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77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零部件多、装配工序多、耗时耗力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泵壳与泵体为一体集成式结构,泵壳上设置装配悬挂部,泵壳和装配悬挂部为一体结构,泵体中设置泵腔、与泵腔连通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泵腔中设置叶轮,泵体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设置位置与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其效果: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开模成本低,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省力。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增压泵包括泵壳,与泵壳配合的泵盖,设置在泵盖和泵壳内的泵体、叶轮和电机。由于泵壳和泵体为独立的部件,需要分别开模,开模和原材料成本较高,而且零部件多,装配工序多,相对来说比较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内的泵体,所述泵体上设置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与所述泵体为一体集成式结构,所述泵壳上设置装配悬挂部,所述泵壳和装配悬挂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泵体中设置泵腔、与泵腔连通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泵腔中设置叶轮,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0005]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06]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方便开模生产加工,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
[0007]为了方便通过连接件将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悬挂起来,所述凸耳式结构上开设贯穿的连接件穿设孔。
[0008]所述泵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壁,所述泵壳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上壁的边沿形成防水装配凸圈,所述上壁与所述泵腔的开口端面相对应,所述泵壳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壁的后方延伸,在所述上壁的后方形成空腔,所述泵腔的底壁、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容纳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空腔中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泵体和泵壳的强度。
[0009]所述上壁上设置连接柱或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使装配有叶轮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所述泵壳上配合泵盖,所述泵盖与所述防水装配凸圈配合,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在所述泵壳的外部具有延伸段。
[0010]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设置在上壁上,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泵腔的开口方向一致。
[0011]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
件装配腔的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0012]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2、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方便开模生产加工,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3、空腔中设置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泵体和泵壳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实施例:如图1

3所示,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内的泵体,所述泵体上设置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0018]所述泵壳1与所述泵体2为一体集成式结构,所述泵壳上设置装配悬挂部3,所述泵壳和装配悬挂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泵体中设置泵腔21、与泵腔连通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泵腔中设置叶轮4,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5,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将泵体和泵壳集成为一体结构,只需要开一个模具,减少了开模成本,且泵体的后方与泵壳之间为空腔结构,节约原材料消耗,同时,零部件减少,方便生产、装配,省时省力。
[001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0020]为了方便装配,也为了方便开模生产加工,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
[0021]为了方便通过连接件将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悬挂起来,所述凸耳式结构上开设贯穿的连接件穿设孔。
[0022]所述泵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壁22,所述泵壳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上壁的边沿形成防水装配凸圈23,所述上壁与所述泵腔的开口端面相对应,所述泵壳的另一端向所述上壁的后方延伸,在所述上壁的后方形成空腔6,所述泵腔的底壁、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容纳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空腔6中设置加强筋8,用于加强所述泵体和泵壳的强度。
[0023]所述上壁上设置连接柱或连接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使装配有叶轮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所述泵壳上配合泵盖7,所述泵盖与所述防水装配凸圈配合,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在所述泵壳的外部具有延伸段。
[0024]对于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来说,如图3所示,方案一为: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设置在上壁上,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泵腔的开口方向一致。
[0025]对于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来说,方案二为: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
腔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方案一的图及方案二的描述,能够实施本技术方案,为了避赘述,省略相应视图。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包括泵壳,设置在泵壳内的泵体,所述泵体上设置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与所述泵体为一体集成式结构,所述泵壳上设置装配悬挂部,所述泵壳和装配悬挂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泵体中设置泵腔、与泵腔连通的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泵腔中设置叶轮,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所述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装配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配合,用于使流量传感器控制部件与设置在进水通道或者出水通道中的流量传感器的感应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装配悬挂部为凸耳式结构,所述凸耳式结构外凸于所述泵体壳部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式结构上开设贯穿的连接件穿设孔。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泵体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壁,所述泵壳的一端凸出于所述上壁的边沿形成防水装配凸圈,所述上壁与所述泵腔的开口端面相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泽庞建吴晓俊褚耀宗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