述推杆外壁上的支撑杆和连接块、开设于所述支撑杆侧面上且贯穿的小孔、与所述小孔相连接的气管接头、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的气缸、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安装板,所述螺母定位前端包括第一螺母定位前端和第二螺母定位前端,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接口,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呈O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负压可快速准确的吸附螺母,反应时间快,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通过推杆和气缸,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螺母的送料问题,使其不受空间限制,便于后续的装配或供料工序。便于后续的装配或供料工序。便于后续的装配或供料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零件真空吸嘴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一种机械零件真空吸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工厂都在进行产线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以便节约人力、提高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在装配工艺中,由于螺母的尺寸较小,拾取较为困难,目前对于铁质的圆形螺母的装配夹取,主要用气动夹爪抓取,对于空间有要求的地方使用磁铁吸取,但是如果螺母材质为铜或者铝时、在空间狭小的地方则不能使用磁吸式吸取。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螺母夹取设备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满足更多样式的螺母夹取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机械零件真空吸嘴。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零件真空吸嘴,包括螺母定位前端,所述螺母定位前端包括第一螺母定位前端和第二螺母定位前端,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接口,所述密封接口的外壁呈凹凸交错状,所述密封接口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的外壁部分与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其中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和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位于所述密封接口上方,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和所述密封接口之间有距离,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呈凹凸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和所述密封接口均呈空心状。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推杆、套设于所述推杆外壁上的支撑杆和连接块、开设于所述支撑杆侧面上且贯穿的小孔、与所述小孔相连接的气管接头、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的气缸、套设于所述支撑杆外壁上的安装板,其中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杆相切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气管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杆的内壁向所述推杆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和所述连接件呈凹凸交错设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推杆之间紧密连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螺母定位前端之间有距离。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母定位前端和所述支撑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密封接口上,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推杆远离所述密封接口的一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推杆与所述凸块有间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推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
密封圈呈O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气管接头的进气口接负压源,所述气管接头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小孔位于所述支撑杆内。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母定位前端为喷涂有特氟龙材料的螺母定位前端。
[0015]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母定位前端和支撑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更换螺母定位前端;通过螺母定位前端喷涂有特氟龙材料,防止灰尘聚集在气路中;通过气管接头接负压,螺母定位前端将螺母套取起来,螺母、螺母定位前端、推杆、支撑杆和密封圈就形成了负压腔室,螺母就被吸取,此时螺母就不受材质的限制,更加快速地进行抓取,减少了抓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推杆和气缸,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螺母的送料问题,使其不受空间限制;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负压可快速准确的吸附螺母,反应时间快,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便于后续的装配或供料工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称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所述螺母定位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螺母定位前端;2、第二螺母定位前端;3、密封接口;4、凹槽;5、凸块;6、推杆;7、支撑杆;8、连接块;9、气管接头;10、气缸;11、安装板;12、连接件;13、凹腔;1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由于现在对于自动化生产地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螺母在夹取时容易受到材质和空间限制,就会导致耗时较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机械零件真空吸嘴,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地阐述;
[0024]如图1
‑
图6所示,本技术的机械零件真空吸嘴中用于夹取螺母的结构为螺母定位前端,其包括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和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和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一体成型,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内部设置有密封接口3,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和密封接口3均呈空心状,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位于密封接口3上方,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和密封接口3之间有距离,为了不便于后续的装配或者供料工序,可以将螺母定位前端的直径设计的非常接近于螺母的外径;而本技术主要是通过真空吸取的方式进行抓取,所以还包括推杆6、套设于推杆6外壁上的支撑杆7和连接块8、开设于支撑杆7侧面上且贯穿的小孔、与小孔相连接的气管接头9,与连接块8相连接的气缸10、套设于支撑杆7外壁上的安装板11,同时气缸10与支撑杆7相切连接,支撑杆7远离气管接头9的一端位于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上。
[0025]为了使气体流动,该真空吸嘴中的结构及相互之间地连接都有相应设计,具体为:密封接口3的外壁呈凹凸交错状,密封接口3的外壁和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的内壁紧密连接,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外壁部分与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的内壁相连接,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4,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5,凹槽4和凸块5呈凹凸交错设置,支撑杆7的内壁向推杆6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件12,连接件12上开设有凹腔13,凹腔13和连接件12呈凹凸交错设置,连接件12与推杆6之间紧密连接,连接件12和螺母定位前端之间有距离,推杆6与凸块5有间隙;这样通过这些间隙就可以让气体流动,这是只需要将气管接头9的进气口接负压源,而气管接头9的出气口通过小孔位于支撑杆7内,为了使内部形成负压,在支撑杆7和推杆6之间设置有呈O形的密封圈14,该密封圈14位于支撑杆7的内部且位于小孔的上方,接负压后,螺母定位前端将螺母套取起来,螺母、螺母定位前端、推杆6、支撑杆7和密封圈14就形成了负压腔室,螺母就被吸取,此时螺母就不受材质的限制,更加快速地进行抓取,减少了抓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而在放置螺母时,本技术主要运用到了其中的推杆6和气缸10,推杆6的一端位于密封接口3上,连接块8靠近推杆6远离密封接口3的一端,气缸10的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零件真空吸嘴,包括螺母定位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定位前端包括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和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接口(3),所述密封接口(3)的外壁呈凹凸交错状,所述密封接口(3)的外壁和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外壁部分与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4),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5),其中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和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位于所述密封接口(3)上方,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和所述密封接口(3)之间有距离,所述凹槽(4)和所述凸块(5)呈凹凸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所述第二螺母定位前端(2)和所述密封接口(3)均呈空心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件真空吸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6)、套设于所述推杆(6)外壁上的支撑杆(7)和连接块(8)、开设于所述支撑杆(7)侧面上且贯穿的小孔、与所述小孔相连接的气管接头(9)、与所述连接块(8)相连接的气缸(10)、套设于所述支撑杆(7)外壁上的安装板(11),其中所述气缸(10)与所述支撑杆(7)相切连接,所述支撑杆(7)远离所述气管接头(9)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母定位前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杲磊,马彪,王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永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