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4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包括既有涵,连接在既有涵出入口的挡墙,以及接长涵;所述既有涵接长侧的挡墙具有拆除部,所述拆除部为挡墙内侧上超出既有涵的边墙外侧延长线的部分,所述接长涵一端的端部和外侧面于此拆除部处分别与既有涵和挡墙内侧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传统的拆除接长侧挡墙及钻孔桩防护,采用框架涵接长,仅需拆除接长侧挡墙一定宽度,使拆除挡墙宽度同接长涵侧墙宽度,有效减少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防护和拆除工程量,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既有线的影响。对既有线的影响。对既有线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桥涵接长
,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适用于铁路桥涵、公路桥涵、轨道交通桥涵的接长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既有线改造和新建复线中,为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往往需要进行线路平面(纵断面)新建、改建,由此引起既有桥涵接长、桥涵改建等工程。就桥涵接长而言,传统设计一般如图1所示,采用钻孔桩2或挖孔桩对既有线进行防护,再拆除既有涵接长侧出入口的挡墙3,然后再进行接长涵的施工。然而,此传统施工过程中,钻孔桩2或挖孔桩施工以及拆除既有涵的挡墙3对既有线影响都较大,同时防护和拆除工程量大,并且挖孔桩还存在施工人员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对既有线的影响,而且能减小防护和拆除工程量,同时减少施工安全风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包括既有涵,连接在既有涵出入口的挡墙,以及接长涵;所述既有涵接长侧的挡墙具有拆除部,所述拆除部为挡墙内侧上超出既有涵的边墙外侧延长线的部分,所述接长涵一端的端部和外侧面于此拆除部处分别与既有涵和挡墙内侧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与既有涵和挡墙连接处设置变形缝,且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止水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采用橡胶止水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采用预制或现浇的框架涵。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的边墙与既有涵边墙同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的边墙外侧涂覆有防水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底部穿过挡墙的部分连接于既有涵的基础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的边墙外侧与挡墙之间回填有混凝土。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取消了传统的拆除接长侧挡墙及钻孔桩防护,采用框架涵接长,仅需拆除接长侧挡墙一定宽度,使拆除挡墙宽度同接长涵侧墙宽度,有效减少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防护和拆除工程量,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既有线的影响。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传统既有桥涵接长方案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既有桥涵接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既有桥涵接长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既有桥涵接长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既有涵;2、钻孔桩;3、挡墙;4、拆除部;5、接长涵;6、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包括既有涵1,连接在既有涵1出入口的挡墙3,以及接长涵5;所述既有涵1接长侧的挡墙3具有拆除部4,所述拆除部4为挡墙3内侧上超出既有涵1的边墙外侧延长线的部分,所述接长涵5一端的端部和外侧面于此拆除部4处分别与既有涵1和挡墙3内侧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取消了传统的拆除既有涵1接长侧挡墙3及钻孔桩2防护,而是仅需拆除既有涵1接长侧挡墙3一定宽度,即拆除挡墙3的拆除部4,这样在施工接长涵5时,接长涵5可以穿过既有涵1接长侧的挡墙3部分,而与既有涵1实现连接,大大较少了防护及拆除的工程量,并且可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风险;同时在此接长涵5的施工过程中,挡墙3的未拆除部还可作为接长涵5现浇施工的外模板,省去了部分模板费用,节约施工成本。
[0025]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接长涵5可以采用预制框架涵,也可以是现浇的框架涵,并通过钢筋混凝土现浇的方式,使得该接长涵5与既有涵1接长侧端部连接。具体的,所述接长涵5的边墙与既有涵1边墙同宽,这样对于既有涵1接长侧挡墙3的拆除部4宽度的确定,只需使其与该接长涵5边墙宽度一致即可,施工操作方便,同时亦可保证接长涵5与既有涵1连接的连贯性。进一步的,所述接长涵5的边墙外侧涂覆有防水层,该防水层可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符合《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TB/T2965

2018)的相关规定,保证接长涵5的防水效果,从而可有效延长该既有涵1接长部分的使用寿命。
[0026]进一步的,在施工接长涵5时,将所述接长涵5底部穿过挡墙3的部分连接于既有涵1的基础6上,进一步增强了接长涵与既有涵之间连接的整体性。
[0027]一种优化的实施方式,所述接长涵5与既有涵1和挡墙3连接处设置变形缝,以减小外部力作用对接长涵5和既有涵1连接的影响,同时在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止水带,保证变形缝处的防水效果,其止水带在变形缝中的布置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所述止水带采用橡胶止水带。
[0028]另外,所述接长涵5的边墙外侧与挡墙3之间回填有混凝土(图中未标示),混凝土回填高度与既有涵上表面持平。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取消传统的拆除接长侧挡墙及钻孔桩防护,采用框架涵接长,仅需拆除接长侧挡墙一定宽度,使拆除挡墙宽度同接长涵侧墙宽度,有效减少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防护和拆除工程量,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小了对既有线的影响。
[0030]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涵,连接在既有涵出入口的挡墙,以及接长涵;所述既有涵接长侧的挡墙具有拆除部,所述拆除部为挡墙内侧上超出既有涵的边墙外侧延长线的部分,所述接长涵一端的端部和外侧面于此拆除部处分别与既有涵和挡墙内侧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涵与既有涵和挡墙连接处设置变形缝,且所述变形缝内设置止水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既有桥涵接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采用橡胶止水带。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涛彭卫国盛勇谭冠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铁四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