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5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固定在导管体上的球囊,球囊的外侧设置有线状体,线状体沿着球囊的外表面自球囊的近端延伸至远端,且线状体的两端与导管体连接;其中线状体和/或球囊的表面携带有药物。通过线状体增大了对血管壁的压力,使得线状体和/或球囊上的药物可以更好的渗透到血管,提高药物的转移率,且线状体还能够进一步对血管壁进行支撑,增强了血管的扩张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从最初的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OBA),到置入裸金属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获益巨大,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尽管DES显著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仍无法完全避免再狭窄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心绞痛症状的复发,对部分患者亦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且一旦出现DES再狭窄,治疗更困难。此外,DES导致的血管内皮愈合延迟、支架晚期贴壁不良、支架内血栓形成、新发动脉粥样硬化等都成为影响临床预后的新问题。
[0003]近年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被推出,实现了既治疗冠脉严重病变、改善冠脉供血和血管功能,又不在血管中留下永久性置入物,避免了因置入支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为病变血管接受再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有其显著的独特优势包括:
[0004](1)直接接触血管壁,允许药物均匀释放到管壁损伤区域,而不仅是支架覆盖区域;
[0005](2)血管壁损伤时,且此时正是新生内膜进程最活跃时期,管壁药物浓度最高,可有效抑制内膜增生;后期管壁药物大量减少,有助于内皮化进程并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0006](3)药物释放不依赖于多聚物基质,减少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0007](4)简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射线曝光时间及造影剂的用量,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0008](5)在小血管病变、迂曲病变、分叉病变,DCB的通过率高,且无金属骨架,治疗后最大程度上保持血管原有的解剖形态,减少对血流模式的影响;在处理支架内狭窄时避免了双层支架减小血管管腔的问题;
[0009](6)避免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0010](7)可缩短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从而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对于不耐受血小板治疗及近期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尤其适用。
[0011]但是当前的药物涂层球囊还存在药物的释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能够利用球囊外侧的线状体对血管壁进行安全且有效的挤压,一方面可进一步对血管壁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药物能够更好的渗透到血管壁内,提高药物的释放和利用率。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体和固定在所述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球囊的外侧设置有线状体,所述线状体沿着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自球囊的近端延伸至远端,且所述线状体的两端与所述导管体连接,所述线状体的至少一端
与所述导管体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线状体和/或所述球囊的表面携带有药物。
[0014]可选的,所述线状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管体位于所述球囊的近端一侧的管段活动连接,所述线状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体位于所述球囊的远端一侧的管段固定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导管体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球囊的近端的一侧,所述连接套具有一安装腔,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0016]当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固定连接时,所述连接套用于相对于所述球囊活动;
[0017]当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时,所述连接套用于相对于所述球囊活动或静止。
[0018]可选的,所述导管体还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插入所述外管;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连接,远端与所述内管连接;
[0019]所述线状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球囊的远端的管段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外管上,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从所述连接套朝向所述球囊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套后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0020]可选的,所述线状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线状体的直径为0.1mm~0.35mm。
[0021]可选的,所述线状体的外表面光滑,或者,所述线状体背离所述球囊的一侧的外表面形成有连续或间隔分布的凸起。
[0022]可选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锯齿形状。
[0023]可选的,所述线状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线状体围绕所述球囊的纵轴均匀或不均匀布置。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递送装置,包括导管体和固定在所述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球囊的外侧设置有线状体,所述线状体沿着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自球囊的近端延伸至远端,且所述线状体的两端与所述导管体连接;其中所述线状体和/或所述球囊的表面携带有药物。
[0025]可选的,所述线状体的横截面的高度为0.1mm~0.35mm。
[0026]上述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可以适用于外周血管或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其通过球囊外侧的线状体进一步对病变的血管壁进行安全且有效的支撑,血管的扩张效果更好,而且还能够避免球囊扩张所造成的内膜撕裂、夹层、急性闭塞等损伤,器械的安全性更好。
[0027]上述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通过球囊外侧的线状体进行载药时,线状体随着球囊的扩张能够更好的挤压血管壁,使药物更好的渗透到血管壁内,提高了药物的释放和利用率,从而能够更好的抑制内膜增生,降低血管内的再狭窄,改善医疗效果。
[0028]上述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通过线状体,尤其是横截面高度(如直径)为0.1mm~0.35mm的线状体进行载药和支撑,使得线状体所接触到的部位对血管壁内膜仅产生轻微且安全的损伤,安全性更好。
[0029]上述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通过线状体的至少一端的可活动,使线状体能够随球囊的扩张而适应于移动位置,有效地防止了线状体对球囊扩张的影响,保证了球囊能够被完全打开,提高了器械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附图中:
[0031]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球囊外侧设置两个对称布置的线状体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线状体的近端在安装腔内可活动的局部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连接套在外管上可活动的局部示意图;
[0035]图5a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表面光滑的线状体的示意图;
[0036]图5b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表面具有直锯齿的线状体的示意图;
[0037]图5c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表面具有斜锯齿的线状体的示意图;
[0038]图6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球囊折叠的示意图;
[0039]图7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的球囊扩张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体和固定在所述导管体上的球囊;所述球囊的外侧设置有线状体,所述线状体沿着所述球囊的外表面自球囊的近端延伸至远端,且所述线状体的两端与所述导管体连接,所述线状体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导管体活动连接;其中所述线状体和/或所述球囊的表面携带有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状体的一端与所述导管体位于所述球囊的近端一侧的管段活动连接,所述线状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体位于所述球囊的远端一侧的管段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包括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于所述球囊的近端的一侧,所述连接套具有一安装腔,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当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固定连接时,所述连接套用于相对于所述球囊活动;当所述线状体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安装腔活动连接时,所述连接套用于相对于所述球囊活动或静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还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插入所述外管;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连接,远端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线状体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内管伸出所述球囊的远端的管段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春红胡燕李俊菲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