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5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涉及加捻技术领域,针对加捻时,由于人工加捻使得成品不标准,合格率低,耗时长,浪费人力,效率极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杆,位于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快速死捻成线,线缠绕成型,行云流水的操作不但标准,而且节省时间、节省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效率大大提高。效率大大提高。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捻
,尤其涉及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果纺丝的一端被握持住,另一端回转,即可形成纱线,这一过程称为加捻。加捻是利用回转运动,把牵伸后的细条子,像洗脸时绞毛巾一样加以扭转,以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起来的过程。
[0003]由于人工加捻使得成品不标准,合格率低,耗时长,浪费人力,效率极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由于人工加捻使得成品不标准,合格率低,耗时长,浪费人力,效率极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杆,位于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位于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缠线筒,所述缠线筒的外部设有线,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
[000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第三转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位于右侧所述第八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位于右侧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五锥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背面内部固定套设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往复螺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的内部套设有线。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固定杆,位于左侧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成线筒,所述成线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线孔,所述成线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穿丝孔,所述成线筒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与位于左侧的第八锥齿轮啮合传动。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内部固定套设
12,位于右侧第八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7啮合传动,位于右侧第三转轴1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五锥齿轮11。
[0019]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的背面内部固定套设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往复螺杆15,往复螺杆15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锥齿轮14,第六锥齿轮14与第五锥齿轮11啮合传动,往复螺杆 15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滑杆16,滑杆1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线孔 17,第一过线孔17的内部套设有线18。
[0020]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固定杆23,位于左侧第二固定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轴承33,第五轴承33的内部固定套设有成线筒34,成线筒3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线孔32,成线筒3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穿丝孔31,成线筒34 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七锥齿轮30,第七锥齿轮30与位于左侧的第八锥齿轮12啮合传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26,推杆电机26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六轴承,第六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第四转轴27,第四转轴27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一张力筒28,第一张力筒28的外部设有线18。
[0021]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杆23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七轴承,第七轴承的内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五转轴24,第五转轴24的外部均固定套设有第二张力筒25,第二张力筒25的外部均设有线18。
[0022]工作原理,首先,电机2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 带动第二锥齿轮7转动,第二锥齿轮7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第三锥齿轮8转动,第三锥齿轮8带动第八锥齿轮12转动,第八锥齿轮12带动第二转轴20转动,第二转轴20带动缠线筒22转动,缠线筒22对线进行缠绕,缠绕在缠线筒22上面方便使用,第二锥齿轮7带动第五锥齿轮11转动,第五锥齿轮11带动第三转轴10 转动,第三转轴10带动第五锥齿轮11转动,第五锥齿轮11带动第六锥齿轮14转动,第六锥齿轮14带动往复螺杆15转动,往复螺杆 15带动滑杆16前后移动,滑杆16带动第一过线孔17前后移动,第一过线孔17带动线18前后移动,这样可以均匀的缠在缠线筒22上面,不会一直堆积在一个位置,第三转轴10带动传动轮13转动,右传动轮13用皮带29带动左传动轮13转动,这样做可以起到传动的作用,左传动轮13带动左第三转轴10转动,左第三传动轮13带动第七锥齿轮30转动,第七锥齿轮30带动成线筒34转动,这样做可以在成线筒34旋转的时候将丝缠绕成线18,线18通过左第二张力筒25顶部,到达第一张力筒28的底部然后从第一张力筒28的底部到达右第二张力筒25的顶部,然后穿过第一过线孔17缠绕到缠线筒22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线一个张力,不然会导致线很松,然后成线或者缠绕的时候出现问题,推杆电机26带动第一张力筒28上下移动,这样可以达到控制张力的作用。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杆(19),位于右侧所述第一固定杆(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8),位于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杆(19)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固定套设有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缠线筒(22),所述缠线筒的外部设有线(18),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四锥齿轮(21),所述第四锥齿轮(21)与第三锥齿轮(8)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顶端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三轴承(9),所述第三轴承(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0),所述第三转轴(10)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13),所述传动轮(13)的外部套设有皮带(29),所述第三转轴(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12),位于右侧所述第八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7)啮合传动,位于右侧所述第三转轴(10)的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五锥齿轮(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张力可控制的复合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背面内部固定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珍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要晋益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