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9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可抑制显影后的被膜的水印,残膜率良好且可形成良好形状的图案、使用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而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以及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包括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光聚合引发剂(A)、粘合剂树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及着色剂(D)。通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固体摄像元件、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装置、量子点显示装置及电子纸等中所使用的彩色滤光片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使用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而形成的彩色滤光片、以及包括所述彩色滤光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彩色滤光片是在玻璃基板等透明的基板上,将色相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微细的带状的滤光段(filter segment)以彼此平行(呈条纹(stripe)状)或交叉的方式进行配置而成,或者将色相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微细的滤光段以在纵向及横向的各方向上依序排列的方式进行配置而成。滤光段具有数微米~数百微米的小的尺寸,且针对每一色相以规定的排列整齐地配置。
[0003]目前,作为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通过如下工序获得第一颜色的滤光段图案:将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布于玻璃等透明基板,并通过干燥从所述涂膜去除溶剂的工序;介隔具有所期望的图案形状的光掩模对所述涂膜照射放射线而使其硬化(以下称为曝光)的工序;接着,对所述涂膜的未曝光部进行清洗、去除(以下称为显影)的工序;其后,视需要为了使硬化膜充分硬化而进行加热处理(以下称为后烘烤)工序。而且,通过进行与此同样的操作而形成其他颜色的滤光段图案,通过将这些加以组合来完成彩色滤光片。
[0004]所述显影工序使用碱性的显影液来作为显影液,并对未曝光部分进行清洗、去除。此时,存在已曝光的部分缺失或剥落,使得图案形状产生缺陷的课题。另外,还存在当涂膜暴露于碱性的显影液时,产生涂膜变色的现象(以下称为水印)的课题。因此,需要一种在显影工序中不产生图案形状的不良与水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进而存在显影工序及后烘烤工序时,因未反应物等溶出及气化而导致涂膜的膜厚发生变化(以下,将膜厚发生变化的比例称为残膜率)的课题。
[0005]因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含具有氟化烷基的树脂型表面活性剂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包含具有侧链的树脂,所述侧链在包含聚(全氟亚烷基醚)链的聚环氧烷链的末端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
[0006]另外,作为改善水印的措施,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所述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包含特定结构的碱可溶性树脂、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肟酯芴衍生物化合物。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包含特定结构的氟系表面活性剂的抗蚀剂组合物。
[0007][现有技术文献][0008][专利文献][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

16496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

65865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7

17378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6

102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4]但是,现有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存在对水印的抑制不充分,而且难以获得良好形状的图案的问题。另外,还存在后烘烤后的图案形状及图案的膜厚减少大(残膜率低)的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可抑制显影后的被膜的水印,残膜率良好且可形成良好形状的图案。
[001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含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第一光聚合引发剂、粘合剂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着色剂。
[0018]通式(1)
[0019][0020]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R
11
或COR
11
,R
11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R
11
所表示的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杂环基的烷基部分可为分支侧链,也可为环状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R4表示羟基、氰基(

CN)、硝基或卤素原子,n表示0或1。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粘合剂树脂包含选自由下述(I)、(II)及(III)所组成的群组中且在侧链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饱和基的碱可溶性树脂。
[0022](I)使多元酸或多元酸酐、和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中的环氧基与含羧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进行反应而成,且还包含多环脂环式单量体单元的碱可溶性树脂。
[0023](II)为具有羧基的聚合物中的羧基与含环氧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且还包含多环脂环式单量体单元的碱可溶性树脂。
[0024](III)为具有羟基及羧基的聚合物中的羟基与含异氰酸酯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的碱可溶性树脂。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还包含多官能硫醇。
[002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还包含与第一光聚合引发剂不同的第二光聚合引发剂。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第二光聚合引发剂包含选自由肟酯系化合物、苯乙酮系化合物、膦系化合物及咪唑系化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第二光聚合引发剂包含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第三光聚合引发剂,第一光聚合引发剂包含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第四光聚合引发剂。
[0029]通式(2)
[0030][0031]式中,R1表示具有脂环式烃基的碳原子数4~20的烷基。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R3表示氢原子、硝基、具有醚键的基、或显示出芳香族性的基。
[0032]通式(3)
[0033][0034]式中,R4及R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
[0035]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第三光聚合引发剂与第四光聚合引发剂的合计含量100质量份,第三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为5质量份~95质量份。
[003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还包含与第一光聚合引发剂及第二光聚合引发剂不同的第五光聚合引发剂。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如上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第二光聚合引发剂包含所述通式(2)所表示的第三光聚合引发剂,第一光聚合引发剂包含所述通式(3)所表示的第四光聚合引发剂。
[003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含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第一光聚合引发剂、粘合剂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及着色剂,通式(1)通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R
11
或COR
11
,R
11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R
11
所表示的烷基、芳基、芳基烷基或杂环基的烷基部分可为分支侧链也可为环状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的芳基、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或碳原子数2~20的杂环基,R4表示羟基、氰基、硝基或卤素原子,n表示0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包含碱可溶性树脂,所述碱可溶性树脂选自由下述(I)、(II)及(III)所组成的群组中,且在侧链具有羧基及聚合性不饱和基,(I)使多元酸或多元酸酐、和具有环氧基的聚合物中的环氧基与含羧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进行反应而成,且还包含多环脂环式单量体单元的碱可溶性树脂;(II)为具有羧基的聚合物中的羧基与含环氧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且还包含多环脂环式单量体单元的碱可溶性树脂;(III)为具有羟基及羧基的聚合物中的羟基与含异氰酸酯基的单量体的反应产物的碱可溶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还包含多官能硫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还包含与所述第一光聚合引发剂不同的第二光聚合引发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光聚合引发剂包含选自由肟酯系化合物、苯乙酮系化合物、膦系化合物及咪唑系化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光聚合引发剂包含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第三光聚合引发剂,所述第一光聚合引发剂包含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第四光聚合引发剂,通式(2)
通式(2)中,R1表示具有脂环式烃基的碳原子数4~20的烷基,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川美沙绪吉良沙也加小野寺由宇宫村护嗣吉田寛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翊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